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变革视野下的教师信念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林海 《江苏教育》2008,(11):19-22
教师信念是影响教师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因素,对教师信念的概念、特征及其转变的研究在国际学术界正逐渐兴起。大量研究表明,转变教师的已有信念是非常困难的,但通过个人直接经验、间接经验、社会文化浸润等策略的综合运用有可能有效地转变教师的教学信念,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变革与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学信念:教学活动中技术整合的重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设施、教师培训以及政策等要素的改善并没有真正改变教师教育技术使用的低效现状,其中的一个深层原因在于教师尚未树立与接纳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技术整合与教学创新的全新信念.大量研究表明,转变教师的已有信念是非常困难的,但通过个人直接经验、间接经验、社会文化浸润等策略的综合运用有可能有效地转变教师的教学信念,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变革与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3.
大学教学观念变革的实践基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教学观念变革不应仅仅是认知形态的教学观念从旧到新的转换,其核心应是认知形态的教学观念向教师教学信念的转化,大学教学观念变革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为保证观念变革的有效性,我们应该将大学教学实践作为推进教学观念变革的定位基点,并依据观念变革的实践性要求对目前的教学改革实践作进一步的改造。  相似文献   

4.
教学实践的自主变革体现学校主体的意志和行动方式,彰显教师的教育教学信念和智慧,表现为学校自主变革理论、学校教学实践范式和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深化的应有之义。学校自主变革理论的形成通常始于观念的冲突及问题的发现,是"上下融合"的结果。依据理论与实践先后关系的定位,学校教学实践范式的建设有"理论指引实践"和"从实践到理论"两条互生互动路线。可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则是创建自主变革理论和教学实践范式的基础性条件。  相似文献   

5.
教师信念影响和决定教师的教学行为。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信念。国外有证据表明,如果教师的信念没有改变,课程改革或教育改革往往会遭遇失败。Posner提出了概念转变的4个条件:对现有概念的不满、新概念可理解、新概念可信和新概念是多产的。据此,建议教师信念转变遵循4个步骤:首先让教师产生新旧信念的冲突,然后让教师充分理解新信念,认识到新信念是可信的,最后,让教师看到新信念在教学实践中是有效的,以期让教师将原有信念转变为与新课程改革相一致的新信念。  相似文献   

6.
变革学习方式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的、个性化的、可持续的发展,使之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由"学更多知识"转变为"知道怎样思维"。变革学习方式需要以教学变革作为助推与辅助的力量,以教学重构为特征的教学变革,让学习方式变革的潜能得以释放。  相似文献   

7.
教育变革要求教师在教育观念和教学实践方面作适当的调整和转变,教学行为与学习方式改变和教学情境的多元性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压力。自我效能感的不足,角色转换问题以及对新的教学交往媒介的再适应困难都成为教师转变中的阻滞。要缓解由此带来的压力,需要教师认同变革时期的价值取向,进行职业规划和有效的自我调适。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发生了一场空前的、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在此背景下,教学论的研究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结出了累累硕果,主要包括教学论研究思维转型,关系思维与实践教学论兴起,教学观、知识观、学生观、教师观和评价观转变,进而引发深刻的课堂教学研究变革,以及对促进师生发展的策略的研究等。这场变革并未停歇,而是正在迈向"深水区",理论研究的创新将会对教育实践的变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教师教学行为转变是教学文化变革最直接的表现形式。课程改革的深切呼唤、有效教学的内在需求和学生发展的时代诉求是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文化境遇。从控制型向民主型转变、从隔离型向合作型转变、从守成型向创生型转变是当下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主要文化路向。  相似文献   

10.
新课改十分强调学生课堂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在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当中,为了提高班级内每一名学生的学科素养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更有价值和意义,教师需要变革学生学习的方式,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让班级内的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与其他人合作学习,以此来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发展与提升。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部分学生物理课堂学习效果不佳、学习不够深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教师信念是课程改革能否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的关键。论文采用“叙事探究”的方式,通过对一位优秀高中语文教师的描写,从自我角色、课堂管理、学生需要、课程设计与实施、课程资源等方面综合展现了其教师信念与教学实践,并分析了阻碍教师实践信念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教师信念与新课程理念基本相吻合,但教师信念与教学实践具有不一致性。研究建议,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调整和重塑教师信念,一是教师加强自我反思,二是新课程教师培训切实关照教学实践,从而促使教师信念与教学实践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12.
从课程与教学变革的动因、方式、基本格局三个视角对港台地区主题教学变革进行考察,可以发现港台不同的社会与政策背景奠定了两地不同的变革动因,影响了其变革主体与基本策略的选择,最终形成了不同的变革格局.港台地区主题教学变革为我国大陆幼儿园主题教学改革提供了诸多启示.如应以儿童整体发展为本、教师参与变革并成为变革领导者、在变革过程中实现政府法规规约导向与幼儿园自主实践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课程改革情境中的教师信念与教学实践:一项叙事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信念是课程改革能否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的关键。论文采用“叙事探究”的方式,通过对一位优秀高中语文教师的描写,从自我角色、课堂管理、学生需要、课程设计与实施、课程资源等方面综合展现了其教师信念与教学实践,并分析了阻碍教师实践信念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教师信念与新课程理念基本相吻合,但教师信念与教学实践具有不一致性。研究建议,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调整和重塑教师信念,一是教师加强自我反思,二是新课程教师培训切实关照教学实践,从而促使教师信念与教学实践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14.
学习方式的变革与创新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静 《学科教育》2002,(8):23-26
本从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和创新教育的概念入手,指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创新教育的核心,而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焦点,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这三个体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纬度,其实现都依赖于教师与学生的共参与。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实践的变革.理念的更新是实践变革的前提,教师只有深刻把握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才能有效地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教学行为的变革.然而,从学习新理念到实践新理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本人体会最深刻的有以下几点,希望能与大家共同探讨.一、明确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最早提倡在学校科学教育中实施探究方法的学者是杜威.他说,以往科学教学过于强调信息的积累,而对于科学作为一  相似文献   

16.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当今国际教育领域普遍关注的话题。文章分析总结了世界主要国家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变革的诉求、变革的视角和变革的趋向。指出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变革的脉络是形成能力标准,变革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学习发展,并由"单一性能力作用"向"多元化能力作用"转变,由"个体性能力作用"向"群体性能力作用"转变,由学校教学中形成能力向社区、网络扩散,由"直接性能力发挥"向"间接性能力作用"转变,由"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向"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转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走向项目行动的国家化支持、能力发展的一体化导向、培训参与的多元化合作、培训需求的灵活性选择和能力评价的标准化推动。  相似文献   

17.
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不是局部的教学手段的调整,而是一个牵涉到转变教育思想、变革教育结构、更新教学手段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国家政府、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家庭诸方面的通力合作,但素质教育最终要落实到各科教学中去,落实到教师的教学实践、教学过程中去,落实到教师队伍的素质上去。教师的高素质是  相似文献   

18.
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专业技能具有"多大把握"能对学生产生影响与转变的一种期望、知觉、信念和内在感受。它影响着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行为自觉性、努力度和坚持性以及情绪适应与心理调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应积极引导教师积累成功教学经验、获取良性的替代性经验、展开制度化的教学反思和进行恰切的教学归因,来增强与提高自身的教学效能感。  相似文献   

19.
教师信念是教师关于教育事业的价值定位与追求,是教师开展教学实践的源动力.良好的教师信念是推动教学实践创新的关键因素,教学实践创新是教师信念的来源与归宿,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教师信念.注重个人的反思平衡、建构宽松的文化氛围与改进专业培训方式等措施是实现教师信念培育与教学实践创新结合,在教学实践创新中培育教师信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对教学产生积极影响,本文就影响的五个方面进行讨论:1.教师角色转变。2.学生学习的变革。3.教学手段的变革。4.教学环境的变革。5.教学模式及方法的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