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应概括为“至乐自然”。“至乐自然”是《庄子》评判音乐美的标准。美好的音乐有籁乐、至乐、天乐;不好的音乐有失性之乐、屈礼之乐、不适之乐。“至乐自然”反映了《庄子》对音乐本源的认识,音乐是“道、心、物”三位一体的产物。“至乐自然”规定了音乐“和”的功能。“至乐自然”肯定“有声”、“人为”之乐。“至乐自然”揭示了音乐审美的心理活动历程。庄子是道家音乐的伟大旗手。  相似文献   

2.
出土于河南南阳的汉画像石中的伎乐图是国内仅见的以丝竹管弦乐为主的伎乐演奏图,因此,对其进行更深入的考证与研究,对于了解汉代社会音乐化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汉画像“伎乐”图记录了汉代社会音乐化生活的某些重要方面,从中反映出汉代音乐化创造性、多元性和普及性的特征,也证明了任何一种化艺术的形成与发展,都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唯乐不可以为伪”阐明儒家的“乐”(yue)以真情成其感人深、化人速、致人乐(le)、效最捷之教。儒家乐教的真情本质自孔子发问:“人而不仁,如乐何?”便以“仁”所内含的“爱人”之情与“乐”所建塑的“合爱”之情同真并启;又经《荀子·乐论》《礼记·乐记》、嵇康《声无哀乐论》直证:“生于心”“感物而动”“不可免”的“乐”是“其声出于情也信”与“乐行志清”;并在诗、乐一体中以“好善恶恶”之真志“兴观群怨”,助推“礼”之践行。主体在乐所营造的真情世界,打开、抒发、共鸣、相知自身“仁心”中的真情,乐(le)且同乐(le)地化成仁者和仁之礼文社会。  相似文献   

4.
《音乐世界》2010,(11):7-7
是否音乐可以牵动你的心情。那么时刻,你需要什么样的心情。用心倾听,爵士乐般的悠闲,摇滚乐般的激情,或者,交响乐般的磅礴……whatever,个性青春,各得其乐。三星“乐”动势力,“乐”跳“乐”闪耀。  相似文献   

5.
中国上古时期的“乐”,是一种集音乐、舞蹈、诗歌和礼仪为一体的复杂文化形式,它与当时的农事、政治等社会生活方面息息相关。“乐”的形式与思想体现了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范畴——“和”,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6.
以舒缓乐作为无关声音刺激,考察其对数字短时记忆广度的影响,发现:(1)有无舒缓乐背景对个体数字记忆广度影响显著,有舒缓乐背景下的数字记忆效果优于无舒缓乐背景下的数字记忆效果.(2)在有舒缓音乐和无舒缓音乐背景条件下,不同性别被试的数字短时记忆广度虽基本维持在7±2个组块范围内,但不同性别的数字记忆广度成绩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北狄乐”是汉唐时期,北方鲜卑、匈奴、羌、氐、羯等各民族音乐通称。其经历原创、交融、分化等历史变迁后.部分歌曲被改造提升,进入北魏音乐机关,成为祭祀、享宴、郊庙音乐的一部分,其歌辞为华语系统,部分继续在民间流传,其歌辞仍为鲜卑语。而华化的这部分歌曲通过战争、外交、民间等各种方式流传到南方。在华胡音乐文化交流渗透中,“北狄乐”不断地被汉化,到唐代,其自身的鲜卓语系统已完全消融于汉语的音乐文化系统中。“北狄乐”入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华乐,进入华乐系统后,“北狄乐”的性质改变了,成了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北狄乐”是汉唐时期,北方鲜卑、匈奴、羌、氐、羯等各民族音乐通称。其经历原创、交融、分化等历史变迁后.部分歌曲被改造提升,进入北魏音乐机关,成为祭祀、享宴、郊庙音乐的一部分,其歌辞为华语系统,部分继续在民间流传,其歌辞仍为鲜卑语。而华化的这部分歌曲通过战争、外交、民间等各种方式流传到南方。在华胡音乐文化交流渗透中,“北狄乐”不断地被汉化,到唐代,其自身的鲜卓语系统已完全消融于汉语的音乐文化系统中。“北狄乐”入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华乐,进入华乐系统后,“北狄乐”的性质改变了,成了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孔子的“正乐”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宝库中的一笔非常珍青的财富,在历史上对我国的政治、哲学、学、伦理、教育产生过极大影响。作为一种重要的化资源,“正乐”思想对我国目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具有不客忽视的现实意义。对中小学教育而言,音乐的最大功能在于“寓教于乐“、陶冶情操、提高智商、增进情商。这是其他科目不能替代的。  相似文献   

10.
先秦“乐”的含义,除现今音乐之义外,它还是诗、乐、舞的总称。诗乐使诗在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乐的母体中占据了主要地位。周代的礼乐制度的确立与推行,客观上推动了诗的普及与发展,其典礼中由于音乐的分类,体现了诗的分类在诗的传播上的意义。但是儒家推崇雅乐和诗教立场,给先秦诗歌的发展和流传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礼乐制度是以“乐”从属于“礼”的思想和制度。“礼”,即宗法制和等级制互相结合的礼仪;“乐”,即音乐,观其设立之根本目的,意在对民众进行思想教化。明清时期的礼乐制度高度成熟,不仅完善了宋元时期“本人性情,礼乐兼有”的礼乐观,而且在意识形态上更加细化。本研究以《清史稿·乐志》作为切入点,运用比较音乐学的研究方法,刍议明清时期礼乐制度的时代形塑,同时对明清时期礼乐制度所蕴含的时代思想及流变特点进行阐述,继而讨论礼乐制度在明清时期的形成、转型与嬗变。  相似文献   

12.
叶耀  李璐 《双语学习》2007,(11M):231-232
文章以姜夔的“大乐议”为主要对象,对其文本进行初步简单的研究,以寻找南宋议乐以及姜夔的创作与他的理论论著方面的史实。  相似文献   

13.
瓷器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不光在于其色彩的丰富多样,而更在其特有的可塑性;陶瓷既可以深入生活具有实用价值,更可以联系音乐创造旋律,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瓷乐作为陶瓷与音乐相互结合所产生的新型艺术形式,不仅保留了陶瓷所特有的传统工艺,更在传统乐器的形制基础之上与景德镇陶瓷文化相互融合并且进行大胆改革。从高雅艺术的审美角度来欣赏陶瓷乐器,使其更具欣赏魅力,赋予瓷乐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爵士乐是美国音乐文化对于世界的一份厚礼,20世纪30年代是爵士乐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摇摆乐开始成为爵士乐最流行的一种音乐形式。摇摆乐的节奏是爵士乐最重要的音乐特征之一,这也使得摇摆乐成为爵士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30年代"摇摆乐之王"班尼·古德曼开创了摇摆乐时代。从那时开始,爵士乐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听众,超越了种族,成为美国各个阶层、各个种族共同接收的音乐形式。摇摆乐取代了以往的新奥尔良爵士乐,成为新的爵士乐音乐形式,从某种程度上说,爵士乐从此成为了美国流行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乃至是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人们知道爵士乐常常是从30年代的摇摆乐中得来的印象。本文就对摇摆乐的风格特征做出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5.
鼓吹乐在南朝时发展迅速,由于其形式的多样化出现了各种名称,从而导致了现代鼓吹乐分类的混乱.文章通过对各种分类观点以及史书中各年代所出现的鼓吹名称的分析,试图说明鼓吹乐的分类以所使用场合及功能的不同来划分,南朝时分为军队用乐、仪式用乐和宴享用乐.  相似文献   

16.
民乐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民间音乐,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欣赏意识不再局限于传统民乐。处于低谷的民乐,老百姓不爱听,音乐专业人士不愿去研究,偶而有人听听民乐曲,也只是一些老者带着一种怀旧的心情去欣赏一下而已。人民群众对音乐的多方面需要,推动了民乐的发展,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了对民乐进行改造、创新。于是出现了“新民乐”。“新民乐”的产生,改变了“民乐”的命运,丰富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中国音乐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李渔把“以心为乐”作为他养生的美学观,这既是李渔人生观的一种表现,又是他修心养性的方法。“以心为乐”的养生美学观中,包含着中国文化中许多传统的哲学思想,李渔既延承着前人的思想,又融会贯通,将自己的生活经验掺和其中,因此形成了他独特的养生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现代主义音乐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象主义音乐以后,直到今天的全部西方专业音乐创作。作为现代音乐的第一个流派是表现主义音乐。这就是奥地利的新维也纳乐派。自19世纪初期开始而往后来,德奥独唱艺术歌曲一直都是西方浪漫主义音乐中的重要一脉,包括舒伯特、勒韦、舒曼、弗朗茨、勃拉姆斯、沃尔夫、马勒、理查斯特劳斯等作曲家在内的艺术歌曲创作。而被誉为"新维也纳乐派"的是勋伯格和他的两个学生韦贝恩和贝尔格。他们各自的主要创作虽然都在各种器乐形式或歌剧等方面,但其三人音乐创作的发轫之初,却都是从德奥风格的独唱艺术歌曲开始的。  相似文献   

19.
天人合一不仅是理学建构的终极目的,是理学范畴体系的完成,也是理学美学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和要达成的最佳境界,而这一境界主要是通过“乐”来体现的。理学家对“乐”有自己的独特认识。他们一方面继承儒学前辈忧乐天下的精神,以大悲襟怀关注现实人生;另一方面又对“孔颜乐处”从本体论层次上加以阐释,从而为士大夫的理想审美人格找到了形上之终极依据。  相似文献   

20.
按照天宝十载玄宗敕文的预兆,唐代音乐原本有中央控制下渐进下移的可能,但随后不久的安史之乱及长期战乱彻底改变了这一渐进式发展道路。大时代没落的历史背景下,禁乐下移脱离了中央控制,宫廷音乐也以突变形式下移。宫廷之外,官员家妓、藩镇及地方政府乐舞、民间音乐等兴盛,并成为社会生活的常态。"乐坏"之后,这一时期公私乐发展的"合法性"也得到制度追认。乐制崩坏、"禁乐"下移对这一时期诗歌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1)音乐诗描写对象由宫廷之内转向宫廷之外;(2)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创作;(3)以刘禹锡为代表的竹枝词创作;(4)文人词创作开始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