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哪里有冲突,哪里有战争,那里就会有出生人死忘我工作的摄影记者。正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在那动荡不安的环境里用高度敬业的精神为我们留下了一张张极具震撼力的照片,揭露丑恶、反映真相,张张照片有血有泪!正因为这些无价照片所具有的震撼力,让世人每次都能体会到生命的可贵。从这一张张的照片中,我们也许能得到什么……  相似文献   

2.
细节的威力     
马越舟 《军事记者》2014,(4):I0002-I0002
人们常说,一张好的照片胜过千言万语。而一张照片中精彩的特写细节,能够“秒杀”千万张平庸的照片。  相似文献   

3.
季羡林是我国名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外知名的东方学。像季老这样德高望重的“一代宗师”、“国家级”人物为数不多。看到8月29日温家宝总理到解放军总医院康复楼病房看望94岁季老的电视新闻,让我再次回想起8年前我抓拍到的一张季老给学生签名的珍贵照片。这张照片不断告诫我:要随时准备抓拍。  相似文献   

4.
已退休的美国陆军上将威廉(William C。Westmoreland)最近在佛罗里达对一张曾在1973年获普利策奖的新闻照片中的事实提出疑意,《华盛顿邮报》今年1月19日对此作了报道。这是一张反映越战的照片,照片上有几个越南小孩在烟雾弥漫的炮火中逃命,其中一位姑娘全身赤裸,尖叫着。拍摄这照片的美国新闻协会(Associated Press)的尼克说,他是1972年6月8日在越南境内靠近Trang Bang的地方拍的,当时有一颗凝固汽油弹在那里爆炸,他整整拍了一卷照片,这是其中一张,是真实可信的。但威廉上将说,他不相信那姑娘是被凝固汽油弹烧的,“天啊,真要是凝固汽油弹,她早就活不成了”。威廉担任过参加越战的美军地面部队指挥官。他说,记得有人告诉过他,照片上赤裸的姑娘实际上是被日本式火盆烧伤的。之后的调查结果表明,姑娘是  相似文献   

5.
著名美国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有句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好,那是因为你离炮火不够近。”这句话被很多摄影记者当作座右铭。他的这句名言忠告摄影记者要离火药味近些,离新闻现场近点。然而,对我们来说,战争不是天天都有,重大的突发性新闻不是随处可遇。如何离“炮火”更近些,拍到“够味”的好照片呢?这是很多摄影记者感到棘手的问题。我根据自己的采访实践认为,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身进、心入。  相似文献   

6.
马拉多纳,阿根廷人士,世界足球明星,球技高超,“誉满全球”。不知联合国秘书长者不少,不知马拉多纳者不多。然而,就是他,去年4月被警方拘捕——指控其犯有贩卖毒品罪。这使我联想到发生在美国新闻界的一件事。有一名记者拍的一张照片被当成“杰作”,轰动一时,这张照片,他是怎么拍成的呢?一天,他看到一个失业模样的  相似文献   

7.
张森 《军事记者》2002,(2):54-54
我是一名企业职工,业余写点稿件。因企业不景气,到农村承包鱼塘,遇上了大旱天,亏了本还欠了债,面前的路怎么走呢?妻子安慰我:“跌倒不要怕,要爬起来再冲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很多报纸出现了新闻照片小型化现象,或称“一栏照片”现象。什么叫“一栏照片”?这里特指对开四版报纸的分栏,这种报纸版面排版行通常分为八栏。所谓“一栏照片”,就是指照片在版面上(横向)只占一栏宽(或一栏半宽),也就是4cm至5cm的宽度。打个形象的比方,这样的照片也就像个火柴盒大小。  相似文献   

9.
此为2003年4月1日《洛杉矶时报》刊登的记者布莱恩拍摄的战地照片,事后查明它是由电脑将两张照片合成的。2006年3月24日,第二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结果揭晓,单幅新闻照片《中国农村城市化改革第一爆》获经济与科技类金奖。消息传出,便引来一片质疑,许多人认为这幅照片是电脑合成的。几天后,该照片作者承认那确是拼接照片,“华赛”组委会随后决定撤销“第一爆”作者的获奖资格。这件丑闻,其实也是新闻照片制假之风日盛的一个直接恶果。人们不禁要问:假照片一旦泛滥,媒体的公信力如何维系?洞开的“后门”:数字技术带来的制假便利2003…  相似文献   

10.
徐斌 《新闻实践》2013,(2):85-F0003
2012年年末,世界各大媒体纷纷评选出年度图片。美国《时代》周刊也推出了“2012年年度十大新闻图片”。“这十张图片,是2012年最能打动我们的图片!”《时代》周刊摄影总监基拉·珀拉克说。这十张图片,有两张来自同一个国度——叙利亚,表明了叙利亚内战作为焦点对这个世界的影响。我们在其中一张摄自叙利亚照片中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Goran Tomasevic(戈兰·托马舍维奇)。这位来自塞尔维亚的路透社记者,以《利比亚战争》荣获第八届华赛年度照片大奖。2011年。他可能是离利比亚战争最近的摄影记者,他的照片仿佛让人能听到枪炮声、闻到火药味。2012年,他又挎着相机,一头扎进了叙利亚战火的枪林弹雨中。  相似文献   

11.
一张新闻照片引发的质疑及原因探究2002年大连“5·7”空难发生后,由于事发海域情况复杂,打捞员历尽艰辛才于5月14日找到第一个黑匣子(语音记录器)。5月15日,一幅表现黑匣子被打捞出水的照片发表在全国各大小报刊上,“打捞员抱着黑匣子站在照片中央,满脸高兴;站在他身后的一群人无不面带笑容,有的鼓掌,有的还激动地把双手举过头顶”。不少报纸并将其作为头版新闻放大处理,如《中国青年报》、《信息时报》、《新快报》、《解放日报》等。这幅新闻照片在报上一露脸,立刻引来一片愤怒声、声讨声和质疑声。5月17日《…  相似文献   

12.
黑枫 《新闻知识》2003,(2):37-38
一、慢速摄影在新闻摄影中的意义去年春节期间到越南观光,2月20日下午黄昏在河内市大街,突然遇见一位身上挂满了笤帚、刷子、鸡毛掸子等日用品的人。不用介绍便可看出,这是一位为了生计沿街卖小商品的双目失明者。河内是全世界拥有摩托车数量第二多城市,车流量很大,当这位盲人过马路时,我在对面用“傻瓜”拍了几个镜头。回来冲洗扩印出来一看,其中一幅照片有这样一种特殊效果:盲人面部是清楚的,下半身在行走时稍微有点虚动,他旁边急驶的一辆摩托车拉出来的虚线很富有动感。从画面上看,这是一张“动”、“静”结合,“虚”、“实”对比的照片,“动”和“虚”更烘托了这张照片所反映的主题——谋生者。总结经验,主要是当时光线较暗,我  相似文献   

13.
对湘雅医院的保安邓志凌来说,他和医托之间时时都在上演“暗战”,而他的“武器”就是手中掌握的40多个医托的照片,这是他花一个月时间,用摄像机一张一张拍下来的。举着医托照片提醒患者上午8点,湘雅医院急诊科门口,邓志凌一早便忙开了,虽然这时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一位记者抓新闻时,发现一名假“贫困学生”在大街上乞讨。他不仅拍了照片,而且“没收”了这名假“贫困学生”的财物,然后回报社发稿。笔者问他有没有想到将假冒的“贫困学生”扭送公安部门,他说只要稿件见报就行。再指出他无权没收别人的财物时,他说自己又不是要那财物,只不过交给报社做个事实证据而已。  相似文献   

15.
王伟  房宝树 《新闻传播》2005,(11):68-68
“如今的媒体已经进入一个读图时代,人们喜欢看电视活动的画面,看报纸第一眼进入视线的是生动的新闻照片。所以一张报纸没有好的新闻照片就会失去很多读者,就会失去竞争力。”这是鹤岗日报社社长杜广成说的一番话。鹤岗日报社十分重视新闻图片在报纸上的作用,要求摄影记者多深入现场,多下功夫,多拍好照片:要求编辑们要重视图片新闻,好照片要上头题,要给大版面。  相似文献   

16.
吉学同志觉得这张照片“不够满意,因此迟迟未发。”他这种能够“自我否定”的态度是对的,能够找出自己作品的不足,这本身就是一次提高和进步。我觉得此片“不满意”之处表现之一是五名全副武装的战士簇拥着一个小女孩过河似乎“小题大做”了,况且河水又是这么浅;其次,今天战士在此驻训,恰遏此景伸出援助之手,明天呢?明年呢?这样的题材也只是好人好事“级别”的,并不是新闻,再次是摄影语言过于平铺直叙。河水浅咱们表现河道宽行不?战士们的姿态也缺乏动感.  相似文献   

17.
15岁的英国少年乔纳森偶然看到天空中一颗橘红色的“火球”向远方飞去,眼疾手快的他立刻用随身携带的相机将这一瞬间捕捉了下来。事后该少年通过电邮将照片传给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而这张照片则被专家认为“是迄今为止最棒的流星照片。”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张1925年8月陈云与商务印书馆发行所职工会执委的合影照片。在“中国工人运动史料展”、“陈云故居陈列馆”里都有这张照片的展示。看到这张照片,使我想起其中后排右一的姚先生来。上世纪五十年代,我与这位叫姚松柏的先生有过近一年的接触、交往,并断断续续地听他讲述陈云同志年轻时在商务印书馆的一段革命经历。  相似文献   

19.
每月一期的《新闻记者》,由老山前线的军工冒着越军的炮火,越过雷区,送到前沿阵地官兵的手中。每次杂志一到,立即被前线“土记者”、“战地诗人”抢夺一空。为什么《新闻记者》如此受到前线指战员的欢迎呢?最近,我带着近几期《新闻记者》到前沿阵地,猫耳洞内,征求意见。教导员王贵利告诉我,战争孕育  相似文献   

20.
新闻图片是报纸的窗户、版面的眼睛。有人说:图好一半版。一张好的报纸,应该是文图并茂。而一幅好的新闻照片,则应当是图文俱佳。好照片配上好文字,就如同锦上添花,能起到“画龙点睛”之效,牢牢抓住读者的“眼球”。相反,一张好照片不能配上好的说明文,就会使照片显得平庸。那么,要写好图片配文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