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本文采用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文献法、测试法、比较研究等方法对“梁拳”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梁拳”与散打在主要功能与风格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梁拳”技法手段众多,运动形式多样;有较高的技击性、防御性;具有悦心健身、防身之价值.特别是将“梁拳”有关知识技能等融于散打技击当中,就能提升其实战效果.在准确反映其特征与价值的同时,促进散打运动的发展.另外从武术的健身、攻防、竞技等多个方面分析,“梁拳”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从武术的起源及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技击价值与表演价值的不同取向,探讨了武术中技击价值和观赏价值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二者关系的讨论,认为技击是武术的灵魂,不能离开技击谈论武术。而武术的表演价值也不能忽略。在当今社会做为武术人,把握好"击"与"艺"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武术不管如何创新,都不能脱离武术的基本特点,即要保留动作的技击特点。  相似文献   

3.
<正>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渊源流长,种类繁多,人们常常把长江以北势宏架大的拳术称为北派,把长江以南架势小、发劲刚猛的拳术称为南派,把少林拳术、炮拳、洪拳、南拳等称为外家拳术。把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称为内家拳术。内家拳的功用如何,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凡是拳术动作的要领若要追根究底问它一个为什么时,那就不能不用技击原理来进行阐述解释。  相似文献   

4.
《吕氏春秋·察今篇》有这么一句话:“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其中,“引婴儿”之“引”是怎样一种动作?旧注本原无解释。中华书局出版的王范之《吕氏春秋选注》释此“引”为“牵”,而中学语文课本选入此文时,亦把此“引”字注为“牵引”。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武术训练体系中,功法练习是作为学习武术的基础而存在的,然后套路练习,学习和掌握各种技击方法的做法和力法,继而对每个技击动作进行剖析讲解,进行双人攻防练习,了解技法的用法,然后过渡到对抗性练习和实战。然而在现在的武术教学.训练、大众健身中,武术套路成为主要内容,功法只是被当成一种附带产品一带而过。本研究通过阅读大量关于太极拳文献资料及身体实践,总结归纳在习练太极拳过程中,注重习练桩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其唤起太极拳习练者对习练太板拳桩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连城拳”是孕育于我国客家地区拳种,是传统武术的奇葩。文章运用文献法、调查法对连城地区“连城拳”的现状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新中国成立至2012年连城地区“连城拳”呈波浪式发展状况;2000年以前习练人群呈现中间高、两端低的分布状况,中年习练者居多,2000年以后中年习练者急剧下降,女性学员参与练习。“连城拳”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城镇化进程促使传承者流失;传承方式单一落后;理论支撑体系不完善;动作内容单调,缺乏观赏性;文化生态环境改变,缺乏保护自觉性;保护措施未形成长效机制。为“连城拳”的传承和发扬,促进“连城拳”的发展,提出了政府主导、扩大宣传、与教育和旅游及文化相结合等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被”字常常作为被动句的标记。在语料中我们发现一些特殊而明显的标记,如“让、教、给、蒙”等也可以作为被动标记。其中“蒙”相较“让、教、给”略有不同。通过研究其语义特点、结构特点、语用价值,总结归纳出了“蒙”作为被动标记的特点、“蒙”字句的基本格式以及“蒙”字句的语用特点。  相似文献   

8.
从多学科角度来探讨标枪“引枪”动作的机制,阐述了“引枪”动作是人体与标枪两次相对运动的运动学原理,并运用解剖学的有关知识来说明肌肉工作和各环节运动对“引枪”技术的影响,强调要充分利用运动知觉来判断器械正确与否。同时,还对该动作的教法、错误动作的形成原因、纠正方法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太极拳是武术的一个拳种,集传统武术技击方法之大成,属内家拳.太极拳注重内外兼修、形神兼备,融健身、修身养性、防身于一体.它以心静体松、缓慢柔和、圆活自然、协调完整的运动特点著称.在技击中,靠观察、柔化、感觉力点和带有擒拿撇筋动作,以气催力,以力借力,以巧破拙,以小破重的"四两拨千斤"来实施技击.深刻理解剖析"四两拨千斤"的攻防含义,进行有针对性和有目的的教学、训练,有利于提高观察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利用身法变化,达到得心应手发力致人.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实验法对攻防技击在太极拳教学中的作用以及所产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在太极拳课的讲解、示范、练习等教学过程中引入技击方法,使之与拳式的教学有机地结合,结果显示攻防技击练习对太极拳教学具有特殊的作用,表现在能增进对太极拳拳式和拳理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太极拳的效率,便于他们记忆的同时能培养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一、作介词1.介引动作行为凭借的条件、方式、标准等,可译为“凭”“按照”“根据”等。如: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2.介引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把”“用”等。如: ③具告以事。(《鸿门宴》) ④悉以心诚之话倚托,千万无渝。(《柳毅传》) 3.介引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范围等,可译为“在”“到”等。如:  相似文献   

12.
从复式班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纵向教学过程看,都要在“动”“静”交替中各自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无论是“动”或“静”都必须围绕同一教学目标.因而各年级纵向“动”“静”定要衔接、连贯、有序。如果把两个年级分开看,每个年级应该体现出一个单式班教学的完整思路。从两个年级的横向看,甲年级“动”,乙年级必须“静”。因此,横向“动”“静”又相互制约,所  相似文献   

13.
崔新强 《考试周刊》2009,(12):126-126
本文针对目前太极拳在高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学习太板拳的积极性的方法,包括渗透技击意识。丰富教学方法,运用“互助式”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4.
“于乐寓教”聚规律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熔语言文字、音乐绘画、表演影观于一炉。那么,应该如何运用“于乐寓教”法进行教学呢? 1.演示法 以表演的形式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使之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①以演代讲。为讲《记一辆纺车》中的“白鹤晾翅”.我打了太极拳的一个拳式,动作像站定的白鹤张开翅膀晾着;又为讲成语“向隅而泣”,我先讲“隅”的含义及读音,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个成语的意思表演动作,堂上气氛  相似文献   

15.
教学中的“引”与“导”邓纯忠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引导,从宏观上来说,将会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教育起着导向作用;从微观上来讲,有其各自的内涵和功能。可以认为,“引”在教育教学中,是教师根据教学规律和学生认识规律,在每个新的信息输出时教师所精心“润色”的具有...  相似文献   

16.
《离骚》是屈原晚年的作品。其中“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一句之“反顾”,两千多年来,众说纷纭,莫哀一是。现略举几家异说如下:王逸《楚辞章句》曰:“……故忽反顾而去。”洪兴祖《楚辞补注》曰:“言虽已回车反顾,而犹未能顿忘此世,故复反顾,而将往观四方绝远之国。”王瑗《楚辞集解》、《楚辞蒙引》曰:“反顾者,回首而视也。”余萧客《文选纪闻》曰:“灵均才为世出,忧在生民……忽忽不忘此念。反顾,犹言转计。”  相似文献   

17.
“嘿嘿嘿,嘿嘿嘿……”这是什么声音?这是武打片里的声音,这是侠客们路见不平或者报仇雪恨时以武力征服对方时发出的呼叫声,一方面它的节奏能协调自己的动作,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威慑力。现在,张皮皮嘴里发出的就是这种声音,他正围着一个人转圈,朝着空气开打,就是不敢近前。原来,王小巴每天清晨六点钟就到学校练他的杂牌拳,无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你只要稍微早一点到校,就会听到“嗷呼———嗷呼———”像狼嗥一般的吼声。这是谁?当然就是王小巴了。这是他练杂牌拳之前必做的一门功课,吼完了,再“嘿嘿嘿”开打。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相似文献   

18.
高校“两课”是国家规定的各高等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旨在通过课程的讲授,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合格接班人。如何发挥高校“两课”教学的主阵地并对此进行改革,是每个“两课”教师所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9.
太极拳为什么称内家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极拳发源于武当山,人们习惯上称作内家拳,或连称为武当内家拳.但是.它为什么被称为内家拳呢?“内家”之说最早见于明清之际朴学大师黄宗羲《南雷文集》之中的《王征南墓志铭》,王征南为明末清初四明(今浙江宁波市)地方的一位武当拳名家.从师单思南.由王上溯七代为开派祖师张三丰《王征南墓志铭》中云:“……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扑(或作仆)故别少林为外家,盖起于宋张三峰……”(按;比指北宋之张三峰,有称南宋、元明之武当丹士,乃名张三丰.后后之张三丰承前张三峰之武技,并吸收释道二家拳技内功之长,开创武当内拳派).从黄宗羲“有所谓内家者”一词的使用,可见当时“内家”之说不但已被普遍使用,而且相沿日久,但黄氏之说似执“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扑”的“静”者为“内”,“动”之“犯者”为“外”的敌我对象和技击特征而定.  相似文献   

20.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一个传统体育项目,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人们通常只是掌握了太极拳的动作框架,而对其动作所包含的技击方法了解甚少,本文通过对二十四式太极拳技击方法的剖析,希望能使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到太极拳的奥妙之处,掌握其精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