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新闻周刊》2009,(19):81-81
歌剧泰斗威尔第最著名的作品《弄臣》将于6月在国家大剧院亮相。由来自作曲家故乡的意大利帕尔玛皇家歌剧院为中国观众呈现”原汁原昧”的歌剧大餐。歌剧《弄臣》讲述了放荡好色的公爵爱上了宫廷小丑弄臣里戈莱托的爱女,里戈莱托发现后决意刺杀公爵,却害死了女儿。剧中的咏叹调《女人善变》《可爱的名字》、四重唱《赞美你,美丽的爱神》成为经典,广泛流传。  相似文献   

2.
上个世纪70年代初,人们几乎没有什么抒情歌曲可唱。1971年4月,作曲家田光突然接到总政歌舞团一位领导打来的电话,想让他写一首以北京为题材的独唱歌曲。田光回忆说:"当时词作家洪源、作曲家傅晶同志在我家研究创作问题,我们商定一起合作。在两三天内,  相似文献   

3.
两年前的9月,当张艺谋导演 的歌剧《图兰朵》轰动北京城时,上海的艺术舞台也上演了一部经典歌剧──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威尔第的杰作《阿依达》、其时正值上海大剧院“闪亮登场”不久;因此在当时,《阿依达》无疑是一部“超重量级”的剧目。 时隔两年,《阿依达》这艘“豪华巨轮”再次驶进上海,并以全新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这次演出推出了景观歌剧”的概念,无论在舞台美术制作上,还是在艺术家的阵容及演出场地的规模上均超过上一次演出。并达到世界之最;而且作为第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重头戏,此剧的外力合作者──美国梅耶斯…  相似文献   

4.
孙涛 《大观周刊》2012,(34):46-46
白诚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他的创作以湖南民间音乐为基础,体裁多样,题材涉及面广,从事音乐工作四十多年来,创作和改编了大量的声乐作品。《洞庭鱼米乡》就是作曲家早期的声乐作品,歌曲反映了建国十年来湖南城乡发生的巨大变化。由男高音歌唱家何继光演唱后很快在全国流传,至今任然有很多歌唱家还在不断翻唱这首歌曲。  相似文献   

5.
《嘉尔曼》是十九世纪法国作家梅里美(1808——1870)后期的作品,充分地显示了他成熟的风格。这篇小说从1845年写成发表以后,到了1874年被法国作曲家比才改编成了歌剧。比才的这部歌剧有着丰富的音乐旋律,强烈的戏剧动作,在欧洲各国发生过相当大的影响。于是,嘉尔曼就成为很多读者和观众熟悉的一个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6.
薛茜 《大观周刊》2012,(45):69-69
歌剧作为戏剧艺术,只有具备完整而严谨的结构,才能表现深刻的思想内涵。主要介绍了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的创作背景及内容概况,重点总结了剧中主要人物的演唱及表演特点,诠释了这部作品的音乐音响,使我们从一部作品的音乐音响中体验到它的美,从而了解整部作品。  相似文献   

7.
江坪 《新闻实践》2011,(6):64-64
中工网:《中工明星汇》 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中工网"策划了一个专栏:《中工明星汇》——最贴近职工的名人访谈节目。这里介绍的众多明星,并不都是"大腕",但他们与广大职工有密切联系,是职工心目中的名人。诸如,作曲家甲丁,歌剧演员苏红,书法家米南阳,青年相声演员贾玲、白凯南,等等。  相似文献   

8.
冼星海是一位多产并富有创造性的作曲家,也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为中国的新音乐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被称为"人民的音乐家"。  相似文献   

9.
郑律成是一位杰出的、优秀的作曲家。他一生共创作了360余首音乐作品,在20世纪中国音乐史上谱写了光辉的、难以磨灭的篇章。本文通过对郑律成同志的革命事迹回顾及音乐创作的赏析来进一步解读这位杰出的作曲家、革命者。  相似文献   

10.
声音     
《茉莉花》是众多民间歌曲中脍炙人口的一首,自打一位意大利的作曲家把它写进自己的一部歌剧后,开始为西方人所知晓。中国人一看,原来老外喜欢这,于是凡对外演出,几乎没有不演奏这个曲子的,今天是《茉莉花》,明天是《茉莉花》,你也是《茉莉花》,他也是《茉莉花》,好像中国再没有其他的好歌曲似的。 作为对外宣传的文艺工作者,理应把中国文化中优秀的东西尽可能多地介绍出去。可是不,他们眼里只有  相似文献   

11.
昆曲和意大利歌剧分别是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中的艺术典型。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昆曲和意大利歌剧的起源、发展、传播、对后代艺术的影响等不同方面,探讨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借鉴意天利歌剧的成功,让传统昆曲艺术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罗马,冷清的夜晚古罗马,令人神往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刚刚接触世界文学史的青年时代,就知道意大利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活跃的代表。那里有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达·芬奇、米开郎基罗;有因《十日谈》著名的文学家簿伽丘、《神曲》诗人但丁;尤其是在戏剧文化领域,以杰出的喜剧家马基雅维里为首的歌剧创作,以及音乐、电影在近百年里几乎领导了欧洲的最高水平。到十七、十八世纪,意大利进入了器乐创作的高峰时代,帕格尼尼最负盛名;罗西尼的《塞维尔的理发师》,是喜歌剧的代表作。到十九世纪,以北唐尼莱蒂、列昂卡瓦洛为代表,又把歌剧推…  相似文献   

13.
100年来,各种关于辛亥"武昌首义"题材的作品层出不穷、汗牛充栋,笔者在创作50多万字的《首义警事》时就接触了大量此类作品。但如此让我仅凭听觉就震撼激动的"武昌首义",则非湖北广电总台生活频道创作演播的广播剧《武昌首义》莫属。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套儿童文学作品丛书。有感于童年期儿童读物较少新创作的文学读物,较少适应其实际成长需要的图书,我们组织10位作家,专门创作了这套儿童适读的长篇故事,共10部。这也是一套具有较强操作性的丛书。我们试图调动儿童的参预意识,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出版之前,我们就借助刊物  相似文献   

15.
“微时代”的“微侵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蓉 《声屏世界》2013,(3):29-31
"作品是著作权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作品与著作权的关系,可以通过一个成语来表达,即‘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作品就是‘皮’,著作权就是‘毛’,没有作品,就没有著作权,因为著作权是通过自己创作行为的完成获得的,而创作行为完成的惟一标志就是作品的出现。"①实际上并非每一条微博内容都可以成为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所以,  相似文献   

16.
李祥 《声屏世界》2011,(5):30-31
激情产生灵感,寂寞蕴育理性,当理性与灵感碰撞出火花,一部新的作品就将诞生。而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坚守寂寞比激情更重要。2009年,由中共景德镇市委宣传部、景德镇市广播电视台、景德镇陶瓷学院联合创作出品的四集纪录片《中国瓷都景德镇》获第十一届电视外宣"彩桥奖"金牌节目、全国百种"外向型"重点音像电子出版物、"十一五"国家重点音像电子出版物等荣誉。  相似文献   

17.
刘琦 《新闻世界》2012,(7):288-289
随着"走转改"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国范围内的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作品,"走基层"有力地保障了新闻真实性,也锻炼了新闻队伍。  相似文献   

18.
郭晓蕙 《中国编辑》2015,(3):101-103
《音声之道》是音乐人瞿小松对音乐聆听和理解的笔记。在书中,作者借助自己对佛教、基督教、老庄哲学的理解,为我们阐明音乐的起源,带领读者去聆听各种类型的音乐,并表达一种非主流,广博、平等、包容的音乐态度。《音声之道》共分16讲,它给读者提供一种全新的理解音乐的心界、眼界。瞿小松,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最活跃和有影响的作曲家之一。1952年出生于贵州贵阳,1972年开始自学小提琴,197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杜鸣心教授。曾旅居海外十年,现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瞿小松的创作风格融合了西方先锋派和中国文化的意境,主要作品有歌剧《俄狄浦斯》《俄狄浦斯之死》《命若琴弦》及室内乐作品《MENGDONG》《行草》等,被西方乐评界称为"寂静的大师"。  相似文献   

19.
很多人说歌剧在中国没有基础,其实不然。 歌剧是一种综合了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并以歌唱为主的戏剧形式。近代西洋歌剧发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并经过威尔第和普契尼的发展传向欧洲各国。而“五四运动”将它带到了中国.中国的音乐者们开始探索中国的歌剧之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今天,弗兰茨·卡夫卡的卡夫卡式的文学作品已经成为了现代文学中拥有读者最多、争议也最多的作品。一夜之间,全世界仿佛都把"卡夫卡"当做"商标",用来标识现代世界的恐惧和复杂性。"卡夫卡之后,似乎所有文学都变成卡夫卡式的了。"(桑德尔·L·吉尔曼:《卡夫卡》,陈永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P2)不仅如此,卡夫卡还是一位伟大的画家,在他立志献身于写作之前,他甚至还在犹疑不决:是做一位画家,还是当一位作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