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崇尚谦虚知礼、卑己尊人,把礼貌看成是道德修养问题而非简单的交际策略.因此,中国人在会话交际时会不惜牺牲"真实"而保全"礼貌".根据汉语言文化有关礼貌的源与流,顾曰国总结了以贬己尊人为第一准则的中国式礼貌原则.基于这种礼貌原则,从语用学角度浅谈了中国人会话中的"言不由衷"现象.  相似文献   

2.
恭维语是人类言语交际中的一种常见的礼貌语言.恭维语的运用和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文化社团对恭维语的对象、内容、场合以及对恭维语的反应各有不同.对中西方的恭维语在实施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功能、价值观念和文化规约等方面的差异的了解,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恰当地运用恭维语,真正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3.
中美文化中恭维语语用差异与语用失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恭维语是语言中重要的部分,中关文化中人们在使用恭维语时表现出很大差异,这体现出不同民族文化内涵。不了解这些差异及其背后的民族文化,就会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误。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得体的恭维语使用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减少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4.
恭维语是一种常见的言语行为。中美两国语言都有丰富的恭维语,但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又决定了在恭维语使用方面存在着差异。本文从恭维语的话题与对象、词法与句法结构、应答模式探讨了中美恭维语的差异,并指出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努力掌握两种语言及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运用恭维这一言语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5.
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礼貌用语无疑有助于增进人际交往,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但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国度有不同的礼貌表达方式,深刻理解中英文礼貌用语的差异及其渊源,有利于交际双方增进文化交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本文回顾并总结了中西方学者在有关跨文化交际中所用礼貌用语的理论研究方面已取得的成果,就如何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中英文问候语、告别语、恭维语以及致谢语做了表达方式上的对比研究,并分析了这些差异存在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在跨文化交际中,两种文化的礼仪差别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在现实交际中,这种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交际者所具有的语言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其礼仪知识。因此,了解汉俄语言中的礼仪差别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称呼、问候、赞扬和恭维、电话用语以及其他日常交际中常常不被重视的细节礼仪问题在汉语、俄语中的差异进行了阐述,目的在于引起人们对跨文化交际中礼仪差别的重视,使交际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恭维是普遍的社会语言现象,其内容、使用场合和形式和回应方式都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通过对比,英汉恭维语在以上几个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要正确运用恭维语以避免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8.
积极心理学领域中的谦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谦虚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谦虚的概念分为“卑己尊人”的传统内涵和“尊己尊人”的现代内涵,同时也具有中外差异.谦虚行为的相关研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儿童对谦虚行为的定义与评价是儿童道德判断与推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跨文化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对谦虚观念的建构不同。谦虚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能促进人们对心理健康的理解与培育。  相似文献   

9.
日常生活中恭维语是一种常见的礼貌语言,在交际过程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本文从恭维语的功能、内容、表达形式和应答方式等方面对有关恭维语的文化差异作进一步的收集、归纳和分析,提出使用恭维语的建议,从而帮助人们进一步理解恭维语的实质,并可以在跨文化交际中恰当使用恭维语。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同语言反映着不同文化的发展变化.不同语言文化决定了人们交际行为方式的不同,也决定了交际礼仪文化的差异.英汉民族是两个语言不同的民族,英汉语言各有其历史渊源和价值趋向,这就决定了英汉交际文化的诸多不同.其在问候、称谓、赞誉、恭维、答谢、道别等交际礼仪方面各有其讲究.了解这些差异,可有效地把握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更顺畅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1.
称赞是普遍的社会语言现象,其内容、语言形式和应答模式都受其文化背景的影响,呈现出各自的特点。本文拟从以上三个方面来探讨文化差异对英汉称赞语及应答语的交际影响,从而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12.
称赞是社交中重要的寒喧方式之一,是世界各国人民共有的语言交际行为。由于受各自特殊文化的影响,其内容、语言形式和应答模式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作者在本文中探讨英汉称赞习俗文化之间的差异及其对英汉称赞语及应答语的交际影响,从而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13.
恭维语是用以建立和促进各种人际关系的有效方式。但其有效性受文化因素的影响。本文拟从跨文化的角度,对中英恭维语话题中能力话题进行对比分析,以促进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们互相交流、互相欣赏,从而成功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4.
孔子是如何表扬弟子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在教学过程中既提出了一系列表扬弟子的原则,又关注到表扬的内容,还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表扬方式.这些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今日如何表扬学生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5.
恭维语是人类言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由于化背景的不同,英汉语言中的恭维语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立足跨化交际的观点,从应答方式、恭维对象及恭维场合等方面对英汉恭维语作了比较、探讨和论述了英汉恭维语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尝试运用“符号学”理论分析《红楼梦》中的双关,探索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指出汉字符号的能指,所指,以及它们的关联——意指。从认知的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文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恭维语是人类言语交际中的一种常见的礼貌语言。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语言中的恭维语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主要通过比较中西方恭维语在恭维对象、场合、应答等几个方面的差异,来探讨中西方恭维语存在差异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8.
英汉恭维语的语用差异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恭维语是一种非常程式化的言语行为,有限几个短语和少数句法就能构成大量恭维语。但是文化差异却使得中西两族人们在使用和应答恭维语上存在极大不同。本文首先论述了恭维语在日常交际中的作用,然后指出了语用差异的具体表现方面,并用一些相关的理论原则进行了分析说明。文章最后,笔者提出了一些对策,希望避免英汉恭维语给日常交际带来的语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