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正我们应该让孩子有享受吃饭的感觉,而不是把吃饭当成吃药那样痛苦。孩子吃饭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是一辈子的事,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吃饭是件快乐的事。说起喂养,很多家长觉得就是给孩子每天做很多顿饭,孩子吃得越多越好,或者吃的东西越贵越好。很多父母还特别希望我们医生能给一个特别精确的指导,比如多大的孩子应该吃几次饭,每次吃多少种类,每个种类吃多少……我总是在跟家长说:我们是在养孩子,不是养  相似文献   

2.
王金战 《教育》2011,(36):9
我们爱自己的孩子,期望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希望孩子能够按部就班地去做他们该做的事。学习成绩要好、要听话、身体健康、有礼貌等等。但孩子不是我们,他们有他们的生活,他们有他们的选择。如果他们不能符合我们的心意,孩子所做的事就成了我们的一种痛苦。有些朋友,他们就是处于这种状态中。  相似文献   

3.
张文俊 《中学教育》2004,(10):23-28
在成人的眼里,孩子们的事,好像都是些小狗、小猫、鸡毛蒜皮的事,但在孩子心里,却是世界上天大的事,孩子失去老师的信任,像我们成人塌了天一样的严重  相似文献   

4.
"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是教育工作的神圣使命,是教育工作者的崇高责任,是全社会的共同心愿。孩子的事牵动着我们的心,孩子的成长关系着祖国的未来!为了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需要我们进一步推动教育观念更新、进一步促进教育方式创  相似文献   

5.
刘丽云 《家长》2014,(6):41-42
孩子是可爱的天使,是我们的未来,寄托了我们美好的期望。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事。因而,我们快乐着,感动着,困惑着,痛苦着。孩子在成长,我们也在成长。在我们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没有几件小事令我们始终记忆犹新。今天,我就先来说说我的那几件小事。  相似文献   

6.
陪伴孩子长大,是所有父母的责任,也是一件美好的事。让我们用好这份陪伴清单,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也让自己享受与孩子相伴的美好日子。99个陪伴计划,99件有趣的事,将在新的一年里,为你带来99个难忘的亲子互动瞬间。  相似文献   

7.
送年幼的孩子去幼儿园,是让很多家长感到头疼的一件事,因为孩子还太小,往往对新环境不能接受。看着孩子在幼儿园里又哭又闹的情形,很多家长心疼不已,却又无可奈何。其实,送孩子去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接受启蒙教育,并不是件为难的事,因为这个过程也是有章可循的。这方面,我们不妨借鉴一下日美家长的做法。  相似文献   

8.
如果你是一个老师,“你经常要学生家长为学生签字吗?不管是家庭作业、考试卷还是家校联系本?你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又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如果你是一个家长,孩子的老师经常要你为孩子签字吗?你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又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家长签字”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了。看似一件小事,因为长期存在,经常发生,就成了一件不小的事。这件事的背后,恐怕还有相当多的内容值得我们去思考;这件事的走向,恐怕也有相当多的内容值得我们去探究。  相似文献   

9.
习作几乎对每个孩子来说都不是件愉快的事,他们或许缺乏写作的兴趣,或许缺少生活的体验和情感的积累,总而言之,谈到写作,几乎没有孩子是乐意接受的。在写作的这条路上,我们的孩子摸索了,摔倒了,还要继续前行,每一步的成长都饱含着无比的艰辛。其实写作不仅仅对于孩子来说是件不容易的事,对于我们老师来说也同样困惑。都说培养孩子的习作兴趣重要,固然如此,但兴趣有了,仍然写不出令我们满意的文章,怎么办?此时如果老师能给这些在黑暗中习作的孩子们点盏希望的灯,那么不仅会给孩子带来希望,也会给我们带去希望,成功或许就在前方了。  相似文献   

10.
带孩子散步,过去我们总是拉着他的手,按照既定目标,拖着他走。孩子想看看路边景物,就催他:“快点!快点!”这样散步,孩子不感兴趣,我们也觉得很累。为什么呢?我们思考了一下,感到关键是没尊重孩子的那颗童心。孩子虽然阅历浅,知识面窄,但他们观察事物也有自己的角度,大人感兴趣的事,他们往往不感兴趣;大人不注意的某些事,他们却津津乐道。认识到这点后,我们再带他散步时,就先确定一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如果你是一个老师,你经常要学生家长为学生签字吗?不管是家庭作业、考试卷还是家校联系本?你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又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如果你是一个家长,孩子的老师经常要你为孩子签字吗?你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又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家长签字”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了。看似一件小事,因为长期存在,经常发生,就成了一件不小的事。这件事的背后,恐怕还有相当多的内容值得我们去思考;这件事的走向,恐怕也有相当多的内容值得我们去探究。  相似文献   

12.
李佳瑜 《湖南教育》2014,(11):64-64
常常这样:当我们强调别人遵从一些规矩时,而我们却理所当然地忘记自己也应该遵从。就像老师强调孩子要倾听的时候,作为老师的您,是否又真正倾听了孩子的声音呢?如果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倾听是孩子的事,那教育里许多荒唐的事将由此发生。小学的前三年,我一直是老师的"得意门生",会背很多古诗词,会朗诵,更值得一提的是:那时我的作文常在校刊上发表,成为同学们模仿的范文。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我们换了一个语文老师。  相似文献   

13.
正进入学校,就意味着孩子开始了正式的学习生涯,学习话题当然备受父母关心。聚焦父母关心的话题的同时,我们也请学科老师进行了学科介绍。我们需要帮助孩子渡过学习难关,但是让孩子最终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恐怕是我们解读所有话题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14.
凡是从我们村小学出来的孩子,都知道一件事:南方的辣椒能长成树. 说是小学,其实就巴掌那么大点儿地方,坐着26个孩子,有我们村的,有邻村的,还有个孩子是外镇的.谁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选择我们村的学校。  相似文献   

15.
冰花 《教学随笔》2009,(9):26-27
游戏是促进幼儿发展、对幼儿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是为21世纪培养所需人才的重要途径。而现代家庭总是把学习作为孩子的必修课,限制孩子做游戏。我们知道,要想学习好一件事首先要对这件事有兴趣,而好多家长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兴趣,总是按照大人的意思去要求和安排孩子。其实兴趣与孩子的学习有很大关系。有了兴趣,孩子就会感知清晰、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记忆深刻,而游戏正是孩子最感兴趣也最能调动孩子积极性的活动。  相似文献   

16.
周虹 《幼儿教育》2003,(6):38-38
要求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去麻烦别人,这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开始。当然,孩子自理能力的获得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对孩子来说,在他的成长道路上每前进一步都得付出代价,我们对他的成长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孩子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反复是正常的事,关键是我们怎样引导。  相似文献   

17.
俗话讲:“正人先正己”。意思是说要求别人做到的事,自己必须先做到。这对家长教育孩子更为重要,因为家长的行为就是孩子模仿大人的榜样行为,所以,我要求孩子做到的事,自己先做到,而且鼓励孩子监督我们做家长的,从而起到了让孩子自律的作用。我在帮小孙子元元克服不良行为的过程中,由于采取了让元元监督家长的  相似文献   

18.
时间是宝贵的,应从幼儿期就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用时习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家长只顾忙自己的事,只要孩子不吵,不妨碍他,就随孩子干什么;有的过分宠爱孩子,孩子吃顿饭要哄一下吃一口,舍得花去一二个小时;有的让孩子去干简单的、机械重复的事,如写数字,涂圆圈,花多少时间也不管,等等。如此久而久之,  相似文献   

19.
绿叶如是说     
绿叶如是说文/鲍振义王淑茹过去我们认为,保育员工作越细越好,只有这样才是爱孩子。于是,桌子脏了,我们擦净;玩具落一地,我们收拾;孩子不会穿脱衣服,我们帮忙;孩子吃鸡蛋,我们剥皮……许多本该由孩子学着做的事都由我们包办、代替了。通过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  相似文献   

20.
爱的旋律在手中传递文/李天红“在教育事业中没有小事。”这句话体现在幼教工作中意义很深刻。孩子虽小,但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一些事和这些事对他一生所产生的影响却往往很大。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孩子伸出小手蹒跚着走向我们。我们会本能地抓住他。一双大手牵着一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