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心理疾患大量出现的质疑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心理健康问题在我国备受关注。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是当代青少年以至成人的心理障碍或疾患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有资料表明 :在我国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 ,2 3.2 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 ,90年代上升至 2 5%,近年来已达到30 %,有心理障碍的人数正以每年 10 %的速度递增(摘自《中国教育报》2 0 0 0年 2月 30日 )。1989年 7月通过鉴定的杭州市完成的“大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和对策研究”的课题显示 ,在被调查的 2 96 1名学生中 ,有 16 .79%的学生存在着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 ,并随年龄增长而大幅度上升 ,其中初中生为 13.76 …  相似文献   

2.
如何应对不愿接受主动干预的心理障碍大学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难题:如何应对不愿意接受主动干预的心理障碍大学生 调查发现,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大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在10%~30%之间,对心理障碍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及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大学新生的心理障碍及调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今,在大学校园里,休学、退学、自杀、犯罪等现象屡见不鲜,有心理障碍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多。前不久,在南京召开的大陆、香港、台湾三地21世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术研讨会上,有报告说:在我国,80年代中期,23.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如何防治心理疾病,克服心理障碍,已成为高校学生管理的重点工作。 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有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有很多是在刚进入大学时,由于高中与大学各方面的不同,伴随着进入大学的喜悦,有些同学夹杂着几许忧愁、几许焦虑…  相似文献   

4.
对广西财经学院2004、2005级学生进行了SCL一90量表测试,同时进行了情绪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了解到:30.19%的大学生存在着轻度的心理障碍,5.7%的大学生存在着中度的心理障碍;大学生中男、女生之间,高年级与低年级之间在心理障碍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焦虑、抑郁、偏执、强迫等四个方面。研究分析了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得出了在体育教学中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保健课”的实验结果,并建议大学体育教学中应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耿涛  耿诗然 《教书育人》2011,(27):68-69
大学时代是人们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的最后时期,也是人进入社会前的最后阶段。大多数学生离开了家长,独自生活和学习,来自生活的苦恼、同学交往过程中的矛盾、学习中的困难、即将进入社会的就业压力等等因素,致使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频率加快、范围加大、程度加深。据悉: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90年代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所面对的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信息时代,其心理健康对其能否适应社会需要、完善自己、进而实现自我价值关系重大。资料表明:1989年,参加调查的12.6万名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者为20.23%;1992年参加抽样调查的4万名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为31.13%;1995年北京各高校的调查结果高达33.47%,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  相似文献   

7.
王懂礼 《文教资料》2007,(27):178-179
近十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在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令人担忧,据最新统计数字表明,现在的大学生约有30%存在着心理障碍。也就是说,现时的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广泛性呈越来越扩大的趋势。本文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做了阐述,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在快速增长。因此要采取积极措施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大学生呼唤心理咨询1989年初,在一次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抽样调查中,有心理疾病者占20.3%;湖南医科大学对827名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21%~35%的学生存在中等痛苦以上的人际敏感、抑郁、偏执、强迫症等心理障碍;据北京医科大学1998年的调查表明,北京16所大学的本科生在近10年间,因心理障碍而休、退学的人数在诸种休学原因中排第一位,占休、退学总人数的40%,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大连市对14所高等学校的44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是81%的学生呼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这些数字充分显示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痤疮患病情况及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痤疮患病情况及患者心理状况,为痤疮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448名大学生,对调查对象进痤疮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及采用Cardiff痤疮心理评估量表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患有痤疮人数172例,痤疮总患病率为38.39%,其中男生患病率为45.16%,女生患病率为32.03%,男生患病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大学生痤疮患者中,以轻度和中度痤疮为主。调查发现痤疮患者的心理健康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轻度心理障碍占45.34%,中度心理障碍占44.19%,重度心理障碍占10.47%。结论:痤疮对于大学生患者的心理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及时正确的治疗、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的心理问题对患者生活质量和日常行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学新生适应期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秀 《文教资料》2007,(23):62-64
有资料显示:在我国80年代中期,23.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同时低年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是许多高校心理咨询的高峰人群。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都迅速发展的阶段。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交往、自我角色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许多大学新生表现出不适应,甚至出现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高度重视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问题,并进行有效的疏导和调适,建立健全各种调节机制,寻找多种心理教育的载体,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大学生学习能力、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正处于急剧变化的年代,他们面临着与环境的适应、人际交往的困惑、经济负担的加重、学业的竞争、能力的挑战和就业的压力等全方位的问题。根据有关研究资料显示,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从总体上看是比较好的,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忽视。据统计,存在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心理卫生问题的,大约占大学生总数的20%,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突出缺陷表现为如下几点:1.学习上的心理障碍。(1)新生学习适应的问题。(2)学习目标缺失,动力不足,…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心理疾病成因及体育运动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16%—25.4%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其中约有22.8%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障碍或心理异常表现。心理疾病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成才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深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一、造成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原因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疾病主要有三种类型,即焦虑症、抑郁症、神经衰弱。形成的原因各式各样,我们只有在了解原因的基础上,才能根据病因进行疏导和治疗。1.考试焦虑问题考试焦虑又称考试恐怖,是指因考试压力引起的一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迎考及考试期间出现过…  相似文献   

14.
刘欣欣 《教书育人》2012,(30):68-69
据一项调查表明,高校大学生约有20%一30%存在心理问题。其中约10%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严重心理异常者约占1%[1]。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薛平 《甘肃高师学报》2002,7(4):103-105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新时期社会发展有密切关系。有研究认为 ,我国大学生中存在心理障碍的比例近 30 %。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 ,预防和缓解大学生心理问题 ,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 ,是时代向高校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心理障碍客观存在,文章分析了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稳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魏爽 《文学教育(上)》2009,(11):149-149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主要有认知障碍、情感障碍、人格障碍等。大学生可以通过掌握一系列心理策略克服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8.
崔彬 《教书育人》2002,(22):30-31
择业是大学生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大选择,会给大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背上沉重的精神负担,同时,也会使部分大学生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障碍。心理障碍也称心理疾病,是不健康心理状态的统称。是由心理压力与心理承受能力相互作用,使人失去应有的心理平衡的结果。心理障碍十分复杂,程度亦有轻有重,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障碍多属于较轻的心理障碍。一、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障碍1.焦虑焦虑是由于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官能症。适度的焦虑可以使人产生一种压力,增强积极向上、主动参与竞争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主要的测量工具,分析商洛学院学生心理障碍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体系及模式。调查结果发现:心理障碍学生在大学生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他们普遍存在强迫症、抑郁、人际敏感、焦虑、饮食与睡眠和敌对等障碍,不同类型障碍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67.27%的学生仅患有1-2种障碍;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存在显著的性别、独生状况差异,但无生源和学历差异;个体知觉因素及家庭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没有显著影响,但学校因素是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学校心理学家应构建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及其教育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大学生心理障碍已占相当高的比例.大学生心理障碍问题严重影向和干扰着大学生的正常生活,甚至给社会带来严重不良影响.大学生心理障碍的防治,应当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在对当前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防治措施,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