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笑禹 《学子》2013,(5):180
1我国高校教育功利性严重,学生人文意识淡薄首先从大环境上说,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更多地强调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的差别,因此将专业教育当做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为学生的就业做准备成了高等教育事实上的主要目标,而"以专业为中心、以行业为目标"自然就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选择。当毕业生就业率成为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的时候,人才培养上的功利化取向和短期行为也就不可避免,专业对口的实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我国服装高等教育的教学条件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教育适应产业发展"为宗旨,探讨了服装专业创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大学生就业难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阻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现实问题.我院以普通物理实验为出发点,对普通物理实验教学情况调查与研究,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进专业素养和从师技能的教育方式,坚持"精品师范"原则,通过改革实践,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的实力.  相似文献   

4.
在高等教育从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阶段转变的过程中,规模的扩张必将引起性质的变化,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将由权利变为义务.当前我国正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履行上大学的义务,今后高校可试行"套餐式"招生录取方式,高校各专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套餐,学生则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选择专业,双向自主选择,实现从选拔性考试向适应性选才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引导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在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大学教师是关键角色。因此,本文基于适应性的组织管理模型,建议高校从组织结构、教育管理机制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教师发展体系,以帮助大学教师适应"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所带来的系列变革。  相似文献   

6.
李娜  王卫华  王宇 《安阳工学院学报》2012,11(2):108-109,11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中"路径依赖"作用力的加强,充分利用各种创新教育来改革教学方法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笔者以计算机专业专科层次的C语言课堂教学为试点,尝试细化学生的特点,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学习心理上的"敏感"地带,在课堂教学等环节融入创新思维,使该课程的教学尽量跨越"路径依赖"作用力,令教学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科技竞赛在当代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地位,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也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文章主要从教师、学生和制度三个方面阐述重庆交通大学港航专业以"科技竞赛"为驱动对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实践,以期为高校的港航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美、英等国在高等教育方面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我国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改革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实行大学教授授课制度,鼓励高等教育实行通识教育改革,对大学本科学生实行导师制,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音乐史》这一课程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院校音乐学(音乐教育)专业本、专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该课程在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科学地分析研究并解决本专业学习中的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中国音乐史"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国音乐史"课堂教学改革、"中国音乐史"课改的意义三个方面探究"中国音乐史"课堂教学改革的途径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能力已成为教育界,甚至全社会的关注焦点。现行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注重其应用性,研究型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模式,是改变高校产教分离、学生"高分低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有效途径。以工程经济学课程为例,从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四个方面分析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方式,以适应学生发展,满足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在我国快速发展,是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高度关注的必然结果,专业认证是对未来从业者所受专业教育的规范性和有效性的综合评价,其核心理念必然是以学生为中心,所要求的能力和素质既充分反映当代工程实践对工程师素质的基本要求,也考虑学生作为个体"人"的发展需要。本文分析了专业认证与高校学生工作的现状,提出应将认证要求与学生工作相结合,探索基于认证要求的高校学生工作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终身学习成为一种个人在经济、社会地位、能力等方面提高的必然选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步入社会前重要的能力培养阶段,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阶段的大学生进入专业的学习,思想更加开放,交流、互动、创新等实践活动增加,从而成为培养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的黄金时期.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型,在人文社科专业学生培养方面,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管理、学科融合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培养,以实现人文专业学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健康中国"背景下,全民健康理念经历着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深刻改变着我国卫生健康工作的各个方面,也必将对医学高等教育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我国的医学高等职业教育应通过护理学专业、康养专业群以及公共卫生管理类专业的优化调整聚焦"全民健康",优化调整专业设置;通过培育学生坚定的职业认同感、精益求精的岗位胜任力和终身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核心素养",逐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构建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医学高等职业教育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和转型期,社会现代化建设需要更多的具有较高理论文化素养,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改革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根本趋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应当秉承"与社会发展相契合并结合学科性质和专业特点原则"、"以培养学生理论知识,提升专业技术水平为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融合追求的原则",通过将各类型创新创业的实战训练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以跨专业的联合教学来深化和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以及以社会化的合作模式等途径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和融合.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已经到来的今天,更新教育观念、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成人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应用型人才从低到高可分为技能型、技术型和工程型。构建成人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途径有:调整专业设置,适应社会需求;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强化校企合作;改革考试考核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高职高专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高等教育性是其固有属性,而高等数学又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着教育性和工具性的双重角色。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等数学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新形势,学生基础越来越弱,课时越来越少,…为此,我们要转变教学理念,从以"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上来;二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优化和重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高等数学所肩负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当今我国高等教育中最具潜力、最能够灵敏地反映社会进步的高等教育类型,未来必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商务英语专业是适应市场需要而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本论文从语言模块、专业模块和综合实训模块三个方面微观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试图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英语"和"商务专业"的有机融合提供一个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促进我国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激发市场需求已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基于创业模式下的高等教育,给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对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进行分析,并针对教学效果和学生创业能力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以创业为导向改革课堂教学和教育模式、加强实践环节的培训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建议,以不断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9.
学生评价在美国大众化高等教育中已经成为一个极其核心和重要的概念。"决定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了什么的学生评价",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独特的人生记录,成为社会各界评判高等教育质量和对高等教育进行投资的重要因素,而且也是高等教育知识生产、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美国为"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高院校的教育效能"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已经构建起包括院校、专业和课程等多个层面的学生评价体系。因此,探讨美国高等教育中的学生评价可以成为分析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视角和切入点,并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人人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从形式上实现了高等教育招生公平。有质量的公平是高等教育招生公平的发展趋势。它以进一步推进公平为核心价值取向,以"让最合适的学生进入最适合的院校"为基本准则,以促进学生各得其所的发展为最终旨归。当前,我国亟需建立政府-相关主体的协同治理结构、落实高校-学生的双向自主选择权责、实行双轨-分层的多样化招生标准等举措来推进有质量的高等教育招生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