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喻的故事     
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就是通常所说的打比方,也就是用某一种事物来比另一种事物。这样,可以使抽象生疏的事物变得具体形象,深奥难懂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比喻是被比的事物(本体)和拿来作比的事物(喻体)构成的。在本体和喻体之间有时会用上“象”、“好象”、“仿佛”“好比”等比喻词(明喻),或者用上“是”“成了”“变成”、“形成”等比喻词(暗  相似文献   

2.
上期本文谈到新闻中的比喻,介绍了明喻、隐喻的运用.现在,再谈谈借喻. 所谓借喻,是指直接用喻体去代替本体.据《辞海》解释,借喻“正文和比喻的关系比之隐喻更为密切.全然不写正文,也不用比喻语词.只用比喻来作正文的代表.”换句话说,借喻不仅不用“象”、  相似文献   

3.
比喻式标题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是使新闻标题形象化的重要手段。标题中的比喻,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明喻式。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如《她的心灵象金子一样美好》(湖南日报1986.4.12);《风展团旗如画》(中国青年报1986.12.3)。暗喻式。有本体喻体,喻词可有可无,有的用破折号代替。如《利改税是城市改革的“钥匙”》(人民日报1984.8.19);《人才——企业腾飞的翅膀》(江西只报1985.2.15);《谢醒吾,一片美的绿叶》(羊城晚报1984.8.6)。  相似文献   

4.
(二)在新闻中,增强事实生动性的修辞方式是很多的。常用的至少有以下几种:比喻、比拟、借代、转换、对比、映衬、摹绘等等。下面,着重对其中的比喻、比拟、借代三种修辞方式的特征、修辞效果以及在新闻中运用的要求作些说明。一、比喻比喻,俗称打比方,就是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个事物(喻体)来描写、说明所要表现的事物(本体)的一种修辞方式。  相似文献   

5.
一 许多修辞格可以根据其内部特征再分为若干小类.比喻格一般也分为明喻、借喻和暗喻,尽管后来有不少学者又列出了诸如较喻、否喻、博喻等多种比喻形式,但仔细分析其实它们均可归入到比喻的三种基本形式之中.  相似文献   

6.
“比喻”的特殊形式白小平“比喻”属于修辞范畴,但不局限于修辞范畴,它又是一种表现方法(“比”),还是一种论证方法(比喻论证)。从比喻的基本形式中派生、演变、发展扩充出一些特殊形式,作为编辑很有必要了解和掌握。一、博喻。博喻就是对同一对象,用两个或两个...  相似文献   

7.
前次,我们谈了比喻,现在,来说象征。比喻,是“以彼物比此物”,在作比时不仅要“取象”,而且所取之形象还要与被比的事物“切类”。然而,象征却有所不同。一般说来,象征是用具体的事物,来表达某种特殊的意义。例如,我们说“她可爱得像只小鸽子”,是比喻;但说“鸽子是和平的象征”,便不是比喻而是象征了。这是因为前者是用“小鸽子”来比喻她的“可爱”,而后者的“鸽子”和“和平”却没有比喻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报道中,恰当准确地运用比喻,会使文章添光增色。特别是在经济报道中,对一些枯燥乏味、深奥难懂的技术、业务问题的报道;对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出现的、尚不为多数人所熟悉和理解的领域和事物的报道,恰如其份地运用一个好比喻,可以使报道的事物深入浅出,形象生动,一下子把读者拉近,从而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但是,运用比喻,重在恰当。所谓恰当,一是要把握准用作比喻的事物(喻体),和被比喻事物主体的类似点,似是而非不行,形似神异、本质特征不同也不行。二是用作比喻的事物,必须是贴近人们生活,为大多数读者所熟悉的,具有生动的形象和鲜明的特征。这样才能唤起读  相似文献   

9.
使用形象的事物作为比喻,以论证自己的论点, 把抽象的道理讲得形象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这在言论写作上称为“喻证法”,又叫“比喻论证”。“快语”的读者一般文化水平不很高,更要运用“喻证法”把道理说得浅近明白一些,所以编者在修改稿件时,很注重稿中的比喻,好的保留,不完善的修整,缺乏的适当予以增添,不使通篇“快语”全是抽象的概念。现以  相似文献   

10.
张娜 《新闻爱好者》2011,(23):112-113
"比喻就是通常所说的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但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儿童文学受其特定的受众对象和儿童文学自身特点的要求和限制,比喻的运用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要求,那就是要有童趣。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1.
古人说“题好一半文”,强调的是标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今天,人们的价值取向和审美需求正在发生变化。如何更巧妙地作好标题,使这“一半文章”更加具有时代特色。我认为,需要在如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一、增强朦胧感 朦胧是似透非透,让人猜不准,能够调动读者的好奇心,增强吸引力。而朦胧本身就是一种美。如标题《毛主席含笑乘“东风”》,毛主席乘的“东风”到底是什么?字面上看不出,这就给人一种朦胧感,读者看过才知道,原来是毛主席坐上了我国自己制造的“东风”牌小轿车。 增强标题朦胧感,是从美学角度规范标题,那就必须遵循美学原理。朦胧词要选得恰当,要与所要表达的原意有必然和紧密的联系,使之显出幽默、精巧和端庄,而不能蒙胧得荒诞、离奇和轻佻。常用的手法一是借喻,即借别的事物来打比方。它的特点是本体和比喻词不在句子中出现,直接用喻体来代替本体。如,  相似文献   

12.
回归生活     
曾风靡大江南北的《苦乐年华》(《篱笆·女人与狗》主题歌)一曲,采取博喻方式,一口气对生活作了八种比喻,听来荡气回肠,至今犹觉余音绕耳.生活,是值得歌唱、吟咏的.列宁曾说,“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据此我们  相似文献   

13.
(3)取一喻对某事物可择取一种比喻来表现。同一种事物可以有许多比喻,看谁比喻得新奇、妥贴,警人。比如爱情,古往今来,比喻汗漫无边,美不胜言。“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用天的阴晴暗谐男女的有情与无情,很新鲜活泼。”明朝有一首民歌,取喻尤觉质朴精巧: 傻俊角,我的哥,和块黄泥捏咱两个。捏一个了你,捏一个了我,捏得来一似活托。捏来同床上歇卧,将泥人摔碎,着水儿重和过,  相似文献   

14.
一、运用成语修辞从广义上讲,在新闻中使用成语就是一种修辞。现试举几种类型:1、用比喻式成语修辞。如“呆若木鸡”、“归心似箭”、“情同手足”等成语中带有“若”、“似”、“同”之类的比喻词,读者一看或听众一听,就知道是个比喻。这样的成语在新闻里不但生动形象,而且简明精炼。2、用借代式成语修辞。因为借代式成语可使语言富于变化,精炼形象,又能突出某一事物的形象,引起读者或听众的联想,加深印象。如“大兴土木”的“土木”代建筑工程;“方寸已乱”把“方寸”代人的思维等,这类成语不直接说出人或事物的本名,而是借用与之相关的人或  相似文献   

15.
《光明日报》湖北记者站的“记者夫妻店”的主人公樊云芳、丁炳昌二位主任记者,在第3期《新闻战线》上以《时代呼唤“全息摄影”》为题。阐述了对新闻样式的看法,他们借用摄影术语,把中国新闻文坛上两种迥然不同的新闻文体比喻为“平面照相”和“全息摄影”。所谓“平面照相”,即喻“那种非黑即白、非好即坏”的传统报道模式;“全息摄影”,就是“‘立体’地而不是‘平面’地反映事物,既  相似文献   

16.
比喻,俗称“打比方”,是我国自古以来作文赋诗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段。南朝梁武帝时期的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比者,附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意思是说,比是按事物的相似处来比附事理。这种修辞手段,对新闻写作也是十分必要的。在新闻,中恰当地运用比喻,可以把复杂的事物写得简明,使深奥的道理说明浅显,让抽象的东西变得  相似文献   

17.
张薇薇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4):118-121
隐喻在信息可视化系统中有着普遍和广泛的应用。从隐喻视角设计出可视化系统的三个特征维:隐喻喻体、隐喻本体和可视化变量,并对1995-2008年出现的13个典型的信息可视化系统从三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从可视化技术发展的长远看,仍然会以文本可视化、社会可视化为主。时间隐喻和空间隐喻是可视化隐喻中最常见、最基本的两类。选取合适的源域和喻体表示时间和空间概念,能创造最佳的可视和交互效果。构建隐喻模型能辅助系统设计和实施,也能引导用户在熟悉的认知环境下理解和使用系统。  相似文献   

18.
试论图书馆构成要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构成要素”是事物自身固有的、赖以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而图书馆的构成要素为馆藏献、图书馆员、图书馆技法、馆舍与设备。指出读、管理、经费、物资、信息、时间等都不是图书馆的构成要素,并进行了较详尽论证。  相似文献   

19.
杂文形象化的手段,除了我们已经说过的刻画人物和讲述故事之外,还有比喻的运用。比喻,俗称打比方,通常是用形象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事物。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方法增强诗歌的形象性,创造诗歌的意境美。这些手法,适用于诗歌创作,也适用于一切  相似文献   

20.
比喻比拟法:这是把抽象的数字,用形象的事物作比。在这里,运用比喻是用某些等量的形象东西比较其数字,而比拟是把数字拟做物来表达。一般地说,孤零零的数字不好懂,也不好记。如果用群众熟知的事物作形象化的比喻和比拟,既可克服罗列数字带来的枯燥、单调之感.又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比如,有条消息的导语写道:“闽北著名风景区泰宁县金湖里一处乱石堆上,最近发现一只罕见的特大鳖鱼。这只鳖鱼身长130厘米,宽80厘米,鳖头亦长达24厘米。”由上述三个数字组成的鳖鱼究竟有多大呢?在读者的头脑里仍然不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