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国平说:"人最宝贵的两样东西,一是生命,二是灵魂。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把命照看好,就是要保持生命的单纯。珍惜平凡生活,把心安顿好,就是要积累灵魂的财富。注重内在生活。"他说得多好啊!然而,生活中又有几个人领略了生活的真谛呢?追求名利之心,谁又能逃脱世俗的名  相似文献   

2.
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周国平喜欢读书,他在《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的文章中谈到了"创造性的阅读"。他告诉我们要把自己的生活当做正文,把书籍当做注解;听别人的发言是为了使自己能说话;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周国平说他读书有三个特点:第一个是"不务正业",什么书都看,不受专业的限制;第二是"不走弯路,直奔大师"。一个人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比较平庸的作品上,一个人读什么样的书,其实跟自己的精神成长关系非常大,可以说你  相似文献   

3.
《做一个有灵魂的人》是周国平先生新年伊始在上海图书馆做的演讲主题,全文刊登在《光明日报》上。读周国平先生的这篇文章,不觉让人从内心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在当前整个物质生活极为丰富的时代,我们到底该有怎样的精神追求?到底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周国平先生作为国内著名的尼采哲学研究专家,谈古论今、  相似文献   

4.
刘波 《今日教育》2015,(3):40-42
让教师的阅读更有专业味,这是当下推动教师阅读所需要关注的。在这一点上,需要教师的自我觉醒,也需要学校为教师的专业阅读搭建更好的平台。2015年,《现代教育报》推出了一期《当阅读成为一种精神生活》的专题。在这期专题中,周国平先生谈到,"作为精神生活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他认为,"老师读一些教育教学类的书,厨师看炒菜的书",都是为了实现专业、职业的发展,如果只读这些专业书,不是一个有阅读习惯的人。周国平先生作为知名的学者,其阅读无论从量还是质上,都已达到了很高的高度。他的关于阅读的观点,对于阅读量较大的教  相似文献   

5.
大学里曾流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周国平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无论花季还是老年,都能从他的文字中收获智慧和超然。学者周国平以写作形式,提出对人生的独立思考。他以散文笔调撰写哲学思考,用哲学思考贯穿文学写作,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困惑,自我剖析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对于写作者来说,重要的是找到仅仅属于自己的眼光。……有了这个眼光,就可以用它组织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基于这种信念,周国平无意创造什么全新的表达方式,而是坚持用洗练平朴的散文笔法表达自身的哲学体验。他的作品有性情、灵魂、生与死、爱与孤独、真实、美、哲学与艺术、写作、天才、男人和女人,将引领我们用更多的时间去阅读、思考。  相似文献   

6.
正偶尔浏览周国平先生的博客,发现他写的文章大多富有哲理。跟着他的美文,我们可以静心读社会、读生活、读人生、读自己的心灵,的确是一种享受。《守望的距离》是周国平迄今为止最完整的一本散文集,几乎汇集了他1984年以来发表的全部散文。里面分12辑共80篇文章,每一篇散文都让人觉得扣人心弦,诸如《生与死》《爱与孤独》《执著与超脱》《苦难与幸福》等。每一篇散文都是他的沉思,从中可以看出,周国平对生活充满激情与热爱,对人生充满睿智与希望。做一个守望者,守望快乐和幸福,感受美好生活当下,"你幸福吗"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追问。周国平先生认为:"世人常把善终视作幸福的标志,其实经不起推敲。若从人生终结看,善不善终都是死,都无幸福可言。若从人生过程看,一个人只要痛快淋  相似文献   

7.
童年是灵魂生长的源头人都有一个灵魂。只有把自己的灵魂安顿好,你才会安宁,也才能去想象和创造。否则,灵魂会到处游荡,正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土耳其当代著名小说家奥尔罕·帕慕克所说:"在我的生命中,我一直都穿梭在混乱、麻烦、快速运转、嘈杂喧闹的世界中,我被生活的漩涡时而扔到这里,时而甩到那里,试图寻找开端、中途和结尾。"  相似文献   

8.
人生刚刚好     
<正>多了是浪费和累赘,少了又急切寻求,人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如此。但其实,多余和缺少都不如刚好。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如今的状态是否刚刚好?用周国平的话说,每一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一定有一个对于他最合宜的位置,只等他有一天来认领。一个位置是否合宜,应该去问自己的生命和灵魂,看它们是否感到快乐。人生寻寻觅觅,一路坎坷,找到属于自己  相似文献   

9.
活着为了寻求意义 ,而寻求意义又是为了觉得自己是在有意义地活着。即使我们所寻求的一切高于生存的目标到头来是虚幻的 ,寻求本身就使我们感到生存是有意义的 ,从而能够充满信心地活下去。 (周国平 )    人生有许多时光是在等中度过的。有千百种等 ,等有千百种滋味。等的滋味 ,最是一言难尽。 (周国平 )   真正精神性的东西是完全独立于时代的 ,它的根子要深邃得多 ,植根于人类与大地的某种永恒关系中。 (周国平 )     当一个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的幸运儿仍然为生活的空虚苦恼时 ,他听到的正是他的灵魂的叹息。(周国平 )哲理漫画四…  相似文献   

10.
盛尚荣 《江苏教育》2008,(13):101-103
人都有一个灵魂。只有把自己的灵魂安顿好,你才会安宁,也才能去想象和创造。否则,灵魂会到处游荡,正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土耳其当代著名小说家奥尔罕·帕慕克所说:“在我的生命中,我一直都穿梭在混乱、麻烦、快速运转、嘈杂喧闹的世界中,我被生活的漩涡时而扔到这里,时而甩到那里,试图寻找开端、中途和结尾。”  相似文献   

11.
孙江永 《江苏教育》2009,(7):101-104
导读:周国平受尼采的影响很大.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方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等.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而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  相似文献   

12.
周国平受尼采的影响很大,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方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等,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而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  相似文献   

13.
全国卷 :“心灵的选择”有一位登山者 ,途中遇到暴风雪 ,他深知如果找不到避风之处必死无疑。他走啊走 ,突然脚下碰到一个僵硬的东西 ,他扒开雪地一看 ,原来是一个冻僵的人 ,他心想 :是救他呢还是继续前行?经过心灵翻江倒海的思量之后 ,他决定救这个人。于是 ,他脱下手套 ,开始给那个冻僵的人全身按摩。经过一番努力 ,终于把他救醒了。于是 ,两人搀扶着走出雪地。也许人人不一定能够碰到这样的生死抉择 ,但是我们生活中也会面临一些与触动心灵有关的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应该怎样选择?为什么会作这样的选择?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有一位登山者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如果找不到避风之处必死无疑。他走啊走,突然腿下碰到一个僵硬的东西。他扒开雪一看,原来是一个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经过心灵翻江倒海的思量之后,他毅然决定救这个人。于是,他脱下手套,开始给那人做全身按摩。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把冻僵的人救醒了。于是,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雪地。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我们在生活中所遇、所见、所听也会面临一些触动心灵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  相似文献   

15.
把心安顿好     
<正>由于社会的开放带来人们价值取向的多元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心态浮躁、急功近利、盲目行事成为当下社会中不少人处事方式的一大特征。因此,学者周国平提出了"把心安顿好"的命题。其核心思想有两点:一是把命照看好,保护生命的单纯,珍惜平凡的生活,二是把心安顿好,积累灵魂的财富,注重内在的生活。这对提升人们的生存、生活和生命内涵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最主要的是引导人们生存和生活的返璞归真、生命价值和向往的理性回归。把心安顿好,对青少年学生具有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青少年学生由于承载了父辈过高的教育期望和社会的沉重压力,背负了超越自身承受能力的课  相似文献   

16.
今天的生活,我们的选择多了,却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心灵更快乐。我们每一个人面临的是心灵的安顿,我们的心到底想要什么呢?我想到觉悟这个词,“觉”下面是一个“见”字,“悟”是“心”旁加一个“吾”,我想它最根本的含义应该是“见我心”,也就是说真正的觉悟是你自己看见自内心的真正愿望。人这一生,有多大眼界就有多大世界。有些人终其一生,有梦想,有使命在肩,有情怀在胸,一直希望在这个世界上建一座城池,能够安顿他人,也能够安顿自己。  相似文献   

17.
张健 《江苏教育》2012,(Z1):55-56
平生喜欢读书。虽然所读之书不多,还是执著于此、钟情于此。因为我深深懂得做一个精神丰厚的职教人,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如不沉潜书中、浸润书香、拓展知识边界、夯实精神底蕴,一切都只能事与愿违、转头成空。退一步说,即便一个普通的现代人,也是需要精神妆饰的。我始终认为,人固然需要外在皮相上的化妆,但更重要的是精神和心灵上的化妆。书就是人类最美的化妆品。周国平先生说过:"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形式保存的,而读书的过程就是享用这些成果并把它们据为己有的过程。"书是社会文明的砖瓦,是人类精神的阳光。它是铸造灵魂的工具,是启迪智慧的  相似文献   

18.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是周国平先生一篇谈人的精神追求的哲理文章,他告诉人们人的高贵不是显赫的权势、华丽的外表,而是正直的人性、纯朴的情感、善良的人格和圣洁的灵魂。对于这篇文章的教学,空洞的说教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而把对文本的理解与现实生活相链接,就将课堂搭建成  相似文献   

19.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做有灵魂的教师,就是对教师的必然要求。有灵魂的教师,就是有思想、有追求的教师,就是有道德并能够坚守教育的道德要求、在功利侵蚀的大潮中能保持一份从容和笃定的教师,就是能赋予学生以"价值生命"的教师。有灵魂的教师,首先必须成为一名思想者,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怀疑精神。如果一个教师自身都缺乏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他的学生就只能是一群精神侏儒和思想奴隶。只有用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  相似文献   

20.
在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中,陶渊明是一位独具特色的诗人,无论是他躬耕归隐的生活方式,还是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无论是诗文中流露的真情实感,还是行云流水般的语言文字,都显出他的与众不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读陶渊明的作品,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个“真”字。正如苏武所说:“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蚕以延客。古今贤者,贵其真也”。“真,是陶渊明做人的风格,也是他作品的灵魂。生活在晋末宋初的陶渊明,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自己的内心世界,做了真实的描写和反映。他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