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技术与电视艺术之间是相互共生的关系,电视技术是电视艺术的物质基础,丰富了电视艺术的表现形式,增强了电视艺术的艺术表现力;电视艺术是电视技术实现价值增值的"重要载体"。正确处理电视艺术与电视技术的关系,对于促进电视媒体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电视艺术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电视时空是不同程度艺术化时空关系,电视艺术因屏幕形态决定其艺术形态,电视受众最具参与性与交互性,在动静统一、视听相融的情景中感知电视艺术节目,电视艺术美学在数字化时代将开掘出许多新领域、新境界。  相似文献   

3.
李森 《现代传播》2005,(1):102-104
电视艺术传播与研究意义电视艺术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电视艺术是指反映在电视荧屏上的一切艺术形式。如: 电视剧、电视散文、电视诗歌、电视综艺节目、电视电影、音乐电视等等。狭义的电视艺术则主要是指电视剧。毋庸置疑, 以电视剧为代表的电视艺术, 已经成为当下所有艺术门类中最令人瞩目的焦点。电视剧以其丰富多彩的创作、海量的收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成为一道亮丽的、独特的景观。把电视艺术称之为“时代的艺术”恐怕并不为过。据国家广电总局的资料: 2001 年国产电视剧申报数量达到40000集, 审批数量达到 3000…  相似文献   

4.
电视纪录是电视艺术存在的前提 ,但电视纪录本身无所谓艺术与非艺术。它只能作为电视艺术活动的起点 ,在不改变纪录对象“物质现实”外观的前提下 ,通过改变对象的存在状态、存在结构、自在流程、审视角度 ,使电视活动走向艺术。从电视纪录开始的电视艺术 ;固然是从电视纪录“复原物质现实”的技术本性开始 ,但结果却不止于复原“物质现实” ,它是通过与主体诠释互动、创造把握对象的全新艺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三.在访谈中,高鑫教授从电视艺术关学得以自由言说的历史语境出发,以史带论,勾勒了中国电视艺术理论和学理路径的构建过程,有针对性地评析电视艺术创作观念论争和流变,并就艺术和技术、创造潜能、电视化,以及艺术本质及审美价值等一些电视艺术美学的重要理论范畴阐发了其独到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6.
我国第一套大型的《电视艺术丛书》正在编辑出版。这套丛书旨在全面总结我国电视艺术实践的丰富经验,为进一步提高电视艺术创作的质量提供参照。《丛书》包括理论、历史、作品三个系列,其内容涵盖了电视艺术的所有方面。理论系列的《电视艺术通论》(陈志昂主编)已经出版,《电视美学》(仲呈祥著)、《电视艺术诗学》(朱汉生著)、《电视编剧艺术》(黄会林主编)、《电视导演艺术》(周金华主编)、《电视表演艺术》(梁伯龙著)、《电视摄象艺术》(朱羽君著)、《电视声音艺术》(张凤铸著)、《电视与音乐》(陈志昂著)、《电视美术设计》(刘大宣著)、《电视剪辑艺术》(傅正义著),将于1993年全部出齐。历史系列中的《中国电视艺术史》业已发排。各书对有关专业的理论与技巧均有详尽、系统的论述,每种篇幅均在35万字以上。  相似文献   

7.
(续上期 )三、电视传播艺术研究的分类电视传播艺术研究是电视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我们一般将电视理论研究分为电视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和决策研究三种类型 ,那么与此相对应 ,我们也可以把电视传播艺术研究分为电视传播艺术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和决策研究三种类型。(一 )电视传播艺术基础理论研究电视传播艺术的基础理论研究 ,是关于电视传播艺术学科建构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与规则的总和 ,是对电视传播艺术实际的高度理论抽象与概括。电视传播艺术的基础理念研究包括电视传播艺术的本质研究、外部关系研究和内部…  相似文献   

8.
手机电视一种全新的电视形态.目前对手机电视的认识仅仅局限于仿鉴传统电视艺术,这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对手机电视这种新的传媒形态的艺术特性进行深刻的认识,才能探讨出与之相适应的创作规律,进而推动手机电视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电视照明是电视艺术领域的一个艺术分支,是用光绘画、用光造型、用光表达空间和时间的一门艺术。从技术层面上讲,电视照明为电视画面拍摄提供必需的基本光亮度,是影响电视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着画面的清晰度、色调和层次等。而从艺术层面上讲,电视照明不仅可以美化电视画面、丰富视觉效果,还可以烘托情节气氛,揭示及刻画人物心理,进而突出电视艺术主题和内涵。近年来,随着高新科技的日益发展,电视照明技术也日趋走向数字化、智能化、电脑化、网络化。  相似文献   

10.
论电视舞蹈的艺术与传播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舞蹈是舞蹈与电视的结合,以舞蹈艺术为主体,综合利用电视传播与艺术表现手段,以影像存在于荧屏上的艺术形式.舞蹈艺术包括舞蹈动作、舞蹈组合、舞蹈段落、舞蹈构图等,电视传播与艺术表现手段主要指摄像、剪辑或者蒙太奇、电脑特技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大众越来越重视精神享受。所以人们对于艺术的需求,也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呈指数型上升,这就为电视艺术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极为充足的源动力。电视艺术作为一门多元性的艺术学科,有着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它的传播速度快,社会影响力范围广,受众接受程度高,相较于传统艺术门类而言,电视艺术有着天然的优势。也正因如此,电视艺术经常以最先锋的姿态与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这种不断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创作方式,不断为受众创造出了更加优秀的电视艺术作品,所取得的的艺术成就也为世人所赞叹。近些年,电视艺术从节目类型再到节目内容,均呈现出了不断发展创新以及愈发贴近群众的特征。同时电视艺术也符合国家开放融合的方针,积极与国外电视艺术交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丰富中国电视艺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学术研究,建构了电视艺术理论由浅入深、由形而下到形而上的学科体系.大学本科:从形而下始--电视艺术学--制作论;硕士研究生:往形而上攀--电视艺术美学--规律论;博士研究生:抵形而上端--电视艺术哲学--本体论.此探索对今后电视艺术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对电视艺术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完善,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电视播音主持艺术在现代传媒视野下,对于社会视阈传播在电视媒体中的实现具有决定性作用。本文基于对电视播音主持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艺术要素的初步分析,论述了电视播音主持艺术魅力在电视媒体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辩证地说,倘与电影相比,电视真可谓既大于艺术,又小于艺术,既多于艺术,又少于艺术。因为,电视不但包含艺术成分,还包含着诸如电视新闻、电视纪录片之类非艺术成分。这种纪实性内容所占比重之大,远非电影可企及。电视艺术,则专指电视屏幕上那些运用电视艺术手段与美学手  相似文献   

15.
徐正浩 《声屏世界》2002,2(12):38-39
电视艺术是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新兴艺术门类,它将人类文明史中产生的各种艺术形式经过解析、综合、提炼形成现代文明社会的主流艺术,其中包括电视剧、电视文艺、电视纪录片和电视美术片等。本文试图从电视艺术的审美方式入手,对电视艺术的基础性命题——审美价值问题进行探讨,为“建强势媒体”这一课题的研究提供理性思考,以利实践。  相似文献   

16.
电视艺术是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综合性艺术,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体,必须经过集体创作才能完成。“电视艺术是光的艺术”,“光是电视的灵魂”,有了光,就可以照亮一切;没有光,就没有色彩,电视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当然,有了光并不等于就有了电视艺术,光是一种工具,需要人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7.
韩珂 《新闻爱好者》2011,(24):93-94
舞蹈是一种在三度空间中主要用身体语言做"心智交流"的艺术,长期以来靠剧场演出作为主流传播手段,堪称典型的舞台艺术。近年来,随着电视媒体的长足发展,舞蹈艺术与电视技术相嫁接后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电视舞蹈。这种艺术形式强调舞蹈艺术语言与电视镜头语言、舞蹈艺术法则与电视艺术法则、形体节奏与现代传播技术的深度契合、有机统一,是记录和传播舞蹈艺术的高效率手段,笔者认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8.
谢珺 《新闻窗》2012,(4):105-105
电视艺术,又被称为“声画艺术”。在我们充分肯定画面语言是电视艺术的本体语言时,切不可忽视有声语言在电视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而这种有声语言,则主要体现为电视艺术作品的解说词。  相似文献   

19.
韩珂 《新闻爱好者》2011,(12):93-94
舞蹈是一种在三度空间中主要用身体语言做“心智交流”的艺术,长期以来靠剧场演出作为主流传播手段,堪称典型的舞台艺术。近年来,随着电视媒体的长足发展,舞蹈艺术与电视技术相嫁接后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电视舞蹈。这种艺术形式强调舞蹈艺术语言与电视镜头语言、舞蹈艺术法则与电视艺术法则、形体节奏与现代传播技术的深度契合、有机统一,是记录和传播舞蹈艺术的高效率手段.笔者认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20.
鉴于目前在电视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仲呈祥先生从电视艺术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剖析了观赏性、收视率、炒作制胜、娱乐化等导致电视艺术生态环境恶化的关键因素.对作为时代艺术的电视艺术应承担的历史职责、文化身份、美学功能,以及在哲学层面上如何净化电视艺术生态环境,仲呈祥先生阐发了他的理性思考和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