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体验式"英语教学理论中寻找语言环境对英语学习者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积极或消极归因作用,以中国作为代表性的EFL语境国家,借用"体验式"英语教学理论的框架与思路,从EFL语境下寻找新的英语教与学的突破点,构建符合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英语学习与交际大词典》是中国本土英语学习词典编纂者为中国英语学习者量身打造的一部积极型英语学习词典。该部词典结合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实际困难,将语法意义与语境意义、语块与语境、语言与交际等相互结合,为英语学习者提供更为详实、丰富的语言信息,在促进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学习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是探索自主编纂积极型英语学习词典的重要蓝本。以该部词典为例,从语法意义与语境意义、语块与语境、语言与交际等的有效结合,指出积极型英语学习词典编纂的中国模式应坚持的几项原则。  相似文献   

3.
语境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与传统的文本语境相比,英语视听教学能够为学习者的学习创造更为真实、生动、形象的语境条件,同时也是学习者理解英语文化的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对传统汉语语境下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问题,提出了在校学生所进行的英语视听教学方法的特点及文化导入问题,并对该领域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423名初中学生进行了课外语境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语境使用时间与英语学习成绩有很强相关关系;大部分学生很少使用语境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学生使用较少语境的原因:课外英语语境难度过大.远超出中国英语学习者的理解水平;满足学习者们不同爱好、兴趣的语境太少;学习者们没有时间利用语境学习语言.并初步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补缺假说阐述了中国普遍的"哑巴英语"和"汉式英语"外语学习者的成因——母语语境知识补缺影响外语学习。高校英语改革应重视语言学习与语境知识的融合,测试的反拨作用和魅力英语课堂的营造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外语语境知识,促进外语学习。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对中国英语学习者通感形容词多义解读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语内因素(即多义内部层级结构)、语际因素(即英汉概念差异)和语用因素(即语境线索)对以多义词为典型代表的动态词汇语义解读的影响,结果显示:学习者对核心义项的掌握远好于外围义项;学习者对外围义的判断受到汉语相似概念的迁移和相异概念的干扰:学习者在偏向性语境中的词义识解好于中性语境。最后探讨了该研究发现的教学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语境国家和低语境国家语言的学习对文化的依赖性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国是高语境国家,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习者必须跨越母语的文化意识和思维习惯,对汉语的隐性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提升学习效率和效果,并最终掌握汉语这门语言。  相似文献   

8.
通过中国知网对我国近20年来二语协同效应研究的高水平论文进行梳理、研究发现,互动协同能有效促进二语学习;二语学习环境中的诸多外部因素和学习者内部因素相互作用,对情境、情感以及语言层面的协同效应强度产生影响;对目标语言项的协同敏感度受学习者个体差异性因素影响。未来研究应关注我国不同学段二语学习者的协同话语能力现状和互动模式特征,以系统描述基于协同效应的二语习得认知机制和中介语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语言的学习是人类认知的结果,因此想要探索英语词汇教学必须与学习者获取词汇知识的认知过程相联系。本文以关联理论的语境观为基础,分析英语词汇知识在学习者认知语境中的构建过程,为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作为教师,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认知主体地位,了解学习者现有的认知语境,尽可能使自己提供的词汇信息让学习者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从而帮助学习者不断构建和优化英语词汇的认知语境,提升英语词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人类沟通与交流的载体,它是一种文化底蕴和文化思想的重要体现。在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需要语境的融入来提升自己对这门学科的认知和理解,语言的学习环境对于一门语言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语境的融入能够促进学习者更快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准确理解英文单词或句子所表达的含义,使得学习者在多个方面能够做到熟练运用英语知识。文章从英语语言学习的角度出发,分析语境的融入对英语语言学习的意义及作用,最后为了加强学习者对英语语言学习能力的提升,提出了语境在英语语言学习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词汇学习是第二语言学习的核心。本文介绍了目前中国英语词汇教学和记忆所存在的误区,并就其进行了研究;探究其原因所在,探讨语境在词汇记忆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阐述在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要遵循第二语言习得的规律,充分利用好语境进行记忆。  相似文献   

12.
词汇学习是第二语言学习的核心。本文介绍了目前中国英语词汇教学和记忆所存在的误区,并就其进行了研究;探究其原因所在,探讨语境在词汇记忆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阐述在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要遵循第二语言习得的规律,充分利用好语境进行记忆。  相似文献   

13.
孟娟 《考试周刊》2008,(49):75-75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也是中心成分,词汇学习是外语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然而词汇意义的灵活性通常让二语学习者束手无策。本文从词语意义的使用理论出发,探讨了词语意义的灵活性对二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的影响,即是语境下的词汇学习还是脱离语境的词汇学习,最后根据语言的交际使用论得出结论:二语学习者应该学习的是用于各种语境中的词,才能更加有效地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14.
思维与语言密切相关,思维对人类的语言形式具有重要的影响。思维支配语言,并且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和思维方式。而在EFL学习过程中,英语思维方式却常常被忽略,因此造成了学习过程中的诸多困难。本文以关联理论的语境观——"认知语境"为基础,通过对EFL学习者认知语境的分析,阐明了EFL学习者认知语境的主要来源,并通过英汉思维方式的对比揭示了英语思维方式在EFL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最后,本文就如何在EFL学习者的认知语境中建构完善的英语思维方式提出了若干建议,旨在帮助学习者们更好地掌握并运用英语这门语言。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建构主义理论和语境化教学及学习理论在教学界被广泛讨论。建构主义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而语境化教学也重视情境的创设及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一、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英语学习语境创设的原则1.语境创设的真实性教师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活化教材等学习材料,努力创设真实语境,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自主地进行仿  相似文献   

16.
真实语境下学习外语对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学习者母语环境下,学习者很难有机会接触到目标语真实语境。通过构筑以日语影视作品为语境语料的智能视频语料库,提供基于字幕、场景、功能的视频片检索功能,建设基于影视作品中准真实语境的多媒体立体语境平台,将会有效改善、弥补目标语语境匮乏的学习现状。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Craik 和Lockhart的信息加工水平理论、McClelland 和Rumelhart的记忆联 结理论与认知心理学的记忆痕迹理论以及其后的各种相关认知记忆模型为基础, 以72名非英 语专业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对比考察语境在外语词汇学习中对意义记忆的作用以 及语境与学习者英语水平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研究发现:语篇语境有助于词汇意义的长 时记忆;学习者的英语水平对词汇学习也有显著影响,但语境与学习者英语水平之间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远程学习者内部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程学习者的内部学习动机是驱使和维持学习的最稳定、最有效的动机,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效果有巨大作用。我国远程学习者存在内部学习动机相对缺乏的问题,本文从设计学习任务、根据学习者的学习风格设计课程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及开展合理的多元评价等方面提出远程学习者内部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9.
补缺假说认为目的语语境知识的缺失会导致母语语境知识发挥补缺作用,进而激活大脑中相应的母语表达式,这一观点为外语学习提供了新视角。对补缺假说的论证仅限于英语是不够的,是否适用于日语学习。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是否也会发生母语补缺以及对日语学习和教学的启示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20.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错误是学习者的典型特征之一.对外语学习者语言的描述起始于对学习者语误的描述,其标志性论著是英国应用语言学家Corder的论文《学习者语误的意义》.文章从中介语理论、负迁移理论和错误分析理论三个角度分析外语教学中语误出现的原因,并分析了语误对学生学习语言的影响.这一点可以揭示一些中国学生在外语学习方面所特有的问题,从而为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提供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