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社会责任运动已经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当前,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模式逐渐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的进程中,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很大的程度上还很依赖化石能源,为了缓解全球环境恶化,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商业银行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需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还应顺应低碳经济的时代潮流,加速推动绿色信贷等低碳金融服务在我国的实行,实现我国经济结构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2.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核心在于通过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以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有其紧迫性和重要性。低碳经济并不是发达国家的专利,低碳经济代表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的产业模式与经济增长点,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工业革命以来,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由此引起显著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改变,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解决全球变暖的温室效应,重点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要从技术减排和经济减排两方面实现.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能源效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技术减排.经济减排有征收碳税和碳交易市场两种手段,实施后都对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我国应结合具体国情,选择适合的经济减排手段.  相似文献   

4.
面对全球以气候变暖为特征的气候变化,人类开始寻求低碳发展方式,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心和温室气体主要排放源,在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中承担着核心作用。以建设低碳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解释了低碳城市概念及内涵,总结了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现状,借鉴国外典型低碳城市发展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在保证经济稳步增长的前提下,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城市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各国日益关注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在分析低碳经济与贵州可持续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低碳经济倡导清洁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经营的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一致的。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在贵州省大力开展低碳经济建设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是目前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挑战之一,也给全球带来了生态和经济上的损失。中国的能源结构长期以煤炭为主,这给中国的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已是大势所趋。阐述低碳经济的主要特征,以淮南市为例,分析资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且提出资源型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全球碳排放量较大的国家之一.发展低碳经济,符合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和谐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既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也是实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低碳经济,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我国要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而言,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提高能源资源使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需要,也是转变发展方式、增强产业竞争力、推进观代化进程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挑战。近日,一股发展低碳经济为主题的热潮在全世界席卷开来。低碳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方式改变的新引擎以及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作为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应抓住机遇,制定发展战略,实现低碳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低碳经济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二氧化碳排放带来的气候变化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发展低碳经济正成为国际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近几年,中国在低碳经济的理论研究方面进展较快,在低碳经济内涵研究、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及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低碳经济发展路径、机制和政策研究,碳排放权交易、碳税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成果。  相似文献   

11.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颁布实施至今已有十来年,在预防环境污染犯罪方面树立起了坚强的法律屏障,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超速发展,我国环境污染状况依旧严峻,控制环境污染的效果还是不甚理想,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立法在实施过程中引发了较多的理论争议,难以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完善我国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立法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装修后居室中甲醛的污染进行检测,讨论甲醛污染的来源,提出了一系列降低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调查表明,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涉及面广、分散性强、隐蔽强等特点,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水环境的一大主要污染源.为此,阐述、分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几点相关的防治对策,以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运用基于VAR模型的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与方差分解法,考察了新疆1990—2011年期间三类工业环境污染指标与人均GDP之间的长期动态影响特征。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关系并不显著。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存在着反向作用,并具有一定滞后效应。方差分解结果显示人均GDP是解释各类污染排放的预测方差的重要变量,然而污染排放对经济增长的预测方差贡献度则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飞跃。但与此同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渐渐引起各方面的注意。由于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复杂性,农村"脏、乱、差"的问题依然存在,多种污染与生态问题交织在一起,不仅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和健康,而且最终通过水、土壤、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影响到环境总体,造成整体环境的恶化。因此,笔者以社会学的视角,用城乡二元结构、环境不公等理论来说明农村污染问题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政策。  相似文献   

16.
城市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城市的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城市垃圾、电磁波辐射污染、水体污染等。有效解决污染的办法有调整产业结构,做好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加强城市环境管理、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已经存在污染问题的治理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峻,世界上2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有16个位于中国,客观评价中国环境污染水平,促进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在测度1999-2009年我国各地区环境污染指数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环境污染程度模型,考察贸易开放、FDI、政府规制、产业结构、资本深化、路径依赖等因素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回归分析表明,FDI、经济发展水平、环境污染路径依赖与我国的环境污染水平显著正相关;第三产业比重与我国大多数地区环境污染水平显著负相关;资本深化与我国大多数地区环境污染水平显著正相关;贸易开放虽然提高了我国东部地区的环境质量,却加重了中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环境规制对提高环境质量并没有十分显著的作用;技术进步有效地促进了我国东中部环境质量的提升,但对于西部地区环境的改善则相对乏力。因此,为了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需要提高外资准入的环境门槛,优化产业结构,实施绿色贸易战略,健全环境规制体系。  相似文献   

18.
湿地评价研究已成为新世纪湿地科学前沿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大庆市湖泊湿地面积广泛,具有极大的生态经济价值。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其湖泊湿地水质退化严重,所以急需适时对其水质进行合理、准确的评价。在经济发展高速增长的同时,水环境问题日渐突出,迫切需要相应理论及技术的支持。大庆市天然湿地的污染日益突出,为了加强大庆天然湿地资源的保护,该文运用内梅罗水质指数与有机物污染综合指数对其污染程度进行评价,为大庆天然湿地污染治理提供依据,对于经济、有效地防治水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三台县城区大气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6~2007年三台县城区SO2、NO2、PM10浓度的监测数据,综合运用大气环境质量指数评价法和污染负荷分析法对三台县城区的大气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三台县城区主要大气污染物依次为PM10、SO2和NO2,污染程度相对较低,2007年较之2006年大气质量总体上有较大改善。SO2和PM10在2006~2007年间污染负荷均呈下降趋势,而NO2则呈现上升趋势,说明三台县城区大气污染正由煤烟型逐步向燃气型的趋势过渡。  相似文献   

20.
测试了宁德市茶园土壤中13种重金属的含量,并研究其分布特征,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宁德市茶园土壤重金属污染环境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宁德市茶园土壤重金属污染单项评价中,平均值均未超标,但个别因子最大值超过1.0,为超标;在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中属清洁,即茶园的土壤质量安全,但个别样点接近或略微超出警戒限,应引起必要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