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其建立与实施对于提高教师地位和素质,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民国时期(1912-1949年)的小学教师资格制度在继承清末开始的小学教师检定制度的基础上,对教师资格的检定机构、检定类别及资质要求、检定内容、检定有效期等教师资格的认证制度、考试制度和证书制度做出修订并进一步完善,是对教师专业化的初步尝试,并对当下我国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双师型"概念发生在中国职业教育领域并为其广泛接受,是职教教师专业化达到一定阶段,而教师资格制度完备性不足的特定情境中的产物;现有"双师素质"、"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集中地表现了职教教师专业化的取向;"双师型"教师培养是一个长期、复杂、多元的职教教师专业化过程。为了保证"双师型"教师培养过程中职教教师专业化基本构想的实现,应该从资格认定、培养课程、继续教育、企业实践、兼职教师聘任、教师管理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或重构,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3.
从古至今,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经历了孕育、萌芽、形成、完善四个阶段。古代社会主要从制度和观念层面对教师的德与才提出要求,孕育了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产生。到了清末民国时期,由于清政府重视教师质量的提高,颁布了《教师资格检定制度》对教师进行资格检定,初步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教师资格制度的基本模型和体系,是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萌芽期。自新中国成立,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性条文对教师资格制度进行细致说明,使得教师资格制度趋于正规化。其中《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对教师资格制度进行了具体规划,为我国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提供了宏观框架,自此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初步形成。《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的颁布使得教师资格制度在我国全面实施。201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指出要使教师资格制度更加完备,不断完善和改革我国教师资格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化。  相似文献   

4.
关于我国推行教师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资格制度是我国教育法规定的教师三大制度之一,是我国教师走向职业化、专业化的必然产物。本文试图从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出发,分析在推行教师资格制度实践中存在的制度缺陷、资格认定程序欠规范、与教师聘任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衔接不上等问题,提出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设想,从而达到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制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小学教师职务的评聘关系处理有多种方式.评聘合一的模式导致教师的三大任用制度在结构上不尽合理.完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须将教师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与现行教师资格的认定合并,将教师职务的聘任与现行教师聘任制度合并,形成新的中小学教师资格和教师聘任制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历史、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资格制度是我国教育法规定的教师三大制度之一,是我国教师走向职业化、专业化的必然产物。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开始了法制化的进程,先后经历了教师资格制度初步建立与规范完善阶段。我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制度与标准、教师认定机构、教师资格的终身性问题等,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发展与完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德国高职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述要德国高职教育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其体系包括职业学院与高等专科学校。高职高专是实施高职教育的主要机构,德国学校非常强调教师实践经验的积累,又要求高学历,可见对于职教师资的任职资格要求非常高。德国高职教师资格主要通过两种模式来培养:一种是"物理型",即师范教育与普遍采用的专业叠加的模式;一种"化学型",是在不来梅地区实行的专业与师范教育混合模  相似文献   

8.
教师专业化问题,是当今教师教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而教师资格考试,又是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手段之一。中国当代的教师资格认定制,是依据《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而建立的,正式实行于2001年。若追溯其历史源头,迄今已近百年;而其流变,则前后40达年。本文拟以晚清时期教师检定制度的历史梳理,来对其源流进行简明梳理,以便在厘清"来龙"的基础上把握"去脉"。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对教师从人品、学识、资历等提出明确的标准和要求,形成了推荐与考试的结合、不同层次的递进等措施,但从制度层面缺乏对教师在教育教学能力方面的资格要求.从清末近代学制建立开始,对各级各类教师的任职资格作了明确规定,民国期间不断完善,以接受师范教育为教师入职的标准尺度,也为非师范生提供了获取教师资格的途径.对各类教师资格规定了学历标准,并有健康、品行等方面的条件要求.建立了教师检定和考试制度,作为其具有任职资格的法律凭证.但是,在教师资格制度层面上的建设与实际执行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
社会教育师资水平是影响社会教育功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其资格和检定制度不仅是师资水平的外部强制性保障,同时也是专业化的主要外化表征。伴随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社会教育师资的资格和检定制度从缺失、随意逐渐走向制度化。但由于社会教育"法理性"地位缺失、政府和社会精英制度设计的乌托邦色彩和操作中失于宽泛等制度性诱因,社会教育师资的资格与检定制度远不如学校教育领域规范,阻滞了社会教育现代化变迁。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大众化、师范体系去独立化、基础教育改革纵深化、教师发展专业化、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化等复杂的现实向师范院校提出了教师教育课程整合和教学改革的新任务、新要求。国内不少师范院校进行了教师教育课程整合与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总结。为了切实做好教师教育课程整合与教学改革工作,应积极构建相应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教育信念是教师信奉并付诸实践的教学观念,正确的教育信念对于教师专业化具有认知引领、情感认同、意志强化的作用。但是,当前高校内有部分非师范类教师存在教育信念陈旧、错误、贫乏、淡化等问题。为提升自己专业化水平,高校非师范类教师需要通过教育知识学习、教学实践反思、工作环境变换、学校文化提升等方式不断提升、更新和巩固自己的教育信念。  相似文献   

13.
“大学教师终身教职”是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美国当前大学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中围绕“大学教师终身教职”存废之争的讨论可以发现,终身教职已经成为美国大学教师学术自由权利体系中的重要话语。该制度所保障的学术自由权利是否受到损害,已经成为检验包括“大学教师终身聘任后评审制”在内的教师聘任政策改革得失成败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全面实施实践性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高职院校应该明确"双师"标准,建立健全专职教师继续教育和专业实践制度,改革与完善兼职教师聘任制度,在职称评聘及薪酬待遇上向"双师型"教师倾斜,切实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5.
日本教师专业化的特色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拥有一支堪称世界一流的教师队伍,这主要得益于几十年来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日本在推进教师专业化过程中采取的卓有成效且富有特色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体现在"定向型"与"非定向型"教师教育并存、严格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与完善教师录用制度并重、在职教育多样化与实效性并重以及提高教师待遇与加强教师管理并重等方面.文章认为,在 我国积极推进教师专业化的今天,日本的许多做法都可供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6.
地方高师院校毕业生就业技能弱化、就业空间有限、创业能力欠缺、就业和创业心理脆弱。重要原因在于其就业和创业教育相对薄弱,表现在认识滞后、定位错位、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等。提高地方高师院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教育水平,需要提高认识,优化心理,建立全程化、全面化的就业和创业教育模式,改革地方高师院校课程设置,培养专业化的就业和创业指导队伍,搭建就业和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17.
教师职业专业化与我国师范教育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教师职业伴随着师范教育的诞生、发展不断发生变革,逐步形成专业化的特征。根据国际国内师范教育历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我国要加强教师专业化,须提高教师的学历标准,开放培养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实现师资培养、培训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社会政治稳定和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个重大的全局性问题。而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层面因各种原因存在教学时间安排欠妥、教学内容滞后、师资队伍相对薄弱、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教学效果欠佳等问题。这种现状难以适应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社会现实和毕业生自身的就业需求,因此,硬化课程建设、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狠抓教学效果是应对的长效之策。  相似文献   

19.
论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教师专业发展有别于教师专业化,它强调的是教师个体内在专业特性的提升。教师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观是针对忽视教师自我的被动的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 其突出的是教师自我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主体价值,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既要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又要实现其人格价值。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日本教师录用制度改革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的高素质要求。日本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对教师录用制度进行了改革。文章采用政策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日本教师录用制度改革的现实背景,通过翔实的材料全面反映了日本教师录用制度的改革政策以及实施状况,指出日本教师录用制度改革顺应了日本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生存能力”的需要。顺应了日本教师观的转变,顺应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同时促进了教师职前培养阶段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