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有点像罗文美西战争爆发时,美国总统麦金莱必须立即与古巴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加西亚在古巴广阔的山脉里——没有人确切地知道他在哪里,也没有任何邮件与电报能够送到他手上。而美国总统又必须尽快取得他的合作。那么,找谁送信呢?这时,军事情报局向总统推荐了年轻的美  相似文献   

2.
美西战争爆发时。美国总统必须与反对西班牙统治的古巴起义军领袖加西亚尽快取得联系.以便合作打败西班牙人。然而没有人知道加西亚将军到底在什么地方.怎样才能找到他,情况万分紧急。这时有  相似文献   

3.
信使的品质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会涌现出种种品质。但是,在《致加西亚的信》一书中,信使罗文的品质影响了我。读过《致加西亚的信》的人都知道,《致加西亚的信》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898年4月21日,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为赢得战争的胜利,必须立即跟反西班牙殖民统治的古巴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与他携手合作共同对付西班牙军队。加西亚在古巴丛林的山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无法带信给他。美国总统必须尽快地获得他的合作。怎么办呢?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能找得到。"美国麦金利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了罗文,信使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而是克服重重困难,把信送到,交给加西亚,使加西亚反抗军与美国军队里应外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4.
《现代企业教育》2004,(1):55-55
美西战争爆发时,罗文是年轻的美国陆军中尉。当时,美国总统麦金莱急需一个称职的特使去完成一项极其重要的使命,把信送给古巴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军事情报局向总统推荐了安德鲁、罗文。罗文中尉立即出发了--没有任何人随同前往。直到他秘密潜入古巴岛,那里的爱国者才给他派了几名当地的向导。几经冒险,终于把信送给了古巴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将军。期间自然避免不了许多促使其成功的偶然因素,但是,个人的努力以及这位迫切希望完成任务的年轻中尉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是成功的必然因素。文章强调的是,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让我,而不是别人去送?送信之后,我能得到什么?  相似文献   

5.
<正>一百多年前,美国出版家阿尔伯特?哈伯德创作了一篇不朽的文章——《把信送给加西亚》,故事中的英雄,就是安德鲁?罗文,一个送信人。美西战争爆发时,他被总统授命送一封极其重要的信给古巴起义军首领加西  相似文献   

6.
在古巴的所有历史事件中,有一位杰出人物一直闪耀在我的记忆中,他就像位于近日点的火星一样光彩夺目。当西班牙和美国的战争即将爆发之时,最重要的就是让军队的首领得知古巴的情况。当时,加西亚将军隐蔽在一个无人知晓的偏僻山林中,无法收到任何邮件和电报。而美国  相似文献   

7.
被美国《哈奇森年鉴》和《出版商周刊》誉为“有史以来全球最畅销图书第6名”的《致加西亚的信》,自最初发表出版以来,历经了一个世纪,被翻译成几乎所有的语言,各种版本累计销量大约8亿册! 《致加西亚的信》讲述了一个“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传奇故事。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必须立即跟反抗西班牙的军队首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加西亚通常在古巴丛林的山里活动,没有人能够确切知道他出没的地点,所以一般人无法把信带给他。而美国总统又必须尽快与他取得联系,获得他支持,与他合作对敌。这时,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找得到。”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罗文拿了信,把它装进一个油纸袋里,封好,吊在胸口,划着一艘小船,4天之后的一个夜里在古巴上岸,消失于丛林中。接着在3个星期后,从古巴岛的那一边出来,又徒步走过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在孤身一人没有任何护卫的情况下,罗文中尉经历了常人难以想像到的艰难险阻,最终把信送给了加西亚将军——一个掌握着决定性力量的人手中。这里作者重点强调的是:麦金利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了罗文,接过信后,罗文并没有任何推诿,而是以绝对的忠诚、责任感和创造奇迹的主动性完成了这件“似乎不可能的任务”,也许他会因此而付出生命,但他什么也没有说,他想到的只是如何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个世纪以来,由于《致加西亚的信》一书的面世,有关如何把信送给加西亚的故事,有关送信人罗文等,在全世界已广为流传。“送信”变成了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变成了一种忠于职守,一种承诺,一种敬业、服从和荣誉的象征。这种思想观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一个国家又一个国家。即便现如今人们都在谈论着“变革”、“创新”,但是重提“忠诚”、“敬业”、“服从”、“信用”等话题并非不合时宜。忠诚和敬业并不仅仅有益于集体,我们每个人自己才是最大的受益者。一种职业的责任感和对事业高度的忠诚一旦养成,就会让你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个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文明,就是为了焦心地寻找这种人才的一段长远过程。”阿尔伯特·哈伯德的作品具有大多数励志性的畅销书的共同特点,那就是言简意赅。其实书中所讲述的道理都是老生常谈,但讲道理的方式深入浅出,所以才能被更广泛的读者群所接受。虽然时间和环境可以改变很多东西,但是大家立身处世的许多道理不会改变,比如阿尔伯特·哈伯德反复强调过的做人要忠诚,无论在什么时代,在什么地方都是屡试不爽的。那么到哪里能找到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品味这个仍令人心灵震撼的名篇。  相似文献   

8.
李曼 《海外英语》2014,(2):11-11,59,60
泰迪·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他阏精力充沛、才华横溢以及戴着一副有趣的眼镜而出名。美西战争期间,古巴为了从西班牙的统治中获得独立而一直战斗。那时候.罗斯福是狂野骑兵团的上校,  相似文献   

9.
美国对古巴的垂涎由来已久。十九世纪末的美国已经跨入了垄断资本主义的行列,并成为了经济大国,综合实力也迅速上升。在美国寻求对外扩张的道路上.古巴首当其冲地成为美国扩张的目标。为此美国不惜与西班牙开战。为了在战争中取得古巴的支持.美国打出“协助古巴解放”的旗号,但是一旦胜利立即背信弃义,进而把古巴变成了美国的殖民地。  相似文献   

10.
正有人说,不到纽约就不算去过美国;而没有到过Key west,就不算去过佛罗里达。在北美的大部分地区都还自雪皑皑时,佛州的灿烂阳光温暖着这座美国南部最偏远的城市。从迈阿密乘车向南,驶上海上高速公路,人像是骤然长了翅膀,急不可耐地想要飞向碧海蓝天的怀抱。经过翡翠项链艘无数大大小小的岛屿,4小时后到达美国最南端的"迷你"小市Key west。此处是大西洋与墨西哥湾的陆地交汇点,与巴哈马群岛和古巴首都哈瓦那隔海相望。顺着怀特德大街向南,经过美国一号公路的零公里起点,在葱郁的椰林中隐藏着一座西班牙风格的庭院。1 928年,海咀威从古巴的哈瓦那搬到这个隐匿于世间的世外桃源。居住在这里的十几年间,海明威写下了描述世界第—次大战的自传体小说《永别了,武器》,刻画西班牙内战的《丧钟为谁而鸣》,也有行经非洲的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等等。宁静小岛的生活,摒弃了战争与纷扰,白浪、沙滩和蓝天让文人的才思喷涌而出,一发而不可收拾。  相似文献   

11.
设计 1   [例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3 我们不能容许菲律宾人自治 ,因为他们对自治尚未有准备 ,而菲律宾的独立将会马上导致比西班牙战争还要坏的无政府无纪律状态 ;4 对我们来说 ,没有其他办法可想 ,惟有攫取全部菲律宾群岛 ,教育和提高菲律宾人 ,使他们文明起来 ,并对他们灌注基督教的理想 ,因为从人道上讲他们都是我们的弟兄 ,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也是为了他们。引自 1898年美国总统麦金莱论侵占菲律宾材料二 说美国贪求领土 ,或在为西半球其他国家谋福利之外还对它们有所图谋 ,这是不真实的。我国所期望者无非是看到各邻国稳定有…  相似文献   

12.
热点图书     
【紫音插话】《致加西亚的信》原是一篇文章,是阿尔伯特·哈伯德在1899年2月的一天晚饭后写成的,仅仅用了一个小时。创意来自全家喝茶时一次小小的辩论。他的儿子认为罗文是美国在古巴的战争中真正的英雄,他只身一人出发,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把信送给了加西亚。  相似文献   

13.
美帝国主义是古巴人民的最凶恶的敌人。美国统治集团从建国的年代起就企图从西班牙殖民帝国手中夺取古巴,实现他们兼併这个“安的列斯群岛中的珍珠”的野心。早在十九世纪初,美国第三任总统傑斐逊就企图把它併入美国版图,变为美国的一州。1823年,他宣称:“我一直把古巴看作是对我们各州体系所能做到的最有利害关系的补充。”但是,当时美国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来  相似文献   

14.
从唐代起,中国人就开始奔赴东南亚及世界各地谋生。1000多年来旅居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与居留地人民友好相处,为发展当地经济和维护所在国的独立作出重大贡献。当今矗立在古巴、加拿大、美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法国等地的华人丰碑,是海外华人丰功伟绩的历史见证,也是炎黄子孙与各国人民深厚友谊的象征和标志。●古巴哈瓦那华侨纪念碑 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利内亚街北端,矗立着一座2丈多高的华侨纪念碑,大理石基座上镶着一块铜牌,上面书有古巴罔萨洛将军的亲笔题词:“在古巴的中国人,没有一个是逃兵,没有一个是叛徒。”这是古巴人民…  相似文献   

15.
一场核灾难曾距我们只有两步之遥,而在古巴导弹危机的紧要关头,特工成为在美苏间穿梭的秘密使者。美国可能武装入侵古巴1992年,美国、俄罗斯和古巴学者与政要在哈瓦那举行了一次国际会议,对1962年秋惊心动魄的危机事件进行了回顾和反省。在这次国际研讨会上,约翰·肯尼迪总统时期的美国前国防部长罗伯特·马克纳马拉首次承认:一场核灾难曾距我们只有两步之遥。那么,是什么使赫鲁晓夫做出一个史无前例的政治军事决定,把苏联导弹和核武器运抵古巴,直接瞄准美国的重要目标?这是  相似文献   

16.
1898年美西战争以后,美国通过“普拉特修正案”在政治上控制了古巴。通过签订“互惠条约”对古巴进行经济渗透,通过使“美国总统特别代表”成为古巴的实际独裁,更进一步加深了对古巴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送信”的传奇故事中,那位名叫罗文的英雄接到麦金莱总统的任务一一给加西亚将军送一封决定战争命运的信,他没有任何推诿,而是以其绝对的忠诚、责任感和创造奇迹的主动性完成了这件“不可能的任务”。他的事迹100多年来在全世界广为流传,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人以主动性完成职责,无数的公司、机关、系统都曾人手一册,以期塑造自己团队的灵魂。“送信”早已成为一种象征,成为人们忠于职守、履行承诺、敬业、忠诚、主动和荣誉的象征。这个故事传达的理念影响力之大是不可想像的,足以超越任何理论说教,它不局限于个人、企业、机关和一个国家,甚  相似文献   

18.
正有一年,美国政府为了征召海军志愿兵,在各种媒介上公布征兵海报,其中特别提到:"……在1898年美国和西班牙的战争中,美国军队里士兵的死亡率是1000人中只有9人。而在这一时期的纽约市里,居民的死亡率是1000人中有16人……"显然,这段内容是在暗示参军要比待在城市里更安全。事实果真如此吗?对此我们进行数学分析。首先要明确的是,这份海报里引用的数据都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民解放自己的領土台湾和澎湖列島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中国人民尤其不能容忍在自己的大陆內海中存在着象金門,馬租这些沿海岛屿的直接威胁。美国的任何战争挑衅都絕对吓不倒中国人民。如果美国政府悍然不顾中国人民的再三警告,继续进行侵略和干涉,把战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美国政府必须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一切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20.
地球另一边的古巴,有加勒比海岸明媚的阳光和金色的海滩,美丽的印第安人部落,还有哈瓦那美丽的雕塑和气势磅礴的建筑群。那里是海明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