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备好每一堂课,备好每一个学生,乃至备好每一节课的自我”是教师日常工作中备课的核心所在。而教师的备课包括“有形的备课”(即准备“教案”)和“无形的修养”(即教师的学识、人格等方面的修养),从某种意义是说,“无形修养”比“有形备课”更重要。  相似文献   

2.
长篇短制     
新课程标准教师备课的思考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之一,备课不仅是对上课内容的准备,也是对学生的把握,备好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就需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新课程标准下的备课,是把旧东西新用。也就是结合今天的课程实质,学生特点,时代气息,运用旧东西,使旧东西服务于新需要。第二,文字教案要根据个人需要和课程内容确定详略,由教师自主确定,而不是由领导硬性规定。有关资料、信息、教育手段、研究氛围等作为教师脑中教案的素材应详而再详。第三,教师要备好课中课和课后课。备好课中课以应对课堂中发生的意外事件,使教学正常进行。课后课要求…  相似文献   

3.
1.做好课前功夫,精心备好每节课。我校对部分教师实施弹性写教案制度,但不是弹性备课。目的是为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而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其实,不写教案的备课是更高层次的备课,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就像讲演不写讲演稿,讲座不写讲座稿一样。无论如何,教师在上课前必须精心备好每节课。2.教师备课一定要做到"四备"。我感觉还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备教材"一定要对教材所涉及的"双基"(基  相似文献   

4.
技校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同样包括备课、授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与答疑以及学生成绩的评定等内容。备课和课堂教学作为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直接影响到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本文就此方面的问题谈谈技校教师如何讲好一堂课。备课备课就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写出详细的教案的过程。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好课是加强教学的预见性和计划性,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保证。怎样才能备好课呢?我的体会是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写好三…  相似文献   

5.
谈备课中的背功●亓臻教师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备课是教师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教案写好了,不等于备好课了,写好教案不是备课工作的结束,写好教案也不等于就能讲好课,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还得下一番“熟悉教案”的苦功夫,也就是说,要把讲授的内容,揣摩构思,...  相似文献   

6.
闫少鹏 《宁夏教育》2012,(11):29-29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教师依据课标、教材、学情分析备好课。在传统的备课中,教师只是抄写教案以应付上级检查,教案无使用价值,既浪费时间又消耗纸张。教师电子备课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教师工作的压力,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使教师能够抽出更多时间钻研教学、辅导学生,  相似文献   

7.
"学案导学"这一教学模式是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开展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既要备好教案,也要备好学案。既要站在教学的角度,对教材进行必要的理解、消化和处理,更要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针对每堂课学刿的内容编制出学案。  相似文献   

8.
备课写教案应注意的几个薄弱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天天在讲课,讲课前要备课、写教案。但如何能备好课、写好教案,使教案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却大有研究的必要。多年来笔者纵观广大教师在备课、写教案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如能注意克服,对提高教学质量将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备课、写教案中其薄弱环节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9.
小学自然教学要改革。改革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基础,这就是正常的教学常规。下面简单介绍我县90年春制定的“小学自然教学常规”的基本内容。教师方面 1.备课;(1)掌握教学大纲,熟悉教材内容;(2)准确地拟定出每节课的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3)根据课型,确定教学方法;(4)认真备好演示和分组实验,备好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5)备课既要学习教参,发挥教研组集体智慧,又要独立思考,发挥自己的特长,大胆探索新的教学方法;(6)教案的编写一般包括课次、课题、教学目的要求、课时安排及课堂时间分配、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具、学具、实验的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2.上课:(1)教师必须有教案,实验课要准备好实  相似文献   

10.
陈正兵 《成才之路》2012,(14):98-99
正一、精心准备课堂教案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我们备课时既要备教材教法,更要备学生。要了解学生实际情况,要吃透教材和大纲,根据大纲和教材要求抓住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和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自在的气氛下学到知识。  相似文献   

11.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这是每一个教师都明确的。传统《教育学》对教师备课的指导,往往只强调三种计划(学期/学年计划、课题/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即教案)和三方面的工作(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而忽视了联系备课与上课之间的一个重要环节的强调——课前“背”课。所以,很多老师在上课时,虽然有符合备课常规要求的教案,但是“心中无数”,讲课时只好照着教案边看边讲,形成“上课老师念教案、学生记笔记,考试学生背笔记”这样一种呆板的教学模式;需要板书时,教师则背向学生,一手拿教案、一手拿粉笔,两眼紧盯着教案,边…  相似文献   

12.
传统备课方式强调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一方面,教师自身要备好教学对象——教材,备好学习主体——学生情况;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好学科组、集备组的集体备课。传统备课方式也强调备学生,但是从教师角度去分析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情感价值水平,这种备学生的  相似文献   

13.
要上好一节思想品德课,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的几个环节. 一、备好一堂思想品德课 自从实行素质教育以来,许多的思想品德课教师都埋怨现在的思想品德课难上,学生懒学习,特别是基础差的学生更是无心学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备好一堂思想品德课,要抓好以下几点. 1.平时培养好师生感情.备课不仅仅是写一节教案那么简单,在备课中,不仅要备教案,而且还要备学生.备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是教师讲,是达不到教学目的的.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重点是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谈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备课艺术   要讲好课,先得备好课。备课是教师授课前的知识准备过程和教法探索过程,备课的关键是要吃透教材。   一般备课可以分成三步:第一步,认真钻研教材,要把教材所涉及的有关专业知识弄懂弄会。同时要留心收集有关最新科技动态的资料及时补充备课素材。第二步,根据自己所要讲的具体章节内容写出教案。写教案时,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时数的规定性,教学对象的可接受性和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等方面选取教学内容,构思组织教案。要明确教案是讲课之本。第三步,在上课前一天反复重温教案,把讲课内容在脑子里反复熟…  相似文献   

15.
一、教师在备课及上课时宜放中有收教师备课要放,就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机会和权利,引导每个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并获得一定的成功。然后,学生由于受到学习基础、性格特征、认识方式、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等各种因素影响,造成学生个体的差异。所以,探究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这就要求老师要花更多时间与精力精心备好一堂课,就要  相似文献   

16.
刘文权 《考试周刊》2011,(62):60-60
如果说一堂好的语文课是一件艺术品的话,那么,备课就是雕塑这件艺术品。备课,是教师熟悉、掌握教材的过程,是设计最佳教学方法、精心安排课堂教学结构的过程。要上好语文课、讲好一篇课文,关键在备好课。怎样才能备好课呢?一个重要的经验是既要“钻进去”,又要“跳出来”。  相似文献   

17.
课前充分准备 一、认真编写课日授课计划——备课 备课是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全部教学准备工作的最后的阶段。生产实习指导教师要上好课,必须备好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实习课的备课比普通课的备课要求更高,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还要做好物质技术准备。 备教材:进一步钻研教学大纲和课题授课计划,明确课题的目的、要求,掌握好教学基本内容。认真  相似文献   

18.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语文教师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当然,备好课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它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艰苦劳动.这要求教师备课既要备学生,又要备教材.可是初中语文教材的知识包罗万象,分布较为零散.这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备好课.  相似文献   

19.
<正>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备好课才能上好课。一个教师的备课历程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他的成长历程。回顾自己近30年的备课经历,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早期的"抄"教案;二是接下来的闭门造车式的自主备课;三是后来(直至现在)的自主备课与学习借鉴相结合。我称之为备课的"三部曲"。1备课第一阶段——"抄"教案1983年我师专毕业后就走上了教学岗位。教学工作对于初为人师的我来说既充满着激动与向往,又  相似文献   

20.
一个教师要想科学地传授文化知识,组织好课堂教学,必须备好课、写好教案,否则,信口开河,天马行空,断难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德育同群是一门科学,要想完成把青少年培养成“四有”新人这一艰巨任务,要想通过某种方式、手段实现某项德育目标,也要精心备好课。教学上的备课,每位教师已习惯成自然;德育上的备课,大多数班主任还没有养成习惯,更提不到“自然”、自觉了。我们要充分认识德育备课的意义作用,要精心备好课,写好德育教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