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信息共享空间为图书馆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空间共用、资源共用"的"一站式"服务理念。通过对信息共享空间内涵,以及信息共享空间的实体层、虚拟层和支持层3个层次要素的分析,就信息共享空间在高校图书馆的构建及实施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全方位的剖析了IC这一新型服务方式,认为IC的核心理念是以用户为中心,空间共用、资源共用,促进用户交流互动,维护信息共有;IC的主要特征是服务的集成性、人性化、管理的灵活性和机制的动态性;其功能主要体现为一站式资源提供、无缝式技术支持、泛在式咨询服务和多样性空间服务,认为IC的发展方向是知识共享空间.  相似文献   

3.
高校图书馆的学习共享空间(LC)为大学生提供了具有创新性和启发性的学习空间环境.相对于虚拟学习空间,以物理空间为主体的LC对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更为直接和细腻.因此,为了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高校图书馆LC应当构建布局更加人性化、倡导绿色生态、注重营造趣味性、具有灵活性与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环境.另外,在LC中引入展览空间、功能性的色彩、多样化的家具设施、“动静结合”的声环境、复合化的空间分隔,这些都是高校图书馆LC设计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4.
信息共享空间理论模型建构与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信息共享空间是一种以培育读者信息素养,促进其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为目标的创新服务模式。其理论模型是以功能集成、协同知识管理和战略联盟为基础的。它的内部构成主要分为实体层、虚拟层和支持层。信息共享空间动力系统包括信息技术、组织与管理和文化与精神等三大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基于博客的虚拟学习空间的构成、各种资源的组织形式以及构建基于博客的虚拟学习空间面临的问题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充分地将博客这种自由知识交流媒介和虚拟学习共享空间融合,促进各种知识的学习和知识的共享。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以下简称“国科图”)学习共享空间(LC)运行两年多来,相关配套设施基本成熟。文章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来了解“国科图”学习共享空间(LC)的使用情况、满意度等,具体指标的设置参考了LibQUAL+及国科图的具体情况。希望借此为国内其他大学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IC)的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服务正在经历从文献服务、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空间服务的发展与转变。空间服务将是现代图书馆服务发展的新趋势。图书馆服务空间是一个多维度服务实体,由知识服务层、资源提供层、外部支持层组成。图书馆空间服务主要包括用户环境服务、实体空间服务、虚拟空间服务、资源空间服务和学习空间服务等。  相似文献   

8.
整合与变革:皇后大学学习共享空间创建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习共享空间是为满足学生对协同式学习环境的需要而兴起的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是信息共享空间发展的新阶段和主要分支之一.文章以加拿大皇后大学图书馆LC为案例,探讨大学图书馆应如何进行空间、资源、人员和服务的整合与变革来实现为学习服务,以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LC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信息共享空间(IC)是指以读者为中心,通过物理层、虚拟层和支持层建设,构建多类型服务区,以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国内外信息共享空间(IC)理论研究主题,包括概念、模式、治理和评价、发展方向以及IC与LC、Lib2.0的关系等,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为我国的信息共享空间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启示与指导。  相似文献   

10.
信息共享空间:意蕴、构成与保障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从信息共享空间(IC)的概念出发,认为信息共享空间的核心是通过整合、协调相关资源,为学习者、交流者、创作者和研究者在同一个平台上获取信息资源和提高信息素养而提供的一种特定空间,实质上体现了空间共用、资源共用的一站式信息服务思想;认为IC的构成因素包括馆外空间、馆内空间和组织管理空间等三个方面;指出要实现IC须有实体空间、软硬件设备、信息资源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知识交流与传播是组织获取知识,提高自身知识存量及知识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越来越受到知识管理者的重视。因此,本文立足于组织内个体之间的知识获取与互传播,考虑个体不同的学习态度将个体分为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两类,并将个体知识表示为一个多维知识向量,个体在知识交流过程中相互影响会产生学习态度、行为及知识存量的改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状态更新和知识传播双层规则的元胞自动机知识传播模型,模拟分析了邻域结构及初始主动学习率对组织内个体知识传播行为的影响,并对模型中加入人员移动和专家引进机制的情形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发现,组织内人员微观层次上的局部交互行为在宏观上表现出自组织的复杂特性;Moore邻域结构更有利于组织内个体间的知识交流与传播;组织平均知识存量的增长速度随着初始主动学习率的提高而加快;人员移动和专家机制的引入能够提高组织内部知识传播的效率和知识存量;此外还发现组织平均知识存量的增长速度与人员的自主学习能力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隐性知识转化与共享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核心。从图书馆隐性知识的识别、挖掘与利用进行分析,并且分析了影响图书馆隐性知识共享的内外因素和存在的诸多障碍。提出了创建促进图书馆隐性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建立学习机制,灵活交流的机制,知识共享文化创新机制等策略。  相似文献   

13.
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协同与交互式学习环境,它鼓励学生通过询问、协作、讨论和咨询来促进协作学习的一种创新服务模式,在支持研究生协作学习及知识构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借助虚拟学习共享空间平台为支持研究生协作知识构建存在四大服务方向。为确保研究生协作知识构建的学习共享空间服务高效运作,文中提出若干建议,以期进一步拓展学习共享空间在辅助研究生教育方面的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语义Web的质量知识管理系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管理是现代企业关注的热点,围绕知识的创新、加工、传播、共享和应用而展开的研究日益增多,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然而,针对企业质量管理的相关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从整个企业层面上的研究更为罕见。为此,本文从企业质量知识管理的需求分析出发,给出了基于语义Web的质量知识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并从B S模式的三层结构(表示层、业务层和数据层)及其关系进行了阐述;进而,从质量知识的加工和应用角度,提出了语义Web的质量知识管理的两个基本模型,分析了其中的关键技术,为企业质量知识管理系统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一网通办”背景下产生了大量的企业科技行政审批档案,如何挖掘这些档案潜在的知识价值,服务于不同用户,是企业档案知识服务转型的重要任务。本文从政府、企业和科研团队三类用户群体的知识需求出发,结合用户画像技术构建由用户画像层、数据获取层、知识反馈层、知识组织层和应用服务层组成的知识服务模型,并对该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阐释。依据该模型建设知识服务平台可为政府辅助决策、企业把握行业动态、科研团队减少重复研究以及不同用户间的合作与信息交流服务。  相似文献   

16.
学习共享空间是信息共享空间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其目标是通过协作的方式,多方面地为学习者的知识创造提供更快更准确的学习支持以及一体化的信息服务。文章在总结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使命的基础上,结合公共图书馆与大学图书馆在开展学习共享空间方面的对比研究,来探讨公共图书馆构建学习共享空间的必要性、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构建模式与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7.
学习资源中心将是高校图书馆新的发展形式,是一种资源共享的多媒体学习环境。它建立了知识与用户之间的联系,以集成的方式向用户提供广泛的知识资源和多种多样的个性化服务,方便用户一站式的知识获取、知识交流。学习资源中心门户系统的三大模块——资源组织模块、参考咨询模块、系统管理模块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在具体应用中,应根据应用背景、主要服务对象的需求逐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
基于学科的信息素养虚拟学习社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学习社区为学习者提供了跨时空的学习交流环境,通过学习社区成员之间的协作交互、资源分享,共同构建社会性知识,促进知识的交流,已经成为网络时代远程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信息素养的网上教学的现状和不足,借鉴网上虚拟学习社区的理论与实践,对基于学科的信息素养学习社区的建立从组织形式、功能设置、监督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9.
打造用户学习中心: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共享空间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下具有支持学习的内涵,是确立图书馆学习中心地位的重要服务模式。在充分发挥用户学习中心的功能的基础上,从物理共享空间、虚拟共享空间、文化共享空间三个维度构建学习共享空间。学习共享空间将朝参与E-learning和功能整合的趋势发展,使图书馆成为用户学习中心。  相似文献   

20.
基于知识管理的教育Blog应用策略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博客的三大功能,诸如信息交流、信息共享与知识共享、知识管理等;围绕知识管理探讨分析Blog在教学与科研中的不同应用策略。教学方面的应用体现在信息发布系统,个人电子文档,信息共享空间、教与学的知识管理等;科研方面的应用包括持续性知识积累工具、虚拟性团队组织平台、立体化交流共享以及系统性知识分类管理等;最后提出建立教育博客平台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