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为对象,对河南省的工业旅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2004年以来,河南省的工业旅游有了明显提高,但仍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存在明显差距,且省域内部差异明显.最后提出了河南省的工业旅游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观光农业旅游开发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观光农业资源丰富,发展农业旅游的优势明显。根据国内外农业旅游的开发实践,针对河南省各地的地理条件、资源特色等实际情况,提出了河南省观光农业的旅游开发模式,并在对这些开发模式适用性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这些模式下可开展的旅游活动及农业旅游开发经营类型。  相似文献   

3.
工业旅游的开发正成为旅游经济的一个新亮点。四川省作为我国西部的最大省份,工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但工业旅游开发存在理念陈旧、缺少重视、重点不突出及特色不鲜明等多方面的不足。今后四川省工业旅游应加强政府和企业层面的重视、优先发展优势工业资源、优势工业产业带动下的工业旅游项目,倡导工业旅游与地域资源特色、地域文化特色相结合,探索一条适合本省工业旅游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4.
河南武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河南省对武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两张皮现象,管理机制不健全,旅游产品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因此,应加强资源的深度开发,更新旅游产品,注重武术旅游产品多元化特色开发,扩大宣传,整合资源,修建武术旅游主题公园,扶持特色拳头品牌。  相似文献   

5.
对河南省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省体育旅游业发展迅速,但仍存在营销方法单一,缺乏精品、特色、活力、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以及专家访谈法,对河南省体育旅游资源的类型及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拥有数量多、历史久、品位高的体育旅游自然资源,以及独特的体育人文资源。要实现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到总体布局、区域开发、突出特色;保持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加强体育旅游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及法律法规建设和安全保障体系等措施,以保证河南省体育旅游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分析泉州工业遗产资源现状,借鉴台湾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发展模式,提出推动泉州工业旅游发展的策略。研究表明,泉州拥有"独一无二"的古老工业遗产、完整的晚近时期工业遗产、良好的现代工业基础以及厚重的工业文化底蕴,可以通过借鉴台湾传统博物馆与特色民宿结合的模式发展泉州古老工业遗产,借鉴原址保护功能转换模式发展泉州晚近工业遗产,借鉴文化创意产业园模式发展泉州特色工业旅游及现代工业旅游,借鉴矿山工业遗产与温泉旅游结合模式促进泉州工业旅游整合发展。  相似文献   

8.
运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估计与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河南省文化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探讨影响其空间分布的因素.研究发现:河南省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主要有休闲娱乐类、景观建筑类、教育展示类、遗址遗迹类、古村镇类和工业遗存类6大类,其中休闲娱乐类数量最多,遗址遗迹类数量最少;河南省文化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且分布不均衡;总体核密度分析呈现出以洛阳为中心的高密度区,不同类型的文化旅游资源的核密度呈现不同特征;地形、水系、历史基础、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以及交通是影响河南省文化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最后对河南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院校国标代码:13791院校省标代码:6284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副会长单位河南省旅游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品牌示范学校河南省最具特色的十佳职业院校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报考郑旅八大理由一、河南省唯一公办旅游类高等院校、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中国旅游院校五星联盟"成员。二、河南旅游人才的"黄埔军校"。三、毕业生"一生难求"。四、"国际范儿"实习就业,出国"说走就走"。五、旅游从业者中的高富帅、白富美。六、为您实现"留学梦""本科梦"。七、"虚拟、实景、智慧"三位一体——实训设施高大上。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乡村旅游具备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发展规模逐渐壮大、政府重视、市场需求旺盛等较多有利条件,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其转型升级面临着良好的机遇,但同时也存在着经营管理混乱、产品特色不强、营销能力较弱等不利条件.河南省乡村旅游可以通过培育特色、精品旅游目的地,政府引导和规范标准,培训从业人员,细分市场、加大营销力度等方式实现乡村旅游的产品、管理、服务、市场和功能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全域旅游是新时代指导我国旅游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能够有效助推一定区域内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及脱贫攻坚的顺利开展。河南省伏牛山区虽地处偏远,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缓慢,贫困程度高,但这些正为区域全域旅游发展创造了自然资源及产业条件,也为"全域旅游带动全域脱贫"模式提供了实践空间。研究表明,河南省伏牛山区通过发展景区、旅游小镇、休闲农庄等旅游载体,鼓励贫困村民开办家庭宾馆、经营旅游纪念品等旅游相关产业,并通过旅游搬迁的方式实现空间集聚,以旅游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这些构筑了河南省伏牛山区脱贫攻坚特色模式的基础,并呈现了"全域旅游带动全域脱贫"模式的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体育旅游产业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体育旅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出发,对河南省体育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了论证。河南省具有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及独特的开发优势,体育旅游的开发将为河南旅游的发展独辟蹊径,体育旅游也将成为河南旅游业新的增长点。提出了开发“两拳”,打造品牌;依托景区,各创特色;联姻发展,多处开花的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3.
基于RMP分析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区域重要的旅游资源,并将成为中国国际旅游的三大产品之一.用昂普(RMP)分析模式,在对河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产品转化、市场弹性、生产偏好、市场竞争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旅游产品的创新、空间组合等进行了分析和设计,最后提出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策略:保护第一、合理开发、整合文化资源、突出特色文化、按照特点顺序开发、增强产品的参与性和采用恰当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河南省自然旅游资源的考察和野外生存训练的社会团体组织调研,论证出河南省开发野外生存训练基地的优势,总结出河南省开发野外生存训练基地的项目特色,分析了河南省野外生存训练基地的市场现状与前景,提出河南省野外生存训练基地的构建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文章探讨了乡村旅游的概念及其与一般景区旅游的区别,分析了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理念及对策,以期对河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中原经济区"是河南省政府提出的战略规划,在这种战略背景下,如何发展河南旅游商品,对实现"中原经济区"战略有着深远的影响。旅游商品开发的好坏受旅游动机、旅游者本身、商品的特色、销售地点等影响,河南省旅游商品资源丰富、历史悠久、需求市场大、特色鲜明,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特色、品牌、包装、档次、新产品开发,购物区规划等很多方面都存在着问题,所以,今后要通过开发特色产品、品牌建设、市场开拓、营销、会展、构建购物区等发展河南旅游商品,促进中原经济区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是个农业大省,乡村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开发乡村旅游对推动河南省旅游业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乡村旅游的定义、起源出发对乡村旅游的内涵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及河南省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对河南省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进行分类;以客观的角度提出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应采取的相应对策.希望能对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有所帮助,使河南省真正成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体育旅游资源优势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谌静 《天中学刊》2006,21(2):68-69
河南省拥有数量多、品位高的体育旅游自然资源,以及独特的体育人文资源.要实现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到:总体布局,区域开发,突出特色;保持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加强法制法规建设,重视安全保障;加强体育旅游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旅游立省"战略的实施为其节庆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契机,反之,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节庆的旅游开发也促使河南省"旅游立省"战略得以顺利实现。基于河南省节庆旅游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从改变观念、文化整合、宏观调控、市场运营、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河南省节庆旅游开发的策略。在河南省"旅游立省"背景下,对其节庆旅游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旅游产品品牌化理论,分析了辽宁省旅游产品品牌化建设的驱动因素和制约因素,提出深度开发满族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打造精品旅游产品、突出创新工业旅游产品、以优势项目创建特色品牌旅游产品,以及区域整合、分层联动发展旅游产品品牌化的对策,以期增强辽宁省旅游产品品牌化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