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精神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热情、创新兴趣、创新能力、创新性格等心理因素,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关键在于心理素质教育,或者说,创新精神其实是心理素质的一部分,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就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是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创设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精神的课堂教学情境,构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课堂教学平台,从创新精神培养的基础、动力、基本要求、根本等方面来实施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3.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创新精神是创新人才进行创新实践活动的精神动力。它主要包括科学精神、奉献精神、团队精神、怀疑精神、批判精神等,而这些精神的培养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创新教育是依据创造学原理,运用现代教育观念,采取科学的创新教学方法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塑造学生的创新品格的新型教育。创新精神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主要包括寻根溯源的科学精神、敢于挑战的批判精神、锐意进取的开拓精神等组成要素。笔者认为,创新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了传统观念、应试教育的制约应当通过开展创新教育、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研究创新精神教育的规律,提高培养创新精神的实效性,已经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大历史任务。本文想就此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什么是“创新精神” 所谓创新精神,是人们崇尚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为创新而奋斗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思想、道德、心理品质的总和。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的,并且它们互相渗透连通,和谐统一形成一个整体,称之为创新素质。 人的创新精神属于创新素质中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创新品德、创新意识、创新情感、创新个性等。作为一种精…  相似文献   

6.
骆婧  王洪礼 《现代教育科学》2012,(6):140-141,166
创新精神必须从幼儿教育开始培养。针对幼儿创新精神具有过程性、经验性、愉悦性、生动性等特点,在幼儿教育中寻找有针对性地提高幼儿创新能力的相关策略,无疑是为幼儿创新精神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最终使学前儿童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音乐学科在听觉、感受、联想、想像、表现、创造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一、培养学生创新的态度 要培养学生创新态度,教师应首先成为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教师的“创新精神”主要包括创新思维、首创精神、成功欲、探索精神等。教师要从学生喜爱的活动中寻找突破口,不因循守旧,主动突破教材定式与习惯性框框,激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促进创新态度的升华。  相似文献   

8.
大学精神的塑造及其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的大学精神,包括自由精神、独立精神、人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等几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对大学化内涵、崇学与尚理氛围、人氛围、创新氛围营造的探讨,是大学精神塑造的关键;而大学精神的塑造,会对高校品牌的形成、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等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育必须把培养创新精神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尤为重要.从兴趣、质疑、自主、个性等方面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其中自主精神的培养最为重要,因为它是培养创新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人的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以创新精神为基础的,没有了创新精神便没有人的一切创新活动,这就需要我们的基础教育要特别注意培养我国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其主要目标在于学生主动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本文对我国青少年创新精神的现状以及创新精神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从研究性学习的含义、特点、目标、理论基础、学习模式以及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等几方面阐述了对我国青少年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不可能是在守成守旧的教育环境下进行的,它必须在教育目标、观念、手段、方法、评价等都与创新精神相协调,为学生构建起创新的空间,才能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时代,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应用性人才不仅要懂理论、能实践,而且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文章认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相关联,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学校的创新教育、有赖于学校实践教学和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建设,高职院校实施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构建校企联合等社会平台,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时代,学术权威的创新精神、开放合作精神、自由民主精神以及崇高的道德品质和严格的学术规范等精神气质更加彰显。高校充分发扬这些学术权威精神,为创新人才的成长营造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严谨治学的向真向善向美的学术生态环境,是其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目标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贵州、云南、四川等少数民族占较高比例的大学进行创新精神培养现状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精神水平总体呈正态分布;少数民族类高校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显著强于其他类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理工科类少数民族大学生显著强于文科类。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应高度重视反思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大教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支持力度,加强人文素质培养,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弘扬本民族特色文化培养其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5.
主体创新意识的不断升华和深化,自觉性不断提高,便形成一种相应的人格品质,这就是创新精神。邓小平、江泽民对创新精神作出了富有时代特征的阐释。创新精神是民族振兴的灵魂,是创造者进行创新实践的强大动力。要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创新精神,就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与创新相关的人格品质,例如,冒险精神、对科学的兴趣和执着的追求、坚定的成功信念,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的学习态度等。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中等职业实验教学要把创新精神的培养纳入教学目标体系 ,通过深化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管理等改革 ,落实创新精神培养。要加大投入力度 ,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和实验建设 ,为落实创新精神培养提供有效的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17.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不可能是在守成守旧的教育环境下进行的,它必须在教育目标、观念、手段、方法、评价等都与创新精神相协调,为学生构建起创新的空间,才能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18.
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战略举措.科学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概括起来主要包括求是精神、批判精神、怀疑精神、实证精神、宽容精神等.加强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关系到国家科技与创新的前途及命运,从事物发展的内因来说,大学生必须通过学习科学、提高智力、积极实践、坚持创新等途径培养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9.
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心理环境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者的使命之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有赖于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而传统教育形成的心理环境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教育者创设优良的学生心理环境,应当从创新教育观、评价观、管理观、师道观等多方面入手。心理环境建设的最终追求是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基于上述认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确立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教育观念,在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学生评价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和创新,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生创新、学会生存,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为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稻田中学借助校园电视平台,积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