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年来,我们习惯于在授课过程中不出错,老师们把授课中出现的错误视为失误甚至不称职.殊不知这种思想影响下的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对于老师所授的知识毫不质疑,只管记忆,因而缺少主动思考的精神;上课只是被动地接受,缺乏主动探索的精神.培养的学生高分低能,不适合在现代社会进行独立思考、独自探索的研究活动和创新活动.如果能在授课过程中设置一些错误,并鼓励同学们发现并纠正错误,不仅能调动同学们思考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还能培养同学们课前课后独立利用资料进行研究和探索的能力.这对于破解教育难题,培养探究型和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中国人的整体思维方式出发来认识意境的形成,意境的生成与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方式联系非常紧密,老庄对生命本体(道)的认识为意境的生成提供了形而上的依据,形成了意境最基本的特征,即意境重视整体效果、境生于象外、物我交融等等;老庄和佛教禅宗对“道”、“法”真谛的认识又为意境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各民族语言中,动词均居于核心地位,一个句子中,动词对别的词居于支配地位,而动词本身不受任何别的词支配。按动词所支配的不同性质的名词性词语的数目形成了动词的配价理论;按动词及其“行动元”的位置确定了抽象动词结构形式,按抽象动词结构形式又形成了“空语类”理论。“空语类”理论使句子的深层结构趋向规则统一,根据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差异又产生了“语迹”概念。在解决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矛盾中又产生了变换理论。  相似文献   
4.
历代学人对"以意逆志"的理论认识各有千秋,但都确定从作品之意可以认识到作者之志,因此,人们对这一命题的认识是以对理想作品的理想解读为理论假设的。由于理想作品与理想解读只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所以,"以意逆志"实际上告诉人们: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绝不止于、也不等同于作者的创作意图,而是一个经由一代代读者不断阅读过程累积的结果。面对一部文学作品,每一位读者的任何一次阅读结果无论如何有差异,都是同一部作品在阅读活动中具体化的结果之一,人类的任何一次阅读活动都以实现理想解读为目标,因此,人类的阅读史是一个理想解读在实际阅读活动中不断实现、不断具体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全国各地一些家长质疑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泉水“丁冬”,家长觉得按照自己以往学习的知识,应该为“泉水叮咚”。可是经过咨询有关人员认为这两个词都是正确的。笔者翻阅了相关词典,发现几本词典中都有“丁冬”、“丁东”,而无“叮咚”。在汉典网查询,“丁冬”词条下,解释是“象声词。丁当声,丁丁作响,形容金属、玉器碰撞的声音,也作丁东、叮咚。”而在现代汉语作品中,我们随处都可以找到使用“叮咚”的例子,如:张天翼《最后列车》:“身上悬灯似地挂着那些捞什子叮咚叮咚响。”碧野《山泉水暖》:“在一个深谷里,山风送来铁马的叮咚。”等等。那么到底应该用哪一个呢,我们有必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这几个词做深入地认识。  相似文献   
6.
由"以意逆志"的阐释史和文学作品的解读史可以看出,"以意逆志"这一命题在为文学作品的正确解读提供方法时,却意外地为作品的多样化解读打开了方便之门。它昭示我们:"以意逆志"必须结合"知人论世",才能建构作者之志,而建构过程中时代因素与个人因素不可避免地参与其中,建构结果也随之呈现出时代差异与个体差异,因而文学作品的正确解读只能是一种发展趋势,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各民族语言中,动词均居于核心地位。一个句子中。动词对别的词居于支配地位。而动词本身不受任何别的词支配。按动词所支配的不同性质的名词性词语的数目形成了动词的配价理论;按动词及其“行动元”的位置确定了抽象动词结构形式。按抽象动词结构形式又形成了“空语类”理论。“空语类”理论使句子的深层结构趋向规则统一.根据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差异又产生了“语迹”概念。在解决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矛盾中又产生了变换理论。  相似文献   
8.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集模糊和明晰于一体的矛盾统一体,世界的这些属性投射到人类的语言中,就形成了自然语言的模糊性与明晰性,世界的模糊性对我们建立在明晰思维基础上的传统逻辑提出了严峻挑战,迫使我们以多种思维方式认识与把握世界。从自然语言模糊性理论思考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找到了前辈们对模糊语言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的理论思考,对这些认识成果的梳理过程便形成了我们对于模糊语言的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9.
在我院藏汉双语教学中,我们发现:由于以藏语为母语的学生与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在使用和理解汉语时,所依据的标准与判断机制不同,因此常常会出现一些误用的现象,而他们自己却浑然不知。因此我们汉语教学重点与方法的确定只能依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汉语水平,而不能按照普通汉语学生的情况来臆测。汉语教学的重点应放在那些以藏语为母语的学生在理解与运用时经常出现错误的地方,这样我们的汉语教学才有针对性与实效性。在此以我院汉语教学中遇到的实例为研究对象,对确定汉语教学重点与方法进行个案研究。  相似文献   
10.
"文如其人"的说法,如果追根溯源的话,其来源非常久远.早在远古时期的<尚书·尧典>中就有"诗言志"的说法.后来,汉代的<毛诗序>接着说:"诗者,志之所之,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按照这一古老的诗学理论,诗人有什么样的志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诗,反过来说,有什么样的诗就可以知道诗人有什么样的志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