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紫贝壳纽扣     
贝尔本很想让父亲留下来,她希望母亲能和她一起挽留父亲,但母亲没有对执意要离开的父亲做任何挽留。贝尔本忍不住哭出声来,十二岁的她还不能明白:为什么曾经那么恩爱幸福的  相似文献   

2.
牵手     
父亲与母亲,相比较而言,女儿更喜欢母亲。母亲给予她的,她看得见也感觉得到,母亲无时无刻不陪伴着她,让她感知人间的真情。而父亲呢?仿佛记忆的碎片,看得见却摸不着。没有他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母亲疯了。因为我和她看到父亲跟刘辣椒在一起鬼混。母亲与父亲发生争执,父亲火气上来了,便暴打母亲,母亲的惨叫声一次又一次在屋顶上响起。而这时,我是什么也不能做的———除了哭。母亲朝我们这边爬过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我和妹妹。那眼神充满恐惧、绝望、愤怒与乞求,也许她以为她就要死了,她得在死前拥抱一下她的骨肉。我的哭声盖过了母亲的呻吟,她无力了,仰躺在地,眼睛闭着,喘着气,满嘴泥土。父亲还在骂些不是人话的话。我和妹妹哭着,父亲骂着……母亲睁开了眼。突然,她笑了———像极了邻村疯了20多年的六子。我吓住了。父亲也吓住了,…  相似文献   

4.
月,很漂亮、很可人。她几乎无忧无虑,只是她没有父亲。从小到大,月没有见过父亲,哪怕是一张照片。月问母亲,父亲什么样子?他上哪儿去了?为什么不回来? 母亲告诉她,父亲很英俊,照片在一次搬家中遗失了。月很沮丧,她好想见见父亲啊! 她好渴望有一个父亲,因为她越来越羡慕其他的同学,可以和父亲一起上街,可以有父亲来学校接他们。随着年龄的增大,月更想知道父亲的事情,这一直是她的心病。母亲含  相似文献   

5.
父亲和我     
我终于挽留不住父亲,他还是携母亲回了家乡,尽管我的三层小楼比他们住的房子宽敞许多,漂亮许多,尽管这里的气候也非常宜人。  相似文献   

6.
她的刘海     
母亲是父亲的第二任妻子,我也是父亲的第二个孩子,我是父亲和母亲的孩子,而那个女孩,她不是,我管她叫姐姐。后来我和母亲搬出了那个家,那个时候我还只和母亲的梳妆台一样高。离开父亲的时候我抱着自己的玩具被母亲抱出了家门,头靠在母亲的肩窝里,没有哭。从此,我们走出了那座房子。父亲说:“我送你。”母亲微笑着点头:“我该走了。”父亲为母亲打着伞,雨水滴湿了母亲的左肩,我看见了。自我满月就一直和姥姥、姥爷住在一起。母亲不在,她为了那个姐姐把我放在这儿,她说太忙。打小我的印象中只有两位老人的存在,而忽略了母亲,那个太忙的母亲。…  相似文献   

7.
我的父亲今年52岁,母亲只有41岁。他们结婚那年,父亲30岁,母亲19岁。据说父亲当年一眼便看中了母亲,于是每天都不辞辛苦地翻过那座很高很高的山去看母亲。但母亲并不领情,父亲后脚刚进门,她前脚便跨了出去,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满身灰尘的父亲。后来我从姨妈那里打听到,母亲是嫌父亲年纪太大,她认为那样的大龄青年不是花心就是家里穷得叮当响,总之就是不符合她的标准。我的外公、外婆倒是对父亲另眼相待,因为父亲每次去时,没得到外公、外婆的同意,绝不去追跑出门的母亲,而是陪着外公、外婆闲聊或者帮忙干活。看着父亲屋里屋外忙碌的身影,外婆…  相似文献   

8.
后妈     
后妈比我大20岁,我当然不会叫她妈妈,甚至连阿姨也不叫。6年来,我想尽一切办法增添她的愁苦,催化她的衰老。父亲是典型的陈世美,曾经被我那善良、倔强的农民爷爷用一根扁担打出家门,他义无反顾地牵起尚还是他弟子的女友的手,结合成一个城市味十足的知识分子家庭。10岁的我不顾母亲的挽留,毅然绝然地走向陌生的父亲及他的新娘,我不是为了享受舒适的生活,而是想让他们的生活过得极不舒适。后妈做的饭我从来都嫌难吃,她给我买的衣服我认定了难看,学校里的家长会我绝不让她参加。我虽然恨透了父亲,但表面上在她面前还是表现出…  相似文献   

9.
小时候,父亲答应过等她过6岁生日时送她一个布娃娃,但生日还没到,父亲就跟随国民党部队去了台湾。父亲去台后,她和母亲相依为命,学会了承受诸多人生的艰辛。只是,偶尔看到人家的孩子怀抱布娃娃时,她的目光里才会闪烁出光亮来。在海峡这边守望了一生的母亲带着遗憾去了。没有想到,母亲走后不久,一个满头白发、步履蹒跚的老人出现在她家门口。面对着这个自称是她父亲的人,她心里竟没有多少激动。此后,她办好了一切手续,到台北来接孤独的父亲回大陆定居。当她找到父亲的单身公寓,发现老人已死去多时。父亲的遗物是他房间里的好多个樟木大箱子。…  相似文献   

10.
父亲去世后,我将母亲接到郑州,不让她回老家,因为那里保留着她和父亲生活的太多痕迹,这些痕迹会日复一日地让母亲联想到父亲。还有,母亲相信老家一种说法,老夫妻走了一个,另一个不出三年也会跟着去。所以我坚持让母亲住在郑州,直到父亲三年的祭日过了,我才对母亲说,明年春天,你可以回老家住几天。  相似文献   

11.
她遇见我那一年只有16岁。她 母亲之间,只能保持中立。和她的母亲生活在一起,她的父亲 有一次她甚至要我带她出去玩居住在城市的另一端。她很想念父 游乐园。我想一想,觉得未尝不是个亲,但她去见父亲就可能碰上他的 好主意。于是两人打了个出租车就新婚妻子——她父亲的妻子已不是 直奔石景山,她又是坐过山车,又是她的母亲。所以她宁愿忘掉自己的 登海盗船。我虽然比她大十几岁,也父亲。她在没有父亲的状态下成长 只好奉陪。为了做个尽职的监护人着,迎来了漫长的青春期。 在疾驰而下的过山车上,她高兴地那段时间我经常…  相似文献   

12.
爹地妈咪小时候在村里,她管父亲叫“爹”,管母亲叫“娘”; 进城上高中后,她管父亲叫“爸”,管母亲叫“妈”; 到上海上大学了,她管父亲叫“爹地”,管母亲叫“妈咪”。不过,她的“爹地”和“妈咪”至今还管她叫“娃”,而不是“B B”。  相似文献   

13.
爱已无声     
马兰7岁那年,有一天,她正在村小学校里上课,邻居李婶突然慌慌张张地跑来将她喊回家。李婶抹着眼泪说:你爹上房串瓦摔下来了……人们把父亲及时送到了镇医院,父亲命是保住了,但他的身体从臀部以下,完全没有了知觉,说话含混不清。父亲瘫痪了。从此以后,母亲就更加劳累了,她要照顾父亲。逢上好天气,母亲总会将父亲搬到院子里洗澡。瘫了的父亲被母亲侍候得干干净净。  相似文献   

14.
和父亲牵手     
何嘉 《今日中学生》2012,(11):42-43
橘子今年上初中三年级,父亲在外面打工十多年了,只有母亲总是默默地陪伴在她的身边,照顾她的生活。说句实话,橘子有点恨自己的父亲,因为从她懂事起,父亲从来没有真正关心过她;偶尔打来一两个电话嘘寒问暖,她也认为那是虚伪的。每年过年的时候,只有她和母亲两个人冷冷清清地坐在桌边吃着年夜饭。她常常想:父亲现在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是不是像母亲说的那样高大魁梧呢?想到这里,橘子傻呵呵地笑了———她仿佛看到了和蔼的父亲牵着自己的手,一同沐浴在阳光下,多么幸福啊!  相似文献   

15.
有个女孩一直抱怨父亲对她太严厉,从小到大,父亲没抱过她几次。当别人家的孩子在父亲的怀里撒娇时,她却要自己洗衣服,还要帮母亲干家务。读中学时,她甚至已想不起来父亲什么时候对她笑过了。住校后,她心里很高兴,终于可以不必面对父亲了,也可以少让父亲生些气。她一直认为因为自己是女孩,父亲才对她冷漠的,她知道父亲想要个儿子。她每周回一次家,家离学校不算远,步行大约半个小时的路程。每次从家返校时天已擦黑,没有公交车,她步行。第一次时母亲不放心她一个人走,便让父亲去送她,当她把希望的目光投向父亲时,父亲却说:“街上的路灯都亮着,…  相似文献   

16.
父亲去世后,我将母亲接到郑州,不让她回老家,因为那里保留着她和父亲生活的太多痕迹,这些痕迹会日复一日地让母亲联想到父亲。还有,母亲相信老家一种说法,老夫妻走了一个,另一个不出三年也会跟着去。所以我坚持让母亲住在郑州,直到父亲三年的祭日过了,我才对母亲说,明年春天,你可以回老家住几天。于是,去年春夏,母亲在老家住了三个多月,我接她回来后,发现她身体明显好于在郑州时,我就问母亲原因,母亲说:"人是离不开太阳的。在城里,你整日寻着晒太阳,到乡里,太阳一直跟着你。"  相似文献   

17.
母亲今年62岁.早年母亲和父亲在一家国有企业当工人.一家人过得平安幸福。在我5岁那年.父亲不幸工伤,此后父亲就总离不开医院。母亲不但要照料受伤的父亲,还要抚养我和妹妹.心力交瘁,但是母亲很坚强,十年前她辞去了工作开了家餐馆,起早摸黑做生意,母亲的辛苦也得到了回报.餐馆生意红红火火.一家人也过得有滋有味。从来没出过远门的母亲.当她看到电视里那些迷人的风景,  相似文献   

18.
抱养的孩子     
她从来就不是漂亮的孩子。虽然她的母亲美丽端庄,父亲也仪表堂堂,但从来都没有人说她漂亮。她刁蛮、任性,在学校里是小公主兼小霸王,因为她的父亲是市政府的领导,而母亲,辞掉公职后办了一家建材公司,规模  相似文献   

19.
母亲牌毛衣     
这些天温度越来越低,寒气袭人,我又穿上了母亲织的毛衣,顿时感到周身暖暖的。母亲说她是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学织毛衣的,那时母亲工作忙,她织的第一件毛衣花费了大半年时间,等母亲把毛衣送给父亲,已经到了初夏时节。那件毛衣是棕色的,父亲穿在身上松松垮垮又不暖和,父亲只  相似文献   

20.
她小时候始终没有弄明白,母亲为什么要嫁给一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男人.这个男人后来还成了她父亲.在她还小的时候,父亲一直螺旋着腿,走路一瘸一瘸,样子极其滑稽可笑.为此,她常常暗自伤心,为母亲的选择,也为自己那点可怜的自尊. 父亲性格开朗,一点点开心事就会惹得他哈哈大笑.因为父亲不能下地劳作,母亲把临胡同的一间小屋改成了卖酒的小店.这样一来,每天父亲都乐呵呵地坐在小店里,望着来来往往的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