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高校教师合作文化是教师合作文化与高校文化的融合,它对学校发展和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均有重要的意义。为更好地发挥合作文化的效用,需要对派别主义文化、人为合作文化、自然合作文化重新认识,突破三种文化形态的界限,从而有效地整合高校教师的文化资源,构建“流动的马赛克”文化。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逐步深入,高中教师缺乏自我专业发展主动性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在教师文化层面上具体表现为工具职业文化的误导、行政驱策文化的束缚和人为合作文化的规约。改变教师缺乏自我主动性的"被发展"现象,提高西部高中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应破除工具职业文化的误导,建构以"专业"为导向的新职业文化;冲破行政驱策文化的束缚,激发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自觉";突破人为合作文化的规约,构建促进自然合作的"流动的马赛克"文化。  相似文献   

3.
流动合作的教师文化是指从教师之间关系的类型和方式看的一种教师文化形式,即教师之间保持相对独立,又相互开放与合作。它走出了马赛克文化的封闭性成长环境,摒弃了合作文化中的盲从现象,使教师在个性与开放中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丰云 《成人教育》2015,(6):37-40
从开放大学诞生的历史渊源看,教师合作文化是开放大学教师文化的核心旨要.现行开放大学教师之间的合作文化,基本上是一种人为合作文化,它制约了教师专业的深度发展,影响了学校文化的再生.一流开放大学的建立,呼唤教师合作文化的转型,需要教师合作文化由现行强制的、自上而下的人为合作文化走向未来自发的、自下而上的自然合作文化.而实现这一文化转型,需要激起共享合作的共同愿景、搭建协商对话的合作平台、创建民主合作的制度文化、倡导扁平开放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5.
教师马赛克文化:概念、原因及其超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教师文化中存在着一种马赛克现象,它体现出教师之间貌合神离的特征。我们把这一特征称之为“教师马赛克文化”。这是在教师个人主义文化和教师派别主义文化的不断演变和渗透背景下产生的。它有两个种类:个体马赛克文化和群体马赛克文化。每一种类型均有其特定的产生原因及影响。要超越教师的马赛克文化,就必须创作教师的自然合作文化。  相似文献   

6.
马赛克文化强调个人或派别的相互独立,利于教师独立智慧的发展,但属于一种封闭性成长环境.合作文化使得教师彼此交流,促进思想碰撞,利于团体的智慧发展,但易有盲从现象.流动的马赛克文化可使两者优势融合,提升教师处理课程问题能力,也是课程领导转型与教师文化建设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7.
教师文化是教师这一特定群体在学校环境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规范。通过探讨四种不同类型的教师文化——个人主义文化、派别主义文化、人为合作文化和自然合作文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发现合作型的教师文化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师文化是影响教师观念以及教学行为的隐性因素,合作文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氛围。保持人为合作与自然合作间的合适张力,营造和谐互助的合作氛围;依托农远工程资源开展网络教研,构建区域性合作组织,可以克服农村地区经济与地理等客观条件限制以及以保守性为基本特征的农村传统文化的影响,培育持续推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合作文化。  相似文献   

9.
基于自然合作文化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中小学教师间的合作主要靠制度性规约,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合作,具有封闭性与保守性特征.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经验积累,由此导致教师群体中个人主义文化盛行,教师之间缺乏真正有效的合作.从教师文化视角对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提出通过教师自然合作文化建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增强教师之间的合作意识,加强学科教...  相似文献   

10.
高校教师合作文化论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高校教师合作文化是教师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在合理地吸纳了自然合作文化和人为合作文化基础上的一种具有包容性的教师合作文化。形成、发展、建构教师合作文化是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必需和必然。只有将教师内在因素的改变与外部条件的支持有机结合起来,并且针对高校特殊性,才能有序地促进高校教师合作文化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