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临场统计,以50场比赛中1496次防守犯规动作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篮球运动基本理论和对规则的理解,较系统的分析了三个层次水平的球队在比赛中防守犯视情况的趋势、防守犯规多少对比赛的影响、防守犯规动作现象特征、不同位置队员防守犯规动作特征、不同情况下防守犯规动作特征等五个方面问题,试图为篮球防守教学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七运会篮球决赛中犯规现象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犯规现象的发生虽然在客观上暂时起到了限制和破坏对方进攻的作用,但如果不对犯规动作及时加以控制和提高队员对犯规动作的正确认识,不但队员个人随时都有五次犯规被罚下场的危险,而且也常常会因此使全队陷入被动和导致失败的局面。 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在训练中注意提高队员的攻防技术,特别  相似文献   

3.
篮球比赛中犯规战术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篮球比赛作为典型的集体对抗性项目,在比赛过程中因身体接触而造成的犯规是在所难免的,但是个人和全队犯规次数则是可以减少和控制的.在合法范围内,减少盲目、不必要的犯规,最大限度地发挥每次犯规的使用效果,能够提高场上队员的作用,增强全队的有效战斗力,制约对手,掌握比赛的主动权,从而争取比赛的最终胜利.本研究针对以往教科书从未把犯规作为战术教学的缺陷,结合第14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亚运会男篮决赛实况转播、录像相关指标统计分析,阐明犯规战术在当今篮球运动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以引起广大篮球教练员的充分重视,从而更好地研究、探讨篮球运动的规律,并将其更好地运用于实际教学与训练工作中.  相似文献   

4.
篮球比赛日趋身材巨型化,攻防高速化,技术多面化,战术机动化,对抗激烈化。实力相当或悬殊不大的比赛队,决定胜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犯规对比赛各阶段的战局变化和比赛的胜负关系极大。因此,比赛中应尽量减少自身犯规次数,保存力量,扩大战果;因势利导制造和利用对方犯规;以及在关键时刻采用犯规达到战术的目的。一、犯规对比赛胜负的影响新篮球竞赛规则对犯规罚则相当重。如:对投篮动作的侵人犯规,投中后追加罚球,一次可能得4分;故意犯规先罚二次球再从中场发界外球,有可能得6分;全队半时满七次犯规后一加一罚球,个人五次犯规罚出场等规定。一次犯规意味着1/5队员罚出场。一次犯规孕育着胜负的因素,潜伏着胜败的转机,影响局势的演  相似文献   

5.
玩转犯规     
犯规,从字面来看绝对是一贬义词,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有其一定的规则,正如所谓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道理。但在篮球场上的犯规却与其它运动的犯规完全不一样,据我的了解,目前世界上好像只有篮球这项运动将犯规演变成为一种战术,犯规时机的的把握,有时甚至可以决定一场比赛的胜负,甚至可以说犯规是篮球战术当中的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6.
前言 四年一度世界杯“大碰撞”激发出的炽热早已离我们而去。对比赛中频繁的高达1500多次的犯规,多达近240张的黄牌等现象,观众或诸多运动员甚至教练员恐怕也是事过境迁不记不究了。或许有人认为如此重大比赛犯规多,判罚重是正常现象在所难免无可厚非。然而,以犯规为手段确  相似文献   

7.
一名高水平的篮球裁判员不但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身体素质、较高的英语水平和对篮球规则、裁判法以及技、战术有较深刻的理解 ,而且他们对场上疑难问题的处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如果对此类问题的处理既合法又合情 ,则比赛的双方会愉快地执行罚则 ,但如果处理欠妥 ,则往往会引起球场风波 ,不利于比赛的顺利进行。比如在1998~99年全国男篮甲A联赛的一场比赛中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场面 :一临场裁判员鸣哨判甲队4号队员犯规 ,当他欲向记录台报告自己的宣判时 ,乙队5号队员突然晕倒在地 ,此时这名裁判员立即跑到该队员面前…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手测?手测是防守队员在防守状况中的动作,是防守者在比赛中用单手或双手接触对方队员,或阻碍其移动,或帮助防守队员达到有效防住对手的目的。在现代的篮球比赛中,进攻队员不管在防守队员视野之内,还是在防守队员视野之外,不管进攻队员控制球,还是进攻队员不控制球,不管是对内线防守,还是对外围防守,防守者采用手测的方式来防守,已形成习惯。手测的次数越来越多,手测的速度越来越快,手测的力量也越来越大,区别和判断手测中的犯规,也越来越困难。怎样抓准手测中的犯规,是裁判界一再重视和强调的问题之一。 那么如何判断手测和手测中的犯规呢?走访和调查了很多有经验的裁判员,他们一致认为:要根据比赛中队员手测动作的实际情况,坚持区别对待,坚持运用规则的精神实质,坚持有利与无利的原则,坚持宽容、提醒、警告与判罚的原则,这“四坚持”的原则,是判罚和处理手测和手测动作中犯规的关键。下面列举比赛中  相似文献   

9.
登记犯规人员一次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或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队员的比赛权必须被剥夺,他应在剩下的所有比赛时间内均停留在球队的更衣室,如他愿意的话,也可选择离开体育馆。  相似文献   

10.
<正> 一、为什么对故意犯规要加重处罚修改后的1984—1988年的篮球规则,已执行二年了。新规则的执行,使得篮球技术水平更高,比赛更加精彩,推动了篮球运动向激烈、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但是,在比赛中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新问题。例如:比赛将结束时,比分落后的球队,置规则不顾、任意犯规,在最后几分钟内发生了在数分钟内才能构成的犯规次数,使比赛无法进行,甚至,在计时钟停止的一瞬间,犯规现象也常有发生。这种不良的赛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2004年亚洲杯与欧洲杯比赛中,队员犯规的规律和特点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现代足球比赛中亚洲队员、欧洲队员犯规均是以直接任意球的犯规为主,犯规都带有一定的攻击性;中路犯规最多,亚洲杯比赛中后场犯规多,欧洲杯比赛中前场犯规多,红黄牌主要集中在中场的中路;亚洲队员下肢犯规多于上肢,且主要集中在下肢的踢和上肢的拉;欧洲队员犯规上肢多于下肢,主要集中在推人犯规和绊人犯规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正> 掩护技术是指进攻队员在掩护同伴时所采用的动作。掩护队员一般是站在切断同伴的防守者跟防移动的最近路线上,迫使防守队员沿着比自己同伴远的路线移动,以使同伴在短时间内得以摆脱对手,而获得良好的进攻机会。 那么,在训练和比赛中,进攻队员应怎样避免掩护犯规呢?下面从篮球规则的角度,谈谈对掩护队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裁判员能否及时准确地判断出带球撞人或阻挡犯规,对于保护进攻队员、鼓励积极防守,使比赛顺利进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带球撞人和阻挡犯规是裁判员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一、明确攻防队员的技术要求首先要明确带球撞人和阻挡是由于攻防队员在比赛中采用  相似文献   

14.
一、概述为迎接“1981年济南国际女子篮球友好邀请赛”于去年4月份设计制造了《篮球比赛队员犯规电子计数器》(以下简称计数器)。它是对队员犯规次数进行累加的数字显示装置,可同时显示甲乙两队的队员犯规次数。每队队员有12个号码(在琴键开关顶部有数字标记)供12个队员使用,设有“上半时”“下半吋”。  相似文献   

15.
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最近重新修改了篮球规则。修改的主要条文是加重对故意犯规的处罚,决定从一九八六年七月三十一日起采用这一新规定。一、对故意犯规加重处罚的主要原因现代篮球运动总的发展趋势是快、高、全、准。当前国际比赛对抗性强,激烈程度高,  相似文献   

16.
1984—1988年篮球新规则与1980—1984年篮球规则相比,有了较大的修改。其中,对比赛片段和特殊情况犯规的处理所作的补充与说明,对篮球裁判员准确地处理场上发生的特殊情况下的犯规,提供了更明确的依据。深刻理解并准确掌握这些新规则是处理好场上特殊情况下犯规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7.
如何在篮球比赛中有效使用犯规战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篮球比赛作为典型的集体对抗性项目,在比赛过程中因身体接触而造成的犯规是在所难免的,但是个人和全队犯 规次数则是可以减少和控制的。在合法范围内,减少盲目、不必要的犯规,最大限度的发挥每次犯规的使用效果,能够 提高场上队员的作用,增强全队的有效战斗力,制约对手,掌握比赛的主动权,从而争取比赛的最终胜利。 本文针对以往教科书从未把犯规作为战术教学的缺陷,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训练实践结合第14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 亚运会男篮决赛实况转播、录像相关指标统计分析,阐明犯规战术在当今篮球运动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以引起广大篮 球教练员的充分重视,从而更好地研究、探讨篮球运动的规律,更好地运用于实际教学与训练工作中。  相似文献   

18.
冰球比赛中运动员行为犯规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3,他引:0  
李美霞 《冰雪运动》2007,29(1):34-36
探究冰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行为犯规的原因,对提高教练员、运动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使他们在比赛中合理运用规则,减少行为犯规和获取比赛的最终胜利,以及促进冰球运动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采用文献调研的方法,论述了冰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行为犯规的消极作用与危害性,从运动员行为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寻找产生犯规的原因,试图能够更客观地认识和解决比赛中的犯规问题。认为冰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行为犯规,通过训练、教练员的严格要求和运动员自身的努力是可以避免和减少的。  相似文献   

19.
问:接触与犯规是什么关系?怎样看待接触?新规则有何变化? 答:接触与犯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侵入犯规必包含身体接触,而身体接触并不都是侵人犯规。 新规则规定,如果确实为了去抢球(正常的篮球动作)而发生身体接触,而此接触没有把接触的对方队员置于不利,这样的接触则可当作意外情况不必给予处罚。 从背后发生接触是不正常的篮球动作,后面的队员常对此接触负责任,因为就他与球和对方队员来说  相似文献   

20.
我国足球运动员犯规动作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0年甲A前13轮78场比赛和第11届欧洲足球锦标赛54场比赛中队员的犯规动作,从犯规动作的部位、犯规发生区域和红黄牌出示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形成犯规的共有规律性特点,为运动员有针对地提高防守抢截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