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晓兰 《天津教育》2021,(7):103-104
“家长微课程”作为一门德育课程,既是学校对家长实施的家庭教育课程及家长对学生开发、实施的各领域教育专题或单元的统称,也是家校合作新模式下家校共育的一项大胆尝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传统的家校合作模式已无法满足家校共育的需求,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实施“家长微课程”也就成了大势所趋。本文立足家校共育的实践,旨在探索“家长微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学校与家庭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学校应树立“家长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合作伙伴”这一理念,运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以“服务”为特点的家校合作模式,提高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积极性,实现家长在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中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家校合作是由教育合力中的以父母为代表的家长和以学校教师和管理者为代表的教育工作者共同组合而成。在英语表达中,“家校合作”最常见的是“home-school cooperation”(家校合作)和“parent-teachercollaboration”(家长-教师配合),此外,还有“parent involving”(家长参与)、“parent participation”(家长参与决策)、“educational intervention”(教育介入)。  相似文献   

4.
推动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当下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向度,有效的家校合作则是学校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传统的家校合作以“共育”为基础,存在认知、价值、层次、能力四个方面的普遍性问题,制约了家校合作的成效。教育治理理念为新时代家校合作创新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思路,从“共治”视角创新家校合作具有理论上的可能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浙江省舟山市注重通过家校合作创新实践,推动学校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总结形成了“依托制度建设,强化学校的家校共治意识;依托机构创新,保障家长的学校治理权利;依托专题培训,提升教师和家长的共治能力;依托课程共建,深化家长的治理参与程度;依托教育研究,梳理家校共治的校本经验”等维度的教育治理经验——“舟山经验”。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地助推“双减”政策落地,提升家长高质量陪伴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需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家校共育。在实践中,通过深入开发家长培训课程、亲子活动课程等,助推家校共育;同时,变革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方式,开设“第一老师课堂”,让学校成为家庭教育的涵育场,辐射家长培训成果,以合作共育促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6.
基于家长问卷调查发现,班主任个体化家校联系存在对象不均衡的问题,学科教师几乎没有开展个体化家校联系,学业成绩、学习品质、师生关系一般的个体化家校联系少,低学历、低期待、亲子关系一般、忽视型和专制型家庭个体化联系少,乡村学校和镇区学校开展个体化家校联系少。因此,建议区县研训部门要开展对教师“家校共育”能力的专项培训,学校要建立个体化家校联系常规管理制度,学科教师也要主动联系家长,联系弱势群体,提高家校联系能力,促进家校高效共育。  相似文献   

7.
家校联系是学校与家长互相沟通交流,了解、研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尤其在农村家长对孩子教育重视程度普遍不够的情况下,我镇扎实开展了“家校联系十个一构建家校立交桥”活动,有效地形成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拓宽了教育渠道,起到了较好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8.
我国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一、家校合作的概念阐述   1 家校合作的概念“家校合作”目前尚未有一个涵义固定的概念 ,仍未形成确切的、被广泛接纳的定义。英语中表达“家校合作”的词最常见的是“home -schoolcoopera tion”(家校合作 ) ,与之相关的词还有“educationinter vention”(教育介入 )、“parent-teachercollaboration”(家长—教师配合 )、“parentinvolvement”(家长参与 )等。我国教育研究者马忠虎在研究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问题时认为 ,家校合作 ,实质…  相似文献   

9.
一、“电访”、“校访”不能完全替代家访 家访,即老师到学生家中访问。在过去,它是家校联系的主要方式。现在,随着社会经济条件及教育环境的改变,家校联系的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如教师与家长进行电话联系,我们可以称之为“电访”;又如召开家长会、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到学校访问、开办家长学校等,我们可以称之为“校访”。  相似文献   

10.
@@一、家长委员会三要@@@@1.要将家委会办成家校沟通的“联谊会”。家委会是家校沟通的桥梁,因而,家委会要充分发挥传声筒的作用,要定期广泛征集全体家长对于学校管理的意见、建议,形成系统的报告,及时与学校进行沟通,促成有利于学生教育的校规校纪出台。同时,对于学校的管理方式、管理措施、管理的思路,家长委员会有权要求学校管理者主动与其沟通,自觉接受家委会的监督。家委会要定期组织开展活动,促成家长与学校双向交流机制的建立,从而保证家校对话的畅通无阻,真正使其发挥“联谊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班主任》2012,(6):74-F0004
北京市润丰学校非常重视家校沟通工作,多管齐下,搭建各种沟通途径,从家访、短信、电话,到电子邮件、班级博客,再到学校专门为家校沟通而建立的“希望谷”网络沟通平台,真正把家庭和学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学校德育部门不但将家校沟通工作写入学校德育计划,还十分重视培养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能力,指导班主任与家长有效沟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集团化办学实践过程中,中国农业科学院附属小学教育集团高度重视家校协同育人工作,以机制创建为着力点,探索和创新家校协同共育新路径,通过创建“家校维稳”机制、完善“家校共育”机制、推动“家校共治”机制,实现家校从紧密配合到协同共建,再到家校共治三阶段的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学校在协同育人中的主导作用,有效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当前,家长对学校的监督面临着监督弃用和监督滥用的双重困境:一方面,以家长委员会为代表的家校合作机制尚未真正贯通,家长仍未成为理性自主的监督主体,对于学校的日常教学与管理难以起到必要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过多、随意甚至恶意的举报频发,家长“一言不合即举报”学校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伦理困境根源于家校地位的失衡、家校沟通的缺位和家校信任的失调。对此,需要在监督弃用和监督滥用之间把握好张力:树立理性监督的意识,为了教育正义而监督;完善监督举报制度,构建平等的家校关系;建立沟通协商机制,增进家校的理性信任。  相似文献   

14.
家校合作能否持续并发挥协同育人功能取决于教育主体间的合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沟通等要素在合作系统中的动态平衡。学校应从构建保障教师和家长主体性发挥的家校协调系统、“参与式决策”支撑的家校合作目标达成机制、“意义共享”的家校合作信息沟通系统等方面促使家校合作从受抑到协同。  相似文献   

15.
<正>关于家校关系,有笼统的说法是“不如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七八十年代那么和谐了,那个时候家长、教师互相信任,家校纠纷很少,现在家长动不动就指责甚至投诉学校或教师,不少教师由此产生了焦虑感,对家校关系感到沮丧”。那么,“当下”的家校关系是一个怎样的情况呢?  相似文献   

16.
2021年“双减”政策的出台,不仅是对学校教育的挑战,而且对家长的教育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家庭与学校如何形成“合力”,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搭建良好平台,已成为目前小学教育界的热点话题。家校合作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不仅学校教育应紧跟当前教育形势,家庭教育也应配合学校形成教育合力。但目前小学家校合作面临着合作形式单一、双方责任意识模糊、托管服务有待商榷等问题,因此,家校合作应发挥家长的桥梁作用、扩展家校合作的形式与途径、切实完善托管服务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为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和广大家长都在积极努力推进家校协同共育各项工作。然而在当前“双减”背景下,家校协同育人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新的问题,通过调查当前家校合作共育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进一步积极探索“双减”背景下家校协同共育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加强家校合作是新课程实施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但是重智轻德等落后的家教观与新课程提倡的全面和谐发展观相背离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课程的实施。我们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视家长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发挥家长的教育潜能 ;另一方面要探索家校合作的新策略 ,建构“学校领导家庭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9.
朱广兵 《班主任》2010,(9):30-30
我们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近一半学生家长在外地工作。不过,我们的班刊——《家校通讯》有效地解决了家长与学校的沟通问题,为双方搭建了一座交流的平台。《家校通讯》的主要栏目有“校务公告”“班主任寄语”“家长园地”“名人与教育”“教育热点”“童声”等,  相似文献   

20.
有效的家校合作离不开家长参与,如何提升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是我国教育中的重要问题。我国家长参与家校合作仍在起步阶段,面临积极性不高、方式单一和效果有待提升、不同家庭间差异较大等现实困境。鉴于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重要意义和我国目前面临的困境,该文基于国际经验,对我国如何促进家长参与家校合作提出了建议:构建和发展本土化家长参与的实践模式;根据不同家庭情况转变“以学校为中心”的工作思路;以及结合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其引导家长参与的能力和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