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等导等法”是中学数学中的一种重要解题思想方法。由不等导出相等在解题中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下面几种:1.利用已知不等式(如平均值不等式,柯西不等式,三角不等式等)中等号成立的充要条件导出相等例1.某公司为组装计算机整机,一年内共购入某种元件8000个,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数学竞赛中,经常出现以点、线(段)、多边形、圆等几何元素的背景,求满足一定条件的某种几何元素个数的最值问题,也称为几何中的离散最值问题。由于解答此类竞赛题并非需要众多的基础知识,但能展示解题者思维能力而受到命题者青睐,本文从若干方面来探讨问题的一般解法。一、“不等导等”法所谓不等导等法就是从题设条件出发,  相似文献   

3.
数学中的“等”与“不等”都是绝对存在的.从表面上看,“等”与“不等”是对立的,但如果着眼于“等”与“不等”的关系,会发现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另一面.可以这样说,任何数学变换都是“等”与“不等”之间的周旋.许多数学问题若能很好利用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在解题中可以起到出奇制胜、化难为易之功效.本文以几个常见的典型例题,  相似文献   

4.
相等与不等是数学中重要的关系,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转化的.一般来说处理相等关系比不等关系要容易些.本文介绍把不等转化为相等来简化解题的几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解析几何中的最值与范围问题一直是高考热点之一.由于教材对这些问题没有作专门介绍,因此也成了高中数学的难点之一.范围与最值的确定,其背景多依赖于一个不等关系,解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依据解析几何本身的特点,建立起这一不等关系.  相似文献   

6.
一、三角形三边不等关系的应用 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下面谈谈它们在解题中的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7.
现实生活中的不等关系处处存在,掌握好不等式基本性质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题方略,可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等与不等是数学小客观存在的一对矛盾.三角形中的不等昆主要表现为边、角的不等关系.提高三角形中不等量关系的证明能力.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因为人的思维依赖必要的知识和经验.正如解题研究的一代末帅波利亚所说:“货源充足和组织良好的知识仓库是一个解题者的重要资本.”因此,同学们首先要熟练地掌握下面一些不等式的性质和有关的公理与定理:()若a>b小>c坝ga>c;(2)若a>b.则a+c>b+c;()若a>b.c>d,则a+‘>b+d;(4)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何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5)三角形的一个外用大于任…  相似文献   

9.
齐树平 《初中生》2008,(7):38-40
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是各种考试的常见题.这类题常以经营决策等热点问题为背景.解实际问题时,一定要正确找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解题的难点是建立数学模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来求解.  相似文献   

10.
在解题中,我们常常把含有待定字母的等式,缩小或放大,得到一左一右两个界限,使其夹在两个界限中间,从而导出字母的取值范围.这种解题思路称为相等问题的不等解法.下面举例说明这种解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1.
圆锥曲线的问题中常有一些参数的“范围”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核心是根据题意构造有关的不等关系.因此如何寻找不等关系是解题的关键,这里笔就构建圆锥曲线中不等关系的几个视角作些归纳.  相似文献   

12.
思维导图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有力工具.在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解题的关键点,掌握有效的解题方法,促进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升.基于此,本文以高中生物教学为例,主要就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生物解题能力培养中的作用以及实践运用策略展开了以下几点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可以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短时间就能找到有效的解题方法,效率高。本文以思维导图为研究视角,重点探究思维导图用于高中化学简答题解题策略,以期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举例说明思维导图在物理解题过程中的应用。由于思维导图具有直观化、结构化的知识表征方式,而且思维导图是思维有效的图形工具,在物理解题过程中,思维导图应用于建构和求解过程,对物理解题搜索问题空间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利用导函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再根据单调性来求解证明不等式,是函数、导数、不等式综合题的一个难点,也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解题的关键点是构造辅助函数,将不等  相似文献   

16.
现实世界中的量,不等是普遍的、绝对的,而相等则是局部的,相对的;等与不等既对立又统一,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通过转化,可使许多问题得到解决,使解题过程更加简捷。“不等”与“等”的转化$玉溪第一中学@武增明  相似文献   

17.
<正>因为物理知识点的零散与知识的抽象化特点,思维导图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能够简化部分物理难题,促进学生对自身物理知识体系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究。对"思维导图"在物理解题过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充分的研究,可以将思维导图与物理解题更加充分地结合在一起,促进同学们物  相似文献   

18.
思维导图可以将物理知识点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物理知识.本文主要阐述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解题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及如何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设计和如何将思维导图融入解题过程.  相似文献   

19.
邓文殊 《考试周刊》2010,(8):188-189
遗传学中的计算题是教学难点,解题时教师可借鉴思维导图的绘制的段,帮助学生理清思考过程,疏通解题思路,修正解题方向,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20.
现实世界中的量,不等是普遍的、绝对的,而相等则是局部的,相对的;等与不等既对立又统一,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通过这种转化,可使许多问题得到解决,且使解题过程更加简捷明快,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