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校辅导员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与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的“自知之明”。高校辅导员必须对文化自觉理念有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把握。高校辅导员增强文化自觉的必要途径是:对大学文化的自知之明意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意识、对外来文化的博采众长意识。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文化自觉?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来历、形成过程及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有充分的认识”,“文化自觉是对观念和行为的觉悟,是对观念和行为的扬弃与创造,是对观念和行为自主性的生成与确立”。  相似文献   

3.
《中学教育》2017,(3):13-20
文化起源于人的类本质活动,是有理性的人所具备的可以自由选择自身发展目的的能力。人类也正是依赖于符号化的文化思维和行为,才得以创建一个属人的世界。人的文化自觉是学生的中华文化自觉的逻辑起点,前者为后者提供了最低限度和最广阔的基准,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的特殊形态。在中国教育文化语境中,学生的中华文化自觉,是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逐渐传承中华文化的基因,对自身作为中国学生的自我觉知与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以及形成高度的学习自觉的实践历程。促成学生中华文化自觉的教育路径,包括构建一体多元的中华文化教育场域、将现代性的中华文化符号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成学生高度的学习自觉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正>【主持人语】所谓"文化自觉",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学校作为文明与文化的传承场所,其文化自觉表现在哪里呢?我们以为首先是要有自觉的教育理想,对教育目标、教育手段、教育形式、教育过程、教育成果的理想追求。其次是对教育传统的自觉甄别与选择。教育传统既不可丢弃,更不可全盘  相似文献   

5.
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晚年提出的概念,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有学者诠释说所谓"文化自觉",就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大学的文化自觉,被认为是在世界高等教育的新变革中,中国的大学尤其是一流大学走向成功的必要前提.开放大学作为还在探索和成长中的新型大学,现在强调文化自觉是否为时过早或当别论.可以断言的是,如果没有相应程度的文化自觉,开放大学的发展目标恐怕是不可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和制约,本文从文化自觉的角度来比较中日两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文化自觉性“指得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时其发展里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自觉的提高,但文化自觉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育的发展,下边我们从中日两国的比较中来看一下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新形势下,有必要对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重新解读;中西文化的差异和西方"人地对立"思想成为研究"人地关系"的障碍;生态自觉的意义在于对原有生态文化的"自知之明",从而建立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观,找到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从"文化自觉"拓展为"生态自觉"是新形势下文化转型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个社会组织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正如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所说的,文化自觉其含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那么,具体到学校,文化自觉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或者说,学校怎样做到文化自觉呢?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自信从哪里来,自信要从自觉中来,从文化自觉中产生. 文化自觉是借用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文化自觉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  相似文献   

10.
文化自觉     
借用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费先生的观点":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认为,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l]根据费先生的观点,文化自觉是对观念和行为的觉悟,是对观念和行为的扬弃与创造,是对观念和行为自主性的生成与确立。因此可以认为,文化自觉的核心是对自身行为的选择在本能上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2.
王啸 《内蒙古教育》2009,(17):51-53
道德教育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道德教育文化内涵的揭示与理解。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站在生活论的立场上,“文化是历史的、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其核心是人自觉不自觉地建构起来的人之形象”。可以说,作为人的安居之处的文化就是人的生活方式。在此意义上,文化的实质在于人化,文化的功能在于化人。  相似文献   

13.
<正>文化自信来源历史深处。当人们谈到兵马俑,谈到丝绸之路,甚至谈到不被人熟知的缶,都满怀对自己历史文化的自信。然而,笔者在对本校高二年级学生的文化认同调查结果中发现,只有67%的学生认为自己有文化自信,50%的学生认为自己有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说:所谓文化自觉,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直面我们的调查数据,迫切需要在教学中让学生认识什么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于是我借助微课,剖析《文化生活》第九课第一框的重难点知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一、课前激趣学生的展示是教师制作微课的重要材料,把学生  相似文献   

14.
开卷     
<正>书名:中国文化生成史作者:冯天瑜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12月"人类的创作物文化,有一个逐步从‘自在'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其关键环节是文化主体——人的自省能力的提升。中国有注重自省的传统,先哲强调‘内自省'‘反躬自省',这初指个人道德修养上的‘内求'‘反省',又引申为对社会、文化的反思,以及关于国家大政的求索。但是,古代的文化自觉不能代替现代的文化自觉,更不能代替当代的文化自觉。这是因为,文化自觉赖以产生  相似文献   

15.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以取得文化自主地位。文化自觉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具有如下价值功能: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本清源;有助于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战略意义;有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助于找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有助于认清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相似文献   

16.
文化自觉主要是指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自觉。文化自觉是可能的,因为人可以超拔于物质至上,以精神为手段获得精神的满足;对于内部管理而言,文化自觉是必要的,因为科层制的种种弊端会使人成为机械人。生命价值、意义在单位体现为工作的价值、意义,赋予的价值、意义不同,工作境界不同。  相似文献   

17.
课程文化自觉,是当前课程文化学研究中兴起的一个热词,也是一个基本概念。人们对这个概念的理解有待进一步厘定、深化。课程文化自觉,不是课程理论的自觉,而是人的自觉、人生的自觉。课程文化自觉,包括三个方面:师生的生命自觉、师生的人文自觉以及师生的性向自觉。师生要完整实现课程文化自觉,可以采取三种策略:基于专注与统一,增强课程文化自觉的内力;既要旁通又要贯通,搭建课程文化自觉的通衢;圆成慧力,是课程文化自觉的鹄的。  相似文献   

18.
文化的发展一直以来是一个永不停歇的话题,各种文化不断的继承,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发展,文化的自觉自信作为一个民族文化发展保持新鲜活力的重要因素,一直被国家的文化发展所大力强调,这种文化的自觉自信,是民族文化不被外来文化所侵蚀,是本民族文化能够继承和发展的保障。文化自觉自信在新时代有更多的心得。也需要更多的人,理解文化的自觉自信。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道德教育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道德教育文化内涵的揭示与理解。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站在生活论的立场上,“文化是历史的、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其核心是人自觉不自觉地建构起来的人之形象”。可以说,作为人的安居之处的文化就是人的生活方式。在此意义上,文化的实质在于人化,文化的功能在于化人。  相似文献   

20.
文化自觉是文化主体对其文化存在的自我意识和对文化发展内在规律的把握,更是对弘扬文化的一种责任和担当。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具有中国特色并且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来源、基本原则和价值指向上都具有高度契合性。努力提升红色文化自觉,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