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贪为宝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  相似文献   

2.
一、古文助读子罕说宝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qǐ)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  相似文献   

3.
反映先秦社会状况的史籍中,著名的编年体史书《春秋左氏传》对后世影响很大,对其加以注释及考证者不乏其人。而晋代的杜预之注更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杜注也自值得商榷之处。现举一例加以说明。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日:‘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  相似文献   

4.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①。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②?”其父曰:“是非③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穿吾垣墉④,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⑤!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⑥而去夫猫也?”[注释]①中山: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之一。②盍去诸:盍,何不;诸,“之乎”合音;去,使之离开。③是非:这不是。④垣墉:泛指墙。⑤病于无鸡:比没有鸡为患尤烈。⑥若之何:如何,为什么。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①赵人患·鼠()②·乞猫于中山()③是非若·所知也()④吾之患…  相似文献   

5.
阅读下面四则短文,完成练习。荣辱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己诚是也,人诚非也,则是己君子而人小人也。将以为荣邪?则辱莫大焉。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是荣辱之大分也。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则异矣。——《荀子》(有删节)子罕不受玉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献之子罕,子罕不受。鄙人曰“:此宝也,宜为君子器,不宜为细人用。”子罕曰“:尔以玉为宝,我以不受子玉为宝。”是鄙人欲玉,而子罕不欲玉…  相似文献   

6.
【写作文题】阅读短文《和氏献璧》,并以所涵盖的内容为话题,写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和氏献璧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甍,武王印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日:“石也。”王  相似文献   

7.
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古代春秋时期,子罕拒绝了一个宋国人向他献上的宝玉。他对献玉的人说:“我把不贪婪当成珍宝,你把美玉当作珍宝。如今,你把它给了我,我们俩都将失去自己的珍宝。不如让我们各人拥有自己的珍宝吧!”从材料中提取一个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析题与思路:这是一则情节材料,其中设置了两个人物,子罕是主人公,因此思考点应放在子罕身上,换句话说,文章的主旨和立意要从子罕这个人物的特点中去提取。子罕的典型特点是“拒宝…  相似文献   

8.
不贪为宝 古人把不贪视作珍宝,以不贪财作为人的最高德行.《左传·襄公十五年》载:春秋时,有个人执意要把自己的一块宝玉献给宋国正卿子罕,子罕为官清正,坚持不受.献玉人不高兴地说:"玉石工都认为这是宝玉,所以才敢献给你."子罕郑重地回答说:"我把不贪当作宝,你把玉石当作宝,如果把它给了我,咱俩都失去了自己的宝,不如咱俩都保有自己的宝."献玉之人无言以对.  相似文献   

9.
祁奚举善     
祁奚①请老②,晋侯③问嗣焉。称解狐④,其雠⑤也。将立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也可。”于是羊舌职⑥死矣,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也可。”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  相似文献   

10.
(一)马皇后论宝 [原文]马后闻得元符库①输其货宝至京师,问太相曰:“得元符库何物?”太祖曰:“宝货耳。”后曰:“元有是宝,何以不能守而失之?盖②货财非宝,抑③帝王自有宝也。”太祖曰:“皇后之意,朕知之矣,但④谓以得贤为宝耳。”后曰:“妾每见人家产业厚  相似文献   

11.
秋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与惠子游於濠梁① 之上。庄子曰 :“鱼② 出游从容 ,是鱼之业 ③ 也。”惠子曰 :“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 :“子非我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 :“我非子 ,固 ④ 不知子矣 ;子固 ⑤ 非鱼也 ,子之不知鱼之乐 ,全⑥ 矣。”庄子曰 :“请循其本⑦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既⑧ 已知吾知之 ⑨ 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注释】①濠梁 :濠水的桥。② (ti偄o)鱼 :白鱼。③业 :快乐。④固 :固然。⑤固 :既然。⑥全 :很明显。⑦请循其本 :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 ,循 :顺着。⑧既 :就是。⑨知之 :知道鱼儿快乐。秋水@庄子…  相似文献   

12.
楚山璞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  相似文献   

13.
卫人嫁子     
卫人嫁其子~①而教之曰:“必私积聚。为人妇而出~②,常也;其成居,幸也~③。”其子因私积聚,其姑~④以为多私而出之。其子所以反~⑤者倍其所以嫁~⑥。其父不自罪于教子非也,而自知其益富。今人臣之处官者皆是类也。战国·韩非子《韩非子·说林上》【注释】①子:这里指女儿。②出:指休弃,被婆家逐回娘家。④成:犹终也。幸:指侥幸。④姑:旧时妻称夫的母亲为姑。⑤反:向返,被赶回来。⑥嫁:指嫁妆。  相似文献   

14.
多难兴邦     
朱启新 《考试》2008,(12):27-28
(楚)使椒举~①如晋求~②诸侯,……晋侯~③欲勿许。司马侯~④曰:"不可。……"公曰:"晋有三不殆~⑤,其何敌之有?国险~⑥而多马,齐、楚多难~⑦,有是三者,何乡而不济~⑧?"对曰:"恃险与马,而虞~⑨邻国之难,是三殆也。四岳、三涂、阳城、大  相似文献   

15.
逢蒙学射于羿~①,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②,于是杀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公明仪曰:“宜若无罪焉~③。”曰:“薄乎云尔~④,恶得无罪~⑤?郑人使子濯孺子侵卫,卫使庾公之斯追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吾死矣夫~⑥!'问其仆~⑦曰:‘追我者谁也?'其仆曰:‘庾公之斯也。'曰:‘吾生矣。'其仆曰:‘庾公之斯,卫之善射者也。  相似文献   

16.
【原文】荆宣王①问群臣曰:"吾闻北方②之畏昭奚恤③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一④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⑤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  相似文献   

17.
子曰:“不患①无位②,患所以立③。不患莫④己知⑤,求⑥为可知也。”[注释]①患:担心。②位:职位。③立:这里指胜任。④莫:没有人。⑤己知:宾语前置,即知己,了解自己。⑥求:谋求。  相似文献   

18.
[原文]永之氓①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②,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其侣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⑤。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⑤曰:“汝愚之甚,蔽①之甚!身③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柳柳州集》【注释]①氓m卓ng,百姓。②中济:渡到河水的中间。⑤寻常:古代以八尺为寻,两寻为常。④侣:同伴。⑤怠ddt,懒惰,松懈。此为疲倦无力。⑤号hdo,大声喊叫。①蔽:蒙蔽,指为金钱所迷惑。③身:…  相似文献   

19.
和氏之璧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工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  相似文献   

20.
有医者,自称善~①外科。一裨将~②阵回,中流矢~③深入膜~④内,延使治。乃持并州剪~⑤,剪去矢管,跪而请谢。裨将曰:“镞~⑥在膜内者须亟~⑦治。”医日:“此内科事,不意~⑧并责~⑨我。”——《雪涛小说》[注释]①善:擅长,长于。②裨将:副将。裨,读 pí。③流矢:乱飞的箭。④膜 mó:体内的像薄皮的组织。⑤并州剪:并州以出产剪刀著名。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并,读 bīng。⑥镞 zú:箭头。⑦亟:急迫地,赶快。亟.读 jí。⑧不意:没有料到,没有想到。⑨责:要求做成某件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