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代劲 《电大理工》2013,(3):59-60
阐释了职业选择的内涵、分析了当前高校毕业生职业选择研究的现状;在完善高校毕业生职业选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高职院校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就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选择问题开展调查分析,旨在通过调查分析进一步明确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选择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尝试提出对策,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2.
代劲 《电大理工》2014,(3):59-60
阐释了职业选择的内涵、分析了当前高校毕业生职业选择研究的现状;在完善高校毕业生职业选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高职院校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就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选择问题开展调查分析,旨在通过调查分析进一步明确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选择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尝试提出对策,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3.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是国家对高职院校办学方向的科学定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关键在于加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用性,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职业岗位的接轨,以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4.
提高职业素质 增强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英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23):114-114,117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是国家对高职院校办学方向的科学定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关键在于加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用性,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职业岗位的接轨,以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5.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个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或许都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自己理想的职业是什么?自己适合什么职业?什么职业能够为自己创造最大的成长空间?要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首先需要对自己以及目标职业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毕业生应当以现实和发展的观点,去了解、分析、评价职业和自身的条件,以选择能充分发挥特长、适合自身条件的职业,使其职业活动更有利于社会和个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着力培养的是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解决企业需求和高职生培养之间差异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对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内涵的准确解读。本文在调查吉林省部分现代企业对高职毕业生职业素质与能力反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职业教育模型,增加"非专业性职业素质教育"的问题,以增强高职毕业生与企业对一线人才需求的符合度。  相似文献   

7.
张婕 《教育与职业》2015,(6):122-123
现代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强化了德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其中职业精神培养更是直接关系到高校毕业生市场竞争力和就业能力的重要内容,需要高等教育工作者予以充分重视和践行。文章以就业需求为切入点,详细分析了我国高校毕业生职业精神现状以及职业精神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强化我国高校毕业生职业精神培养的具体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8.
文章引入代际流动指数,对高等教育不同类型的学生与其父辈的职业差异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高职毕业生在初次就业中所获得的职业地位平均水平并没有明显低于本科毕业生;同时,高职毕业生在职业的流向上表现出更明显的规律性。这一方面可能缘于职业结构变迁所增加的就业机会并没有刻意排斥高职学生,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也可能为高职毕业生的职业代际流动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职业观是个人对职业的根本观点,是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反映.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从大学毕业生的职业认识、职业情感等方面就江西省高校体育院校毕业生职业观的特征,影响大学生职业观的主要因素等对江西省6所高校6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并在分析毕业生职业观的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江西省省情,尝试探索江西省高校体育院校毕业生职业观与其职业选择行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基本观点,具体分析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职业适应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从而针对培养职业适应性的对策进行探索和研究,以提高职业教育中的职业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毕业生职业发展反映了高等教育的职业价值,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基于人与环境匹配理论,评价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质量应从关注外显性指标向人职匹配转变,分析毕业生与职业环境的互动及其对职业发展的影响。具言之,从需求-供给匹配维度评价毕业生职业期望的实现程度,从要求-能力匹配维度评价毕业生对任职要求的回应程度,从一致性匹配维度评价毕业生与工作集体的融洽程度。构建体现人与环境匹配理念的职业发展评价体系,提升在校生职业环境适应性,是发展以服务需求为导向高等教育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孙贝 《时代教育》2012,(23):96-97
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帮助毕业生实现其社会价值和人生理想,职业与就业教育能够最大程度地支持毕业生实现就业愿望,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会舞台.  相似文献   

13.
立足当前不少高职毕业生就业中存在职业品行缺失这一问题,阐述了高职毕业生职业品行缺失的主要体现,分析高职毕业生职业品行缺失的主要原因,提出加强高职生职业品行教育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职业认同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对在职教育硕士毕业生教师群体的职业认同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职教育硕士毕业生与普通教师的职业认同存在差异,在职教育硕士毕业生的职业认同存在年龄方面的差异.与在职教育硕士毕业生职业认同相关的维度包括五个:职业效能、职业能力、职业投入、职业意愿、职业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查研究职业素养与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之间的关联,形成以高职院校为中心、企业不断参与的良好的职业素养教育环境,以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有效反馈学校职业素养融入教学的效果,使教学、实践与职业素养培养三者结合得更加紧密,使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能够更好地贴近社会实际需求,实现真正与企业、社会需求无缝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6.
通过光电企业对高职毕业生职业素质要求的调查,分析了光电企业对高职毕业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要求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旨在改革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方式,以期达到满足光电企业对高职毕业生职业素质要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决策能力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成熟度和职业决策困难密切相关,职业成熟度越高,职业决策能力也越高,职业成熟度中的职业参照、职业目标、职业自主三维度对于职业决策能力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是国家对高职院校办学方向的科学定位.在现阶段,如何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毕业生充分就业?关键在于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职业岗位的接轨,以此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9.
探讨评估和预测大学毕业生职业心理适应的技术与方法.使用霍兰德职业兴趣问卷、职业效能问卷等职业心理测验对725名大学毕业生进行调查,采用多元判别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建立大学毕业生职业心理适应的评估与预测模型.判别分析模型鉴别适应不良的毕业生回判正确率与交叉样本验证的正确率均达84%,对两组的判别正确率则达回判的79%和交叉验证的75%.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对数据进行回代拟合,判别的正确率为93.2%;对验证集数据预测准确率为88.72%.与判别模型相比,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正确率更高.大学毕业生职业心理适应预测模型有助于快捷诊断和及早发现适应不良的毕业生,从而为大学生就业辅导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与指导.  相似文献   

20.
以上海交通大学2015—2019年博士毕业生就业相关数据,着重探究不同学科博士毕业生学术职业选择的现状与趋势,剖析职业选择变化的核心因素。分析显示,博士毕业生职业选择会受市场供需关系、职业发展意愿、不同学科特点和培养体系内容等因素影响,呈现选择多元化的趋势。建议适应时代变化逐步厘清学术职业内涵,完善多元评价体系,从精准培养、就业引导和凝聚共识等方面促进博士毕业生更理性地选择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