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接上期) 周恩来早期新闻思想的内容和特色 周恩来早期的新闻思想和早期的报刊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前者源于后者,是后者的产物,又反过来对后者以积极影响,对后者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这些年来,地市党报报业经济发展很快,但它自身的改革,是明显落后于其他行业的,如果地市党报的改革,即使在大的报业和因特网的双重冲击下,还仍在那里原地踏步,那第,它很可能会像原先的国有企业一样,将面临十分被动的境地,因此,我们必须从地市报长远生存和发展的角度,对它改革的方向和任务进行再思考。  相似文献   

3.
王学艳 《图书馆杂志》2003,22(1):79-80,67
本文依据史料,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我国早期少数民族文字报纸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要闻版“是报纸登载最重要的新闻、评论以及其他稿件的版。每种报纸不论版面多少,都只有一个要闻版,通常都以第一版为要闻版。”①它浓缩了最新的信息精华,是体现编辑意图的一面旗帜。版面空间的有限和新闻内容的丰富之间的矛盾,使得编辑在处理要闻版时不得不加以控制,精益求精,要中选“要”,可谓“寸土寸金”。如果编辑言犹未尽呢?或嘎然而止,或来日再报。但前者孤军作战,力量单薄,不能尽显要闻之重要性;后者需借以时日,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很可能使轰动一时的独家新闻一夜之间变成大路货。总之,两者对当日读者传播的都将是残…  相似文献   

5.
夏宏图 《历史档案》2001,(2):97-102
清代报纸有官办、民办之分,前者主要包括邸报与清末官报,后者主要有京报和19世纪以后大量创办的具有近代意义的报纸。本文拟对这些报纸作一浅述。  相似文献   

6.
报纸新闻标题的形式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纸的新闻标题做好了,不仅能 吸引读者往下看文章,而且能留给读 者赏玩。这其中,既有对新闻内涵提 炼和表达的准确性问题,也有一个形 式美问题。本文试对后者略作探说。 一、简洁精巧美 简洁精巧,就是字数不能太多。 报纸的新闻标题(单标题)在充分表 达内容的基础上,越短越好。有的说 多不能越过十一二个字,我觉得,按 阅读习惯,不超过八九个字为宜。字 数太多,标题冗长,不仅令读者读起 来费劲,甚至要通过语法分析,才能 对题义加以理解,这就起不到新闻标 题要快速抓住读者的第一职能作用 了。尤其是生活在快节奏的时代,人 …  相似文献   

7.
《新闻窗》2005,(1):37-37
贵州民族报1月1日第7版《负心汉横眉冷对结发妻/七旬爹怒诉逆子泪涟涟》一文,由于编校工作粗糙,差错或疏漏较多。差错如“淋沥(漓)尽致”,“变本加利(厉)”,“这2个月杨永萍究竟是怎样渡(度)过的?”疏漏如“哄骗70龄的父母”,一般应讲“70高龄”或“70岁”;“一起带到回”,应为“带回”;“今年6月28日”,应为“去年”;“赶去了家门”,  相似文献   

8.
4月17日下午,租住在北京市朝阳区仰山村的一名河南籍产妇,在家中准备分娩时,被一乡间女“医生”滴注了“催产素”之后突然昏迷。其丈夫在拦车送往医院抢救时,却遭到多辆出租车拒载,昏迷近一个小时后产妇才被送到附近的中国航空中心医院抢救,不幸的是产妇及其胎儿均未被救活。  相似文献   

9.
岳平 《新闻与写作》2006,(10):31-31
日常报道应该不出任何差错。政治性差错不应出,知识性、技术性差错也不应出。因为后者常常反映着一张报纸的综合素质,同样关乎公信力。编辑、记者不可能是“万事通”,但只要多学、多问加细心,差错也是可以避免的。下面是两例差错。  相似文献   

10.
本刊编辑部 《传媒》2003,(11):36-36
停办县市报是今年中央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减轻基层农民负担工作中的一场重头戏。今年7月,中央决定,县(市、旗、城市区)不办报,只允许保留极少数已经面向群众、面向市场、有办报基础的县市报——当地人口在50万以上、GDP在100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30亿元以上、报社年广告收入在400万元以上,并经严格评估论证后,符合条件的可由地市级党报或省级党报有偿兼并。 县市报何处去?本刊在今年第8期特别策划了《市场改变命运——县市报之归去来兮》等一组文章,初步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县市报的出路问题。三个月后的今天,县市报停办与否的命运大致尘埃落定,绝大部分县市级党报被停办,只保留一小部分经  相似文献   

11.
时统宇 《视听界》2014,(4):122-122
一大堆报纸看完了,就剩下两张还想再看看。上面有这样两篇文章:一篇是主持人写的,另一篇是写主持人的。前者是倪萍写的,后者是写欧阳夏丹的,  相似文献   

12.
高万亿  高新 《新闻前哨》2006,(11):38-39
通常讲,报纸质量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内容,一是印刷——前者是编辑部的事情,后者是印刷厂家的责任。对报纸的内容质量,人们历来十分重视,报纸因而被称为内容产品;报纸同时也是印刷产品,报纸的内容质量只有通过印刷质量才能表现出来。摆在报摊上销售的报纸,要抓住消费者的眼睛,报纸的印刷质量更加不能忽视:印刷模糊的报纸,消费者是不屑一顾的;只有走墨均匀,图片清晰,看起来舒服的报纸,消费者才有可能掏腰包。  相似文献   

13.
杨彬 《传媒观察》2007,(3):24-25
发行是报纸的生命线。每到下半年,各家报纸都会面临一场艰苦的发行大战。在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各家报纸都是“八仙过海,备显神通”。从邮政发行到自办发行,从提出“概念发行”到追求“有效发行”,近十几年来,报纸发行的方式越来越多,理论也越来越新。加之新媒体对纸质媒体的冲击,报纸发行工怍在更加难做的同时也更加需要做好。那在目前应该如何定位报纸发行工作呢?是就发行谈发行,只追求报纸发行量的提升呢,还是放宽眼界,把发行工作放到报纸产业价值链拓展的宏观视野里进行探讨呢?可以说,我们更需要做的是后者,拓展产业债值链,是报纸发行工作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
笔者所在的《石化管道报》是中国石化集团管道储运公司的报纸。由于公司党委领导重视舆论监督工作,报上特别设立了《批评园地》专栏,公司领导还经常提要求、出题目,支持报社工作,使报纸的舆论监督工作健康发展。在发出的批评稿件中大部分是揭露某工程质量差、采购材料不合格和不遵守公共场所规定、损坏公物的人和事,对窃电者、乱拆公物者  相似文献   

15.
侯玢 《新闻三昧》2004,(8):30-30
谈到报纸的时效性,人们先会强调新闻版的时效性,而对副刊并不要求时效性,甚至认为副刊不需要时效性。这种观念的产生也许与报纸最初的形式有关。报纸是以刊载新闻为主的连续出版物。一般把载有消息、通讯及评论的新闻版称为正刊,把从新闻延伸开去,提供理论、知识、化享受和各种实用咨询的各版称为副刊。尽管早期副刊是以富有艺色彩的消闲类字起家的,但是实践证明,时效性仍是评价副刊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对地市报发展出路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 《新闻界》2001,(6):42-43
我在《新闻界》今年第4期上谈地市级党报面临外部挤压下的发展模式,言犹未尽,想继续谈一谈地市级党报面临的内外忧患及一些新的发展思路。一、我国地市级党报面临的内外忧患我国地市级党报除面临各级传媒的竞争挤压外,还有一些内忧外患制约着地市级党报的健康发展。1.地市报的经营者、管理者的办报观念有待更新。主要体现在:一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地市报受传统的办报观念影响较深,办报思路较为保守与僵化,未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办报需求。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受到地缘政治、经济发展、信息渠道等的制约,相当部分地市报忙于生存,只顾埋…  相似文献   

17.
作为传统的主流媒体,一份报纸的盈利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发行和广告经营。其中发行涉及内容、版权及相关产品的销售和转让,是常规意义上的报纸媒体销售,也是其获得盈利的第一个渠道;而广告经营则是面向广告(代理)商推销版面的运作过程,又被称为报纸的“第二次销售”。就我国的媒体现状而言,各家报纸的盈利来源是有区别的,有些比较倚重前者,但更多的是仰仗后者,甚至全凭后者的盈余来补贴前者的亏欠。能够同时满足受众和广告商两方面的需求,使两次销售过程完美结合的报纸媒体并不多见,更毋论拥有自身稳定和成熟的盈利模式了。  相似文献   

18.
一张高品位的文摘类报纸,并非人们想象中“剪刀加浆糊”的“作坊产品”。时政类的《报刊文摘》创刊27年.尽管每期仅4开4版,但其发行量、摘编内容、编辑水平及报纸影响,在全国同行和读者中有口皆碑——正如其办报宗旨所言“博采众家报纸之新,为读者提供方便”,其成功之处,除选稿的眼光独特外,编辑人员对新闻的再创作是一大因素。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新闻事业发展迅猛,平面媒体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曾经颇受读者欢迎的广播电视报出现了衰退趋势,报纸发展的硬指标——发行量和广告额迅速下降,报纸的影响力逐步萎缩。读者忠诚度和美誉度都在下滑。广电报的同仁们感到恐慌,精英们使出浑身解数各出奇招,积极探索,试图扭转局面。今年,合肥广播电视报利用广电内部资源,探索出一条广电报发展的新路,在报纸发行,广告创收以及宣传报道诸多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王晶 《青年记者》2007,(22):141-142
《申报》的创办与飞速发展,标志着我国近代中文商业性报纸发展到了成熟阶段,是我国商业性报纸的一个成功典范。时隔一个多世纪,《申报》早期经营中的许多创举和经验,今天仍然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申报》的早期经营时期主要是指从《申报》创刊到1912年《申报》产权被授予史量才,[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