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广告是什么,"她"能给我带来什么——20年前,我不知道。就在不知不觉中,时间却已把我们合为一体,在我的生命里留下了如此清晰的印记。"她"的莫测带给我夙兴夜寐的辛苦,"她"的压力带给我辗转反侧的思虑,有时想想,没有"她"的  相似文献   

2.
活得明白:生涯咨询的十八个典型,贾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也许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工作压力大时想要抛却所有的烦恼,躲起来或一走了之;过于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以至于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当听到"别人家的某某"完成了一件在你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陷入深深的嫉妒与自卑;在现在的人生位置上没有目标没有动力;不懂得如何拒绝,等等。如果有人说你的这些表现都是心理问题的症状,  相似文献   

3.
北京某报2006年4月25日头版标题要闻“电话印上小广告将被停机”.我第一眼看时感到莫名其妙,不明白说的是什么,翻到指示的A5版.对应的新闻标题“登上小广告电话将被强制停机”.仍然让人不能一跟看明白是什么意思.我担心自己知识浅薄.是造成看不懂的原因.正好有两位河北大学的学生来访.我把标题亮给他们.问他们知道说的是什么.他们一时也看不明白。非得看了具体的新闻稿,才明白:北京市通过的某一行政规章.其中包括这样一条,  相似文献   

4.
编辑的战略退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实质是编辑应该有所有不为,即明白自己不能做什么或者是不应该做什么,但真正的目的是有所为。编辑的战略退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实质是编辑应该有所不为,即明白自己不能做什么或者是不应该做什么,但真正的目的是有所为。本文以实际案例为基础,结合我本人的四次战略退出得失来谈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黄蓓 《新闻三昧》2000,(1):18-19
我是贵州的一名新闻工作者。贵州——美丽而神秘,间时,它又是经济相对滞后的地区。贫穷与落后,常常使我心痛。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一次次感到手中的笔沉甸甸的,心中的泪一次次奔涌欲出。我见过芸芸众生面对逆境,表现出撼天动地的坚忍与奋争。我因此懂得,自己的良心惟有正直,才能真实地反映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自已的文章惟有正直,才能如实地传达我的感动。采访过生活在喀斯特山区的人们,我才真正明白了贫困是什么。那是苦捱岁月,了无指望;那是彻底的一无所有、被迫地听天由命;那是全部的家当加起来还不足10元人民币……但这群山里人没有向命运低头。他们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改变山河,改变生活。他们的行为让我懂得了什么叫作  相似文献   

6.
什么时候人懂得了感谢植物,懂得将大树倒地小草枯黄的两面当做自己的犯罪现场,什么时候才能说人回答出了那个千古难题:我是谁?  相似文献   

7.
正虽然预知死期是我喜欢的一种生命结束方式,可是我仍然拒绝死亡。在这世上有三个与我个人死亡牢牢相连的生命,那就是父亲、母亲还有荷西,如果他们其中的任何一个在世上还活着一日,我便不可以死,连神也不可以将我拿去,因为我不肯,而神也明白。失去荷西后的一个深夜里,我与父母谈话,突然说:"如果选择了自己结束生命的这条路,你们也要想得明白,因为在我,那将是一个更幸福的归宿。"母亲听了这话,眼泪迸了出来,她不敢说一句刺激我的  相似文献   

8.
"给你个发泄的机会。"这是我接到关于"年轻记者的烦恼"选题的前一句话。"年轻记者的烦恼"?我思考了半天,实在想不出就自己而言,做记者的烦恼是什么。其实,这样的一个思考过程令我自己也很不解,平时我不是常常埋怨工作累吗?不是总嚷着工作压力大吗?为什么真要我来回答记者的烦恼是什么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不烦也不恼。嘴上喊着烦,但心底里又说不出烦的原因,这是心口不一吗?我百思不得其解。想了又想,就在我要放弃写下去的时候突然茅塞顿开,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9.
完全没有体验的WT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健 《传媒》2002,(1):15-16
按说,WTO于传媒业是不陌生的。多少年前就在吵吵,谁都不太明白的时候传媒就像什么都明白了似的,连篇累牍的。结果WTO果真来了,最不明白的就是传媒自己了。不是传媒纸上写的不明白,而是传媒业内人士自己不明白,在WTO之下怎么对待自己。  相似文献   

10.
我的IT碎片     
我不明白上市公司和接受采访,并且只是询问一下其信息化建设的采访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萨苏 《兰台内外》2013,(6):13-14
近年来,关于抗日战争资料的搜集越来越多,抗日战争的真实面目逐渐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对那些在抗日战争时期,曾经为国家做过事情的人们,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这场战争今天仍然在帮助我们。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民族的韧性。现今社会,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面对着巨大的压力,但是我们能不能承担得起这份压力呢?那份抗日战争中体现出来的韧性,让我们明白自己能承受现在的压力。  相似文献   

12.
老板子     
我很小的时候,县城里还没有汽车,年幼,不懂得大人们都在忙什么,总是有人问:“你长大了干什么?”顽皮的我便毫不犹豫地撅起小嘴,鼓足底气地说:“赶大车!”在我幼小的心灵里,觉得挥舞长鞭,赶着大马车,是最威武不过的了。  相似文献   

13.
声音     
《出版广角》2012,(11):94
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任何压力才幸福。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忡忡,能幸福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莫言在接受央视《面对面》栏目采访时关于"幸福"的回答。中国出版人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很不情愿地接受了一个事实——数字化是出版的大趋势,现在才终于清醒地认识到:数字出版将从根本上颠覆传统出版业态。  相似文献   

14.
我很小的时候,呼玛县城里还没有汽车,年幼不懂得大人们都在忙什么,总是有人问:“你长大了干什么?”顽皮的我,便毫不犹豫地撅起小嘴,鼓足底气地说:“赶大车!”幼小的心灵里,挥舞长鞭,赶着大马车,是最威武不过的了。  相似文献   

15.
广播新闻的“导语”起源于报纸新闻写作,可是随着广播新闻事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感到新闻导语的写作有改革之必要。在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吴冷西同志说:“新闻导语,模仿文字新闻的习惯很严重,往往不是开门见山,直接了当,而是听了一长串的附加语后,一长串‘的’后,才明白说的是什么人,什么单位,什么事情,完全没有考虑到听众是在听,而不是在读,这说明我们的同志缺少群众观点,不懂得广播电视新闻的特点,这是新闻改革中必须花力气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爱情的味道     
男窦彝撇 他,是我小时候的玩伴。我们是人们所说的两小无猜!剥随着时间的的流逝,他对我的爱也随之消逝!他选择了离开。他说犷他要实现他的理想··… 妈妈说爱人就像风筝,是给衬方自由犷可是那时候的我不懂得这个道理……可是,他真的离开了!从理发店出来后,我生活在回忆想起在我熟睡时,·一他突嘴。其来的作弄·… 那时候的我已经懂得妈妈说的话,懂得什么才夭爱情的样子1一l薰鬓鬓鬓黝摹纂馨蒸馨翼翼薰爱情的味道@王化冰  相似文献   

17.
书香     
《陕西档案》2021,(1):59-59
《奥斯卡与玫瑰奶奶》内容简介:我叫奥斯卡,我十岁了,我病了,每天都过得不开心,直到遇到了玫瑰奶奶。从她那儿,我知道了“神奇的12天”的传说,因为她,我度过了奇特的一生,并且懂得了:生命是一份奇特的礼物。开始我们往往高估了这份礼物,以为得到了永恒的生命,然后呢,又低估它,认为它腐烂,转瞬即逝,又想把它抛弃,最后人们才明白,其实这不是一份真正的礼物,仅是一次出借,于是,我们就试着配得上这个生命。  相似文献   

18.
总有些怨气     
采访中,总会听到CIO的一些抱怨,什么上级领导不重视、各个部门不配合、原有的想法没有得到彻底的实现等等。无论CIO的牢骚是对还是错,从那些抱怨之中人们可以看到他们还是有一些想法。用专业一点的术语来讲,毕竟这些CIO还是比较“职业”。 因为有很多不满,才会带来很多的怨气;因为有很多想法无法实现,才会牢骚满腹。面对压力,人们总会下意识的去寻找一个释放点,来缓解压力。CIO所面临的压力来自多个层面,上级  相似文献   

19.
大智若猫     
妞妞来我家已13年了,“可怕的是”我至今弄不明白,这只懒洋洋的猫,究竟使的什么诡计,把人支使得服服帖帖,自己却一直活得逍遥自在。这位小姐甚至改变了我家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声音     
《报林求索》2012,(11):60-60
<正>莫言著名作家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任何压力。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忡忡,能幸福吗。但我要说我不幸福,你就会说太装了吧,刚得了诺贝尔奖还不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