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在小说《少年闰土》中,鲁迅先生对闰土的外貌描写——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虽寥寥数笔,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请问,这样简约的人物外貌描写是否就是他所强调的画眼睛的表现手法?答:我以为正是这样。鲁迅先生曾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  相似文献   

2.
赵兰珍 《学语文》2002,(1):15-15
东晋的大画家顾恺之在为人画像时迟迟不画眼珠,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传神写照,正在这个中。宋朝的赵希鹄也有类似的见解,他说:“人物鬼神生动之物,全在点睛,睛活则有生意。”鲁迅先生赞成这样的见解,他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认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的逼真,也毫无意思。”上述见解非常精辟,它告诉我们“画眼睛”不失为描写人物外貌的一种佳法。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一扇扇“窗户”,我们就可以窥见不同人物的个性特点、生活经历,窥见不同人物的思想感情、内心活动,窥见作者的喜怒哀乐,褒贬爱憎。鲁迅先生不仅是“画眼睛”的积极倡导者,而且是“画眼睛”的行家高手,他在短篇小说《药》中、《伤逝》、《祝福》中,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艺术范例。  相似文献   

3.
“画眼睛”是鲁迅先生刻画人物的突出特点,他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对鲁迅先生“画眼睛”的艺术手法,笔者有以下几方面的理解:画人物要善于画眼睛;“画眼睛”不局限于画眼睛;画好眼睛,先要观察眼睛。要学会画“眼睛”先要学会观察,教师应不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4.
眼睛,是人的心灵的窗户。要表现出一个人的“灵魂”,无论画家还是作家,都不会放过对人物眼睛的描绘。鲁迅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画眼睛”。他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我怎么做起小说来》)。《祝福》对祥林嫂的眼睛描写了三次:一次不如一次有神,真切地反映了人物每况愈下的生活历程。《伤逝》对子君眼睛的两次的描写亦是神情毕肖。在鲁迅的创作中,大量的“画眼睛”却不局限于肖像描写,而是指最能显示人物精神世界的典型细节。孔乙己那件“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就是孔乙己的“眼睛”。在《故乡》里,二十多年后的闰土见“我”不再喊“迅哥儿”而虔诚地叫“老  相似文献   

5.
鲁迅在谈自己写小说的经验时说:“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子”(达.芬奇《笔记》),“眼睛是这样敏感的器官.根据它,你们就有可能臆度出你们这位谈话人的感情”(阿·托尔斯泰《论文学》)。  相似文献   

6.
第1训练点外貌描写[写作技法指津]人物外貌描写指对人物长相体态、衣着打扮、神态表情、姿势声音以及某些生理特征等的描写。好的外貌描写应能既抓住人物的外形特征,又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并与人物的社会地位、身份、年龄、职业、性别等相符合,切忌脸谱化或干人一面。具体描写时,最重要的是抓住人物外形特征,而忌面面俱到。鲁迅先生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圆他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因此,要特别注重对人物眼睛的描写。其次,除了直接描写外貌,还可适当运用些如对比、比喻、拟人等手法。描写的详略则可根…  相似文献   

7.
题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写人,就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通常,我们可以从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来抓住人物的特点,并通过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对话描写等写出人物的特点。写一篇作文,试着通过记一两件事把你熟悉的一个人写出来。题目自拟,字数不限。(语文社版)提示:写人的文章关键在于“形象丰满”。要刻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展现人物深刻的思想感情、丰富的精神世界,使人物从纸上站起来,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以形传神,形神兼备。可以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做到外貌与内心统一。必须注意…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说:“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是先生创作体会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前辈作家作品的规律总结,真可谓慧眼独具,慧眼识“眼”。“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人物心理活动的外化,也是人物肖像描写的中心。“画眼睛...  相似文献   

9.
在写人记事的习作中,我们经常描画人物的外貌,以此来呈现人物的形象,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那么,人物的外貌一般应该怎样“画”呢?一、工笔画所谓工笔画,就是运用语言文字对人物的外貌进行精雕细刻,详尽地描画。如《金色的鱼钩》一文中的一段话: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因为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这段话里的炊事班长,年龄还不到四十岁,但作者扣住一个“老”字,对炊事班长的年龄、身材、脸形、鬓发等多方面作了具体的描写,使一位忠于党、忠于革命,…  相似文献   

10.
今天 ,我和大家共同探讨的课题是“写人的外貌”作文教学。现就自己的设计与感受谈几点认识 ,仅供同仁参考。一、依纲据本 制定目标“写人的外貌”作文训练是九义小语第五册基础训练 6的作文题。大纲要求中年级学生作文重点是进行段的训练 ,注重片断描写。这次作文训练又是对学生进行写人的初步训练 ,学会抓住人物的“身材、长相、衣服、神态”四个方面进行描写。我根据大纲、教材的特点 ,制定了观察、说话、写话三个教学目标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1 观察目标 :有顺序地观察人物外貌 ;2 说话目标 :按一定顺序说出人物的外貌 ;3 写话目…  相似文献   

11.
“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是深刻的创作经验之谈。鲁迅先生在这方面始终在作着认真的探索,“画睛”艺术手法高超,造诣精深,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祝福》中对祥林嫂眼睛的传神描摹,已有许多细致深入的分析和恰如其分的称颂。这里只想简要分析一下人们还注意不多的《药》中的“画睛”艺术。小说《药》中的各类人物,除了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勾勒的夏瑜之外,鲁迅无不刻意画了他们的眼睛。着力最多的是刽子手康大叔。一般论者往往着重分析他“满脸横肉”、衣衫不整的外  相似文献   

12.
[作文指导] 题目精析:“身材”,指一个人的高矮胖瘦;“长相”,指一个人面部的样子;“衣着”,指一个人的穿戴。这些都属于人物的外貌。练习题中的省略号,意思是除了“兴趣、爱好”以外,其他方面也可以写,比如品质、性格等。这次练习还要求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重点指导:从要求来看,本次作文既要写人物的外貌,又要写人物的兴趣、爱好或品质等方面的特点。描写人物的外貌,要抓住特点。每一个人的外貌都有一定的特点,只有把特点表现出来了,外貌描写才能算是成功的,否则,千人一面,就没有意义了。此外,外貌描写要有目的,也就是要为中心思想服务。比如说,文章要表现人物活泼、大方的特点,那么外貌描写就要能体现出“活泼、大方”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 :九义小语第五册基础训练 6作文。教材简析 :三年级的作文正处于看图写话到命题作文的过渡阶段 ,重点是进行段的训练 ,注重片断描写。第五册又是进行片断描写的起步阶段 ,它起到从看图开始向写实过渡的承上启下作用。本次训练是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个人。学习观察和描写人物 ,进行写人的初步训练。学生应该抓住人物的“身材、长相、衣着、神态”的特点来说写。要让学生学会从整体感知入手到部分的深入观察。教学目标 :1 观察 :有顺序地观察人物外貌。2 说话 :按一定的顺序说出人物的外貌。3 写话 :把观察和叙说的内容用一段话写下…  相似文献   

14.
顾霞光 《现代语文》2009,(11):150-151
写肖像,一定要学会刻画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成功的眼睛细节描写,可以写出人物的经历,反映人物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映射出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体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和精神状态。鲁迅先生说:"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画眼睛,就是要把人物的眼睛中最传神的特点表现出来,使人物形神兼备。本文着重探讨眼睛细节描写的作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眼睛描写作用例说朱喜春鲁迅先生曾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子,眼睛最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感情变化,眼睛最能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和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这对刻画好作品人物,突出作品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作家...  相似文献   

16.
文学就是人学。人物塑造在小说中具有特殊的意义。鲁迅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的典型人物形象。鲁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中最有特征的东西,他刻画人物力求写“形”传“神”,“神情毕肖”。古人有“作画形易而神难”之说,“神似”是比“形似”更高的艺术追求。鲁迅曾深有体会地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相似文献   

17.
写人要写出个性,把人写活。所谓“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金圣叹语)。于漪老师曾打过个比方,说文章好比项链,那么串连珍珠宝石的链条就是叙述;而每一颗珍珠宝石就是一个个形象鲜明的描写。要想把人物形象写得生动鲜活,离不开描写。下面谈谈描写:(1)外貌肖像描写展示人物外貌特征。描写要善于捕捉人物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尤其要竭力刻画眼睛。鲁迅描写祥林嫂“眼睛间忽一轮,”曹雪芹写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都是极好的范例。(2)语言描写揭示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一是要直接描写人物的内…  相似文献   

18.
鲁迅先生曾说:“要极俭省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意思是说人物的眼光、眼神是其内心世界的反映。在不同的场合,人的心理活动常常会通过其眼光、眼神表现出来。作家王愿坚深谙(ān)这一点,在《七根火柴》一文作了有力地实践。文中,作者8次描写了主人公无名战士的眼睛,塑造了英雄感人的形象,很好地表达了中心思想。尽管作者多次描写了主人公的眼睛、眼神,我们读起来并不觉得单调累赘,反而觉得十分感人,异常精彩。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得归功于作者精妙的画眼艺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用特写方式描写无名战士的眼睛,以显…  相似文献   

19.
不论什么人,同学们描写眼睛总是“水汪汪的”、“圆溜溜的”、“炯炯有神”;描写面孔总是“圆乎乎的”、“胖乎乎的”;描写肤色总是“红扑扑的”、“红润润的”。其实,世上没有两个外貌完全相同的人,要写好人物的外貌,我们必须仔细观察人物,要从这个人物身上找出独特的地方,才能显示他特有的个性。由于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格不同,生活条件不同,人物外貌就会有所不同。那么,观察人物的外貌要注意哪些方面呢?1.容貌要抓住面部最突出,给人印象最深刻的特征。如《金色的鱼钩》中“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相似文献   

20.
一、在剖析外貌描写中感知美语文课本中写人文章大都以颂扬人物为目的,因而,其外貌描写均是为表现他们的美服务的。在这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抓住外貌描写进行细致的分析,深入理解人物外貌的特征,感知人物的美。如阅读《我的心事》时,可通过对“小弟弟”外貌剖析,认识其外貌的“朴实美”;阅读《杏儿熟了》时,可启发学生通过对“奶奶”外貌的描述,体会她的“慈祥美”。这样,久而久之,就会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二、在探究行为描写中理解美人物的行为美是其内在美的表现,因此写人的文章,大都通过具体事例中人物的动作反映人物。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