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各国文化   2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0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马昂夫,本名薛超吾,字昂夫,号九臬。因其汉姓姓马,所以又叫马昂夫。他约生于元世祖至元十年(一二七三)前后,约卒于元顺带至正五年(一三四五)左右,享寿在七十岁以上。马昂夫“其氏族为回鹘人”。①他本来为西域人,虽然“先世内徙,居怀孟路,祖某,官御史大夫,始居龙兴……父某、官御史中丞,两世皆封罩国公”②但元人赵孟《薛昂夫诗集序》却说他为“西戎贵种,服旃裘,食酪,居逐水草,驰骋猎射,饱肉勇决”③春来他是在辽阔无际的西北大草原上度过了少年时代,稍长才跟着父亲以“胃子”身份人都,“读中夏模范之书”,学而为儒…  相似文献   
2.
黄土高原的“女娲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中国北方黄土高原的山西,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这里不仅是“三皇”(唐尧、虞舜、夏禹)的帝都(平阳、蒲坂、安邑)所在,而且还有“女娲陵”、“人祖山”、“炎帝陵”、“稷王山”等多位中华民族伟大先祖人物的活动遗迹。甚至“中国”...  相似文献   
3.
《西游记》故事与西夏人的童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从与日本中国文学教授中野美代子学术交流契入,对早期《西游记》故事流传及主要人物猴行者、五行山、地名东胜神州、南瞻部洲与黄土高原的密切关系作了积极有益的考证,并对“西游”故事的雏型近似西夏人的“童话”以及“孙悟空”命名源自唐代游陇高僧也作了仔细研究,肯定了《西游记》全书充满着修身、进取、建功、立业的戏诫和教化精神。  相似文献   
4.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小说作家。他的生平材料极为稀少,仅在元末明初无名氏《录鬼簿续编》中,有一篇五十余字的粗略记载: 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各天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鲁迅先生对这一段记载,给以极高的评价。他在《小说旧闻钞·再版序言》中说:“自《续录鬼簿》出,则罗贯中之谜,为昔所聚讼者,遂亦冰解。此岂前人凭心逞臆之所能至哉”,从这一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录鬼簿续编》中罗贯中生平记载的可贵与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前大禹治水的孟门有三说,其一为柳林孟门镇,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过去学术界及社会上对柳林孟门了解不多。通过查史与考察,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大禹治水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为二中的孟门就是今天的柳林孟门镇,大禹在柳林县孟门治水有记载、有遗迹、有传说。  相似文献   
6.
『女娲陵』和『中华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繁仁 《寻根》2002,(5):4-6
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艺术形象,也是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她的主要活动舞台是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  相似文献   
7.
8.
目前大禹治水的“孟门“有三说,其一为柳林孟门镇,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过去学术界及社会上对柳林孟门了解不多。通过查史与考察,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大禹治水“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为二“中的孟门就是今天的柳林孟门镇,大禹在柳林县孟门治水有记载、有遗迹、有传说。  相似文献   
9.
女娲神话 女娲陵 女娲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娲神话女娲陵女娲庙孟繁仁《淮南子·览冥训》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火炼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