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英汉词语的语义模糊性体现在两方面,即词语本体的模糊性和人类认识的模糊性。本文阐述了英汉词语语义模糊性对英汉互译产生的影响,粗略探讨了可行的翻译方法,并且认为在寻求等效翻译过程中完全可以找到更加忠实于原文模糊语言的译文,因此,以模糊译模糊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模糊语言学研究的核心是语义的模糊性,而词语是模糊语义最突出的载体。文章从语言基础、现实基础、心理基础、美学基础四个方面探讨模糊词语存在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模糊性是语言的特点之一,以模糊词语为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本文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试论述认识模糊与词语语义模糊间的关系,并通过假定存在的思维语及心理语言学家建立的原型模式进一步阐述之。  相似文献   

4.
模糊语言的客观性对翻译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语言的模糊性有别于语言的歧义性、多义性以及概括性;而且语言的模糊性存在于语言的语音、词语、句子以及语篇等其他层面。在翻译实务中,语言模糊性的客观存在对翻译有着很大的影响。充分考虑这些语言概念的差异和语言模糊性存在于各语言层面的现实,能更好地使译贴切准确。与此同时,模糊语言的客观性也引起我们去思考一些翻译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5.
严扣风 《文教资料》2014,(17):35-36
模糊性是语言的一种客观属性,自然语言中存在大量的模糊词语。作为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之一,幽默与语言的模糊性存在息息相关的联系,它的形成就在于话语隐含义的模糊性。本文简要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幽默模糊手段,并对一些经典言语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词语的模糊类型及应用于凤琴模糊性是指语言的语义不明确,意义含糊,没有确切的内涵和外延,缺乏规定性,表达具有这种性质的事物的词语,就是模糊性词语。模糊性词语有许多种类型。一、模糊性词语的类型1、连续型的模糊所谓连续,就是指表义词语的本身存在一种界限不明...  相似文献   

7.
谈模糊语言在应用文写作中的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恰当 ,是应用文语言最基本的特征和要求。但是 ,在强调语言运用的准确性的同时 ,却又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语言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模糊性。以往 ,人们对应用写作往往只强调语言的准确性 ,却忽视模糊性。其实准确的表述既有赖于精确的词语 ,同时也离不开模糊词语。  相似文献   

8.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集模糊和明晰于一体的矛盾统一体,世界的这些属性投射到人类的语言中,就形成了自然语言的模糊性与明晰性,世界的模糊性对我们建立在明晰思维基础上的传统逻辑提出了严峻挑战,迫使我们以多种思维方式认识与把握世界。从自然语言模糊性理论思考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找到了前辈们对模糊语言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的理论思考,对这些认识成果的梳理过程便形成了我们对于模糊语言的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9.
浅论词义的模糊性及其语用功能乐金声模糊性就是指词语所指范围边缘不确定的属性,边界不明是词义模糊的实质。它涉及到客体与主观认识两个方面。客体之间的界限不明或模糊,反映到语言系统内而产生的词义同样也是模糊的。但客体模糊不是产生语义模糊的唯一根源,而认识主...  相似文献   

10.
广告语言不但具有准确真实的特点,也具有很大的模糊性。本文从认知语义范畴的角度分析了广告语言存在的模糊性,并通过语义范畴理论对广告语言中的模糊词进行了分类。语言研究者和消费者应理性地看待广告中存在的模糊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1.
模糊语言的模糊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模糊语言有朦胧、神秘之美学意境,模糊关之语言特征是清晰与模糊相依、具体与抽象互渗、相对与绝对转换,主要表现形式有含蓄、简要、委婉和幽默。  相似文献   

12.
语言起源问题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由于受到课题难度、科学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语言起源问题曾一度被视为学术研究的禁区.受体验哲学的影响,语言学界在语言起源问题的研究方面又有了新的思路,解开语言模糊性之谜也成为可能.根据体验哲学的观点,语言起源和语言的模糊性是同时发生的,二者都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果,语言的模糊性根源于人类语言对实践活动反映的片面性、不完备性,同时还受活动主体、认识客体、认识主体的情感因素等方面原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模糊语言学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一门边缘学科。在国内,伍铁平教授所著的《模糊语言学》是第一本系统阐述模糊语言学的著作。该书观点新颖、例证翔实,从多角度对语言的模糊性进行了探究,开创了定性分析模糊语言学的先例,是广大语言学习者很值得看的一本好书。本文结合国内外模糊语言学研究的实际,谈了作者的读后感。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既具有精确性又有模糊性。通过新闻报刊英语实例,结合语言学理论,从构成语境的各种变动的因素可探讨模糊语的成因及其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5.
模糊性是语言的基本属性,模糊语言是构成文学作品审美价值和审美功能的主要方面.模糊在古典诗词中的体现主要有词语模糊、数量模糊、语法模糊等."三美论"是模糊英译的指导思想.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诗词的模糊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模糊性既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又是诗歌语言的基本特征。中国古诗语言模糊性在语音、句法、语义和语用等各层面都有所体现。语言模糊理论对诗歌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中国古诗英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把握原诗语言不同层面上的模糊性,同时充分考虑中英语言文化的差异,采取恰当翻译手段,在译入语中最大限度地再现原诗语言的模糊美。  相似文献   

17.
浅谈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谈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的模糊性是自然语言本身的一种属性。而商务英语谈判又不同于通常的语言交际,谈判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都不愿与对方坦诚地分享信息,所以谈判语言总是不免含蓄隐讳,但为了使谈判能够顺利进行,模糊语言就成了谈判场上较常用的交流工具。本文重点介绍了语言的模糊性、商务谈判中模糊语言的特点以及模糊语言在商务谈判场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模糊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重要特征。语言的模糊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语言、语调模糊性;(2)词义模糊性;(3)语法模糊性;(4)跨文化交际产生的模糊性。它们都对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实践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翻译标准的模糊性也导致翻译活动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19.
语言的模糊性广泛存在于各类翻译中,并成为制约翻译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因而,结合实例对汉英翻译中的模糊性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归纳汉英模糊翻译的原则,不仅能够丰富模糊翻译研究,而且还能够对模糊翻译的处理方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模糊性是人类思维和语言的根本属性。新闻语言因其表述事实、传播信息的作用,其“准确性”成为首要的特点。然而,这个特点不仅仅是通过运用精确的语言来实现的,在很多情况下是通过运用大量的模糊语言来达到的。基于分析新闻语言中语言的模糊性表现方式及其如何达到“准确性”,研究如何在翻译过程中正确理解和处理这些具有模糊性的表达,并能找出一些翻译新闻语言中模糊性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