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蛇村     
在埃及首都开罗市郊的大金字塔附近,有一个“蛇村”。这个村庄以其“人蛇共处”特色.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成为埃及最富裕的村庄之一。.  相似文献   

2.
说起深圳的经济奇迹,人们不感奇怪,但说起深圳的化奇迹,人们却颇感意外。大芬油画村的崛起,正是一个出人意料的奇迹。谁能想到,17年前的一个经济贫困、化落后、默默无闻的小村庄,17年后居然成为闻名遐尔的“国家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油画第一村”。[编按]  相似文献   

3.
卞利 《寻根》2002,(4):51-59
徽州西鄙重镇祁门,有一个沿袭明清时期的村庄都图建制的六都。由于六都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故而祁门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即“小小祁门县,大大六都村”。  相似文献   

4.
永平玉皇阁     
永平玉皇阁坐落于大理州永平县龙门乡石家村的灵化山巅,距该县县城约5公里。据县志记载,此玉皇阁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而《永昌府志》载“明云龙州人董某,舁天尊金像至此,像重弗举,因卜地建阁于上。”  相似文献   

5.
吕超 《世界文化》2005,(9):25-27
“织女”意象是指女性“编织”或“纺织”,它是中西文学中的重要意象之一。在中国农桑社会背景下,它起源于民间传说中的织女原型,多体现温柔、勤劳、善良的传统女性气质;在西方,它则和古希腊神话中的命运三女神以及复仇女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象征着命运、死亡和复仇,血腥色彩非常浓重。  相似文献   

6.
保加利亚的米哈依洛夫格拉斯克地区有个村庄叫戈维日达,那里刚刚成立“胡子联合会”时,许多人都纳闷: “这算什么联合会呀?你一留胡子,就成会员了,真新鲜。”在保加利亚,胡子历来象征男性的尊严与美德。所以,一个人一旦被接纳入“胡子联合会”,他便承担协助村里公共事务及养护森林的义务,而  相似文献   

7.
“唐标铁柱”作为唐王朝实际经略云南的标志和象征,历来受到史家的重视,以至有人这样形容说:“唐标铁柱”的实质意义就像一把锁,它的具体位置在哪儿,即意味着当时大唐的统治疆域和势力范围实际上就已经到达了哪儿。但由  相似文献   

8.
顾炳枢 《寻根》2005,(3):44-48
至今仍流传于一些民族地区的傩舞,作为人类早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活化石”,传递和延续着古老的文化信息。这种不死的人文精神,折射出人们对自己民族的文化生态的深深眷恋。保存在青藏高原东部同仁县年都乎村的“於菟舞”,就是这样一种古老、特色而又极富生命力的珍贵古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9.
日本从1995年开始,每年都要选出一个象征当年日本世态的汉字,由于当年发生了阪神大地震,因此,“震”字当选;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大批的企业及金融机构倒闭,因此。“倒”字当选。2004年,世界各地劲刮“韩流”,因此,“韩”字名列当年象征日本世态汉字的第二位。  相似文献   

10.
古城通海,秀甲南滇。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滇中南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又以其精明的商业头脑,古时就获得了“小云南”之称。英才荟萃,创造了以秀山为代表的积淀深厚的灿烂的历史化;良好的民俗民风,又赢得了“礼乐名邦”之美誉。能工巧匠如云。不仅让一些乡镇和村庄获得了“建筑之乡”、“手工业之乡”、“铁匠营”、“石匠村”的称号,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堪称中国一绝的木雕艺术作品;奇人英才辈出,古之葛中选、阚祯兆、沈育柏、朱崞……。今之纳忠、纳训、戴永年、马克昌……,他们卓越的独树一帜的创造,不仅是通海人民的骄傲,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他们高尚的人格,敢于维护正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高风亮节,是通海人的气节,也是中国人的气节。  相似文献   

11.
释名两则     
周宗旭 《寻根》2010,(6):87-89
<正>"筷子"命名新考"筷子"缘何而名?论者历来皆以明代陆容《菽园杂记》卷一所载"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之说为底本。其后所有论者皆以"箸"与"住"同音,行船忌讳  相似文献   

12.
『女娲陵』和『中华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繁仁 《寻根》2002,(5):4-6
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艺术形象,也是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她的主要活动舞台是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  相似文献   

13.
林河 《寻根》2001,(2):61-63
“虎食人卣”是商代青铜艺术中的精品,出土于洞庭湖畔的湖南宁乡县。造型是一只张着大口的猛虎搂抱着一位少女,好像要吞吃那少女的模样。一些学认定是“虎在吃人”,于是,这件青铜器便被命名为“虎食人卣”。  相似文献   

14.
楊天石 《中国文化》2006,2(1):23-38
抗戰時期,蔣介石在公開談話或與日方的秘密談判中,曾以“恢復盧溝橋事變前原狀”作為條件或“抗戰到底”之“底”。部分學者對此的解讀 是,蔣準備放棄、出賣東三省,因此他們對蔣在抗日戰爭中的作用持嚴厲批判態度。但是,批判者實  相似文献   

15.
2007年和2008年,在河南许昌灵井约10万年前的地层中出土了两批古人类头骨化石断块,化石经复原可成为一较完整的古人类头骨,这是世界范围内除非洲以外的其他地区第一次发现这一时期的古人类头骨化石,被评为200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相似文献   

16.
“民族走廊”的概念自1979年费孝通先生首先提出后,学术界对概念本身以及与之相关的具体内容的研究尚不充分。作对“民族走廊”的产生、定义及其历史作用和意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依据历史上有关民族活动的情况,结合地理方位,认为“民族走廊”的全国格局,为“二纵三横”的构架,“二纵”即南北纵向的“藏彝走廊”和“土家一苗瑶走廊”,“三横”为东西横向的“壮侗走廊”、“阿尔泰走廊”和“古氐羌走廊”。  相似文献   

17.
池氏概述     
池国富 《寻根》2007,(1):123-123
池氏为我国开姓较早的姓氏之一。从全国而言,其起源主要有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别姓探源     
别凌 《寻根》2004,(3):103-107
宋代所编<百家姓>共收录504个姓氏,别姓在其排序中列322位.据<最新中华姓氏频度表>载,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中,随机抽样1436个姓氏,别姓排序为566位,显示频率为一万人中有别姓14人,为一罕见姓氏.  相似文献   

19.
李辉 《寻根》2001,(1):40-43
王世襄在诸多化人中,也许可以看成一个“另类”。  相似文献   

20.
王全营 《寻根》2007,(5):116-121
一"谢"是十分古老的姓氏,得姓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南北朝时,谢氏将相迭出,铸就了家族的辉煌,"旧时王谢堂前燕",至今仍常为人们吟咏。两千多年来,谢氏后裔播迁各地,螽斯繁衍,瓜瓞绵绵,如今人口已达千万,在中华姓氏前百位中排行第24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