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生理(一)又一学习的概念什么是学习?答案是各式各样的。我们通常习惯于把读书、听讲、练习或进行实验等活动叫做学习。其实,在社会和生活实践中使人的思想认识、行为习惯发生变化的任何过程,无一不是学习。虽然如此,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学校学习则是主要的。因此...  相似文献   

2.
李爽 《中国教师》2014,(1):94-95
学校究竟是学生一起快乐学习成长的场所,还是使学生丧失欢乐、丧失学习伙伴、丧失个性和创造性的场所呢?答案应该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校越来越偏离“快乐学习”的轨道,导致许多学生出现厌恶学习、逃离学校的现象。如何改变这一现状?笔者近日阅读了钟启泉先生翻译的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的《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一书后,认为此书中就有这一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3.
学校的生命是什么?是学生?是课程?还是教材?确切地说是课堂。学生在课堂里学习,课程有目的、有计划地在课堂里实施,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围绕着课堂安排,离开了课堂,学校就不复存在,所以说学校的生命是课堂。然而,维系课堂生命之树的源泉是什么?我们认为,是教师的业务素养,是教师把握教材、处理教材的备课基本功。如果忽视、放松,或者脱离这一重要环节,课堂这棵生命之树就会萎缩、  相似文献   

4.
周彬 《上海教育》2013,(13):52-53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总是依赖父母的,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的确,没有父母的日子里,孩子的日子会过得很艰辛,过得很无助;但是,在没有孩子的日子里,父母的日子就远不是艰辛,也不是无助,而是无望,至少对中国的父母是如此!其实在学校教育中,学校管理者与教师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也基本如此,看起来是教师依赖于学校管理者,学生依赖于教师,可是这是真的吗?将学生与教师相比,究竟谁更依赖谁呢?将学习与教学相比,谁更离不开谁呢?同样的道理,将教师与学校管理者相比,谁必须以谁的工作为前提呢?  相似文献   

5.
李建辉 《师道》2008,(10):57-59
一个城市的面貌,一个社会的精神,标志着一种文化的高度。香港为什么如此干净?香港市民为什么如此高素质?带着这样的思考,我走进了香港啬色园主办的可风中学。经过一天的学习,我终于找到这些问题答案:香港“殖民地”的干净整洁,是因为香港市民普遍具有自由平等的文化素质;而这种文化素质,缘自香港先进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能如此富有成效,就是因为有一些像可风这样的学校。  相似文献   

6.
问:中学生应如何学习物理?您中学时期是如何学习物理的? 黄:你提的问题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不过也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存在各种各样的条件,所以很难有统一的答案。比如中学生所处地区不一样,所接触过的东西不一样,特别是现在科技发展这么快,在发达地区的学生从小就可能接触到许多前沿的东西,但是,欠发达地区的中学生,就很少有接触现代科技产品的机会。所以,若个人、地区、学校等条件不一,这个问题便很难有统一的答案。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是什么?不同的人可以给出不同的答案,但无论哪种答案都有三种不容忽视:第一,语文课是以学生语文学习活动为主的课;第二,语文课是由人来组织、生成、建构和推进的课;第三,语文课是最具人文精神和民族文化心理特征的课。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说,语文课是教师生命流淌的地方,学生生命创生的地方。它应该是鲜活的,  相似文献   

8.
必须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王振亚译研究者们已注意到,小学生往往比年龄大的学生在学习上显示出更大的兴趣,更愿意去上学。为什么会如此呢?是否有办法在以后的岁月里保持住小学生初入校门时的那种热情呢?老师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一般来说,从事小学教育工作,要比从事中学...  相似文献   

9.
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谁说了算?我看还得问问在校的学生,有不少名声在外的学校,学生们甚至称之为“集中营”。在呼铁二中的校园里,记者随意逮着一位学生问:你们学校好吗?你在这学习快乐吗?女孩恬静地一笑,说:挺好。在这儿学习挺踏实,属于稳打稳扎的那种。还有不少课外活动。我是绘画组的,我们是一个不小的团队呢!她又指指身边一个高个的男孩说,他是排球队的,比赛刚得了奖。您有孩子要来吗?来吧!真正的合格加特长!  相似文献   

10.
王静 《甘肃教育》2011,(8):87-87
一、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合理选择导入方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导入环节,选择合理的导入方法,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教学《五彩池》时,学习课文前,让学生先想象一下:为什么叫五彩池?五彩池在哪里?五彩池有哪几种颜色?为什么五彩池里的池水是五彩的呢?学生先想象,然后自读课文寻找答案,看看作者眼中的五彩池和自己想象中的五彩池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11.
1 问题的提出 是不是放手让学生自学就是自主学习?目前,许多教师对自主学习的理解有偏差.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进行自学.如此理解自主学习显然是不对的.如果是这样,这种“牧羊式”的课堂教学,还要你教师干什么?学生又何必到学校里来学习呢?  相似文献   

12.
许丽 《教书育人》2006,(10):48-48
学校是什么?这好像已经有了很多答案。记得有一位诗人这样说过:远远的,学校是一个美丽的风景;远远的,学校是一个希望。我也曾经在随笔里写道.学校,对孩子而言,她应该是一个让学前的孩子们憧憬、向往,让毕业的孩子留恋、怀念、感激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子路和冉有问了孔子一个同样的问题:“闻斯行诸?”可是孔子却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对子路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对冉有却说:“闻斯行之。”可见,孔子对两个个性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答案。而中国之大,纵横万里,在这广袤土地上遍布的学校,又岂能以固定的章法来约束?  相似文献   

14.
暑假期间,社会上各种打着“速成、提高”等口号的补习班、学习班、兴趣班和潜能班招生宣传如火如荼。与此同时,学校里的补课班也正在进行当中。学生们把假期补课戏称为“第三学期”,有不少学生还没有放假手中就已经拿到了“第三学期”的各科课程表。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假期补课市场如此活跃呢?如此火爆的补习班究竟给家长、学生和办班者以及社会各界关心教育的人们怎样的启示呢?  相似文献   

15.
我从小就不爱读书,长大了依然如此。有一次,我对一位师长说,我这辈子什么事情都不怕,就怕读书。 人为什么要读书?答案可能有很多,不知有多少人同意我的答案:如果一个人想在这个文明社会里出人头地,他就需要熟悉,并能够一定程度上驾驭这个文明社会的游戏规则,而关于文明社会的游戏规则,在理论著述里容量更大。为此,我强迫自己读书,尤其是那些经典的书籍。  相似文献   

16.
钱玲 《考试周刊》2012,(36):31-31
我们在长期教学中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学习非常被动,一旦老师没有作业布置就无所事事。上课也是如此,只要老师没有提出具体要求,他们就不知所措。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学习被动的局面呢?究其根源,是学生不爱学习吗?答案是否定的。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倘若我们只从学生不主动学习这一面分析,势必就会把责任都推到学生身上,最终也是无果,因为学生确实不知道要学什么;从学生学习的情形分析学习原因,  相似文献   

17.
张杰 《湖北教育》2009,(12):39-39
班主任是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直接执行者,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流砥柱。在学校受到领导的器重。班主任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全面管理者,在社会上得到大多数家长的敬重。但是,很多教师却不愿意当班主任。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尴尬的局面呢?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盘根错节,小小的班集体,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个人秉性的千差万别。  相似文献   

18.
田宝国 《现代语文》2013,(12):45-47
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以下简称《梦游》)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的重要作品。围绕该作品的赏析,笔者从导学案预设的角度,提出下面三个问题供学生讨论学习,以引导学生形成对该作品的正确解读。这三个讨论题分别是:1.李白为什么要做梦(答案可多种)?2.李白梦中游历,那富丽堂皇的“仙界”对他意味着什么?3.诗中“世间行乐亦如此”,句中的“如此”指代什么?学生的答案虽有不同,但多数学生经过讨论,看法基本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9.
一节好课里有什么?有学生和老师,有文本、授受和练习,有互动和生成……答案远远不止这些。  相似文献   

20.
刘云峰 《成才之路》2010,(27):23-24
“一条船上有75头牛,32只羊,问船长几岁?”在我国小学和初中的测试中,竟有好多学生得出船长43岁的答案。在法国,有好多学生也得出同样的答案。这是华东师范大学张奠宙教授在“21世纪创新教育论坛”上讲述的。简单的问题,如此的回答,难道不令人深省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