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数学思维教学应当区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1)帮助学生了解、学习数学思维从而改进思维;(2)“由数学地思维”转向“学会思维”,努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这可视为一种“螺旋式的上升”,与此为对照也可清楚地看出这样两种观点的片面性,即是“基础教育去学科化”,以及单纯从学科的视角对数学教育目标做出狭义解读.  相似文献   

2.
尹芳黎 《考试周刊》2010,(41):71-72
数学是各学科学习的重要基础,数学知识在许多学科领域里有广泛的应用。如会计基础、统计学原理、计算机电工基础等。没有数学的基础知识.这些学科也没有办法学习。因而数学是职业教育中一门必不可少的学科。而数学概念是数学的“基石”.是学生获得系统的数学知识的源泉。  相似文献   

3.
数学是小学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数学教学必须把知识性教育与思想性教育结合在一起,小学是九年义务教育中最基础的教育,是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阶段,也是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基础的重要时期。数学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完成传授数学基础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要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学校工作的反思之一,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较薄弱,而所谓薄弱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落实,“全体教师和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这一任务没有落实。学生的思想需要教师去塑造,而这种塑造工作应始终贯穿在各种教学过程之中。当然,数学学科也不能例外。然而,一段时期来,作为数学学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引起重视,也没有落实在行动上。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在数学学科中落实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存在一些思想障碍: 1.认为数学课是单纯传授知识的课,如何加强双基知识教学,培养学生能力才是我们的职责。所以认为:“只要把基础知识打扎实了,学生毕业会考合格了,我们的任  相似文献   

5.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不仅具象性学科(如美术、音乐等)是美的学科,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抽象性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等)也存在美,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了解数学的美.  相似文献   

6.
“新基础教育”在教学研究中提出了“拓展学科育人价值”的任务。本人作为该研究课题组的成员,并具体承担数学学科教学改革的研究,对这一任务作了结合学科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究。本文拟从三方面阐述对拓展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认识。一、对数学教学育人价值的认识偏差偏差之一是对数学学科育人价值认识的狭窄化。所谓狭窄化,就是对数学学科教育的价值认识停留在教授数学知识上,表现出一种为教知识而教知识的状态,教师是为教数学知识而存在的,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被局限在掌握数学知识上。这可以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制订中窥见一斑,具体地说,大多…  相似文献   

7.
每一学科都承担着培养合格公民的重任,数学学科亦不例外,这集中体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维度上。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不局限于数学知识的习得,更不应该停留在空洞的口号上,有育人之名却没有育人之实。结合数学学科的特征,我认为,要实现数学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需要通过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切地进行教育。教育的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8.
钟之文 《小学生》2010,(1):52-53
现行的新《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让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可以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研究环保问题”。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不只是其他学科的“专利”。笔者就如何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此,  相似文献   

9.
强调数学应用价值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基础是应用科学,而应用科学的基础是数学”。这一论述揭示了数学在生产力中的巨大作用。数学作为从量的方面处理现实世界中各种关系的科学,当然也要处理有关生产关系的问题。这就是数学的价值。但由于历史的影响,教师们在过去的教学中过分强调数学的逻辑性、严谨性、系统性和理论性,宁可一遍遍地去重复那些严谨的数学概念、讲授那些主要为解题服务的技巧,却很少去讲数学的精神、数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并建立良好的进一步学习的情感,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指导学生写数学小论文是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和途径,也是一种新型的师生交往方式,这是一个很新颖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