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随着"按揭"购房方式在城镇居民中的普及,按揭房屋纠纷在离婚诉讼中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由于按揭购房方式的多样性及处理相关问题的复杂性,各地在处理类似案件时的做法各不相同。而正确处理按揭房屋纠纷的关键在于准确判断房屋的产权归属,以此为突破口来带动其他相关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2.
由于按揭制度的特殊性,按揭贷款住房涉及的法律关系甚为复杂,加之按揭贷款合同的履行期限往往跨越婚前婚后、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和取得房屋产权证存在时间差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离婚诉讼中如何处理按揭房屋成为一个难点和焦点。在法定夫妻财产制下讨论按揭房屋的归属问题,前提是要对司法实践中不同情形的按揭房屋进行明确分类,以此为基础,参照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对按揭房屋的所有权作出认定。  相似文献   

3.
关于按揭房屋在离婚纠纷中的处理,司法实践中已有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争议不断涌现出来.按揭贷款购房涉及的法律关系较为复杂,按揭房屋在离婚时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还是个人财产以及如何分割一直是司法实践中的难题.笔者针对按揭房屋在离婚时的分割处理,进行了独立的思考,认为应当根据房产证取得时间与结婚登记时间的先后,运用不同的法理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4.
“按揭”一词,现在几乎家喻户晓。但它从何而来的呢 ?有一张房地产专业报纸说:“按揭”就是“按”你贷款的年限,给你“揭”开商品房的盖子。这是望文生义式的解释,不足信也。   其实“按揭”一词为外来语,它来自英文 mortgage(抵押 )。   将 mortgage译成中文首推港人,港人将 mortgage的前四个音节用广东话译成“按揭”。这里便产生了一个问题。因为即使用粤语来译 mortgage的前两个音节,译音也应是“摸揭”而不是“按揭”。那么为什么要用“按揭”呢 ?原来这里涉及到一个在香港约定俗成的译名规则。   这个译名规则的核心是:…  相似文献   

5.
按揭购房是以房屋本身设立抵押权为保证的。按揭包含房屋买卖和借款两个合同,有三方当事人。在解决按揭纠纷时,应考虑解决好三方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期房按揭贷款合同是当前购买房屋的主要形式,由于涉及多方利益,存在多种法律关系,风险比较大,因而实践中纠纷也比较多.文章针对在现实中该类合同产生纠纷的几大类型进行分析,剖析其存在的原因,提出解决的途径,同时根据我国现有法律规定和实情明确各方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以期对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实践中,对于离婚时按揭购房的所有权存在争论和分歧,若房屋属于个人财产,对其增值部分的性质和归属也没有一致的答案。本文将对这两个离婚房产分割的主要问题,分婚前,取得房屋产权证和婚后取得房屋产权证两方面分别阐述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按揭”日益为人们所熟知,实际生活中,人们大量采取按揭方式购买商品房,由此也产生了诸多纠纷,但是我国的《物权法》并没有规定按揭制度,应如何对其法律属性进行界定,存在诸多争议。通过研究中国预售商品房按揭的实际情况.分析比较学术界对预售商品房按揭法律属性的不同观点,提出对预售商品房按揭法律属性的界定。  相似文献   

9.
房地产按揭中担保问题很复杂,房地产交易中的“按揭权”是建立在“自物权”基础上的特殊担保物权,它不同于以“他物权”为基础的抵押梳和权利质押。“按揭权”除了具有物上担保的因素外,还有信用担保的因素,其中,按揭人自身信用担保在房地产按揭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楼花按揭是按揭人将其根据商品房预售合同取得房屋的期待权让渡给银行作为取得贷款的担保的一种法律行为。楼花按揭在法律关系、设定方式、标的物、实现方式和登记方式各方面都与抵押有明显的不同,从按揭人转让其在商品房预售合同当中享有的期待权给银行,同时保留回赎权的约定来看,其性质接近于大陆法系的让与担保,将楼花按揭的法律性质定位于让与担保,更有利于防范银行在按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从法学理论来说,楼花按揭权作为担保物权的一种,应该是毫无异议。但依据物权法定原则,物权只能依据法律创设,而禁止当事人自由创设物权。所以,在我国现行法律体制下,按揭权仍属于一种无法律明文规定的“新型物权”。按揭权在法律上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权利?按揭人和按揭权人在按揭运行之中都拥有什么样的权利?在我国楼花按揭风行的今天,也是在我国统一《民法典》即将出台的今天,我们更应深刻地认识到楼花按揭制度取得法律上的认可规范的急迫性与重要性,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楼花按揭的法律性质认定。  相似文献   

12.
离婚时"婚前按揭房"的归属认定问题与增值分割问题是离婚时"婚前按揭房"处理的两个核心问题。前者是基础,应从明晰法律关系、协调部门法规定、有利于司法裁判的角度出发,将"婚前按揭房"认定为首付款支付方的个人财产;后者是重心所在,应秉持公平正义原则,从现实生活多做考量,使配偶方合理分享房屋增值利益。  相似文献   

13.
我国商品房制度建立以来,“按揭”就成为理论和实践争论不息的热点问题。该文论述了“按揭”引入的法律背景,现行运作的方式,以及存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法律定位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按揭贷款的优点之一是借款人能长期按月分批归还本息,从而减轻了债务负担。但是,由于客观情势是复杂多变的,必然有部分借款人希望能提前还清借款。根据《合同法》,此时银行不能以“违约”相胁,可借鉴香港按揭制度采用收取手续费或改善资金运营的效率等手段来化解危机和弥补损失。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婚前个人按揭贷款所购房屋,婚前取得产权,并以夫妻共同财产偿还的,离婚时对房屋归属、增值部分及共同偿还贷款行为如何认定、如何分割的问题,法律并无明确规定。各地高级人民法院针对本辖区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一些规定,但各地规定并不统一,各法院最后的判决结果也不尽相同。本文仅就此类案件中有争议的部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介绍“被动式房屋”的概念和发展,归纳“被动式房屋”在减少热量损失、提高热利用率、增加用热渠道、节点构造等方面的特点.分析在北方地区推行被动式房屋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按揭”是我国目前商品房销售的一种重要方式,对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起着极大推动作用。但我国现行立法尚未参此给予相应规范。为此,本文就何为“按揭”?怎样给它定性?以及它与其他担保形式的关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按揭贷款与房地产抵押贷款是伴随房地产业的发展而出现的房地产金融方式。由于我国房地产融资发展时间不长,而且房地产按揭贷款与记地产抵押贷款也有一些相似之处,导致许多人对两者区分不清。需要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19.
由于我国法律缺乏对商业性城市房屋拆迁的相关规定,使得商业性城市房屋拆迁引发的矛盾频频发生。文章从“马鞍山市商业性城市房屋强制拆迁闹剧”引发的三失问题入手,深入分析商业性城市房屋拆迁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期为商业性城市房屋拆迁法律问题的解决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商品房预售所出现的一些法律问题进行探讨.首先阐述了商品房预售合同的法律性质和特征,然后对商品房预售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国家税收政策调整产生的成本分摊和房屋按揭贷款不能时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解除等,进行了分析与论证,并就解决办法提出了自己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