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旨在研究现有新疆哈萨克语中借词的类型和语言特征,通过已有文献资料和字典,研究者搜集整理出1395个借词。在此基础上,按照音译法、意译法、结构法和混合法这四种方式对借词进行了分类。同时讨论借词的语言特征,即词性分布和语义场类别。  相似文献   

2.
借词是两种语言直接接触的产物。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音、词汇、语法和句法结构,这就导致了各语言间不同的借词能力、借词方法和范围。总体来讲,英语是表音文字,倾向于音译;而汉语是表意文字,倾向于意译。本文主要对英汉借词方法展开具体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泰语中的潮州话借词在语义上的异变是多见的,并且语义异变也存在多种情况.泰语潮州话借词语义异变的原因主要有闽南和泰国文化、民族心理、认知(借代和转喻)、音译局限和语言学意义等因素,这对泰语和潮州话的接触研究在方法上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卫红 《现代语文》2013,(5):127-130
现代汉语中存在大量的英语借词。汉语吸收英语借词主要采用了音译、意译、音意兼译和字母词等方法。英语借词在经历了语音和语义方面的汉化后,对现代汉语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词汇系统和表达能力,也在改变着汉语的构词方法和语法规则。  相似文献   

5.
外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占有10%以上的比例,成为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四个部分分析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外来词的现状、外来词特点分析、外来词的发展趋势,对待外来词的态度。外来词的特点从音译借词和意译借词来分析。  相似文献   

6.
借词是不同的民族语言接触过程中产生的不可避免的现象。一种语言在借用别的民族语言的词汇时,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音译、意译、仿译、音译加意译等。本文因主题的制约,着重谈谈音译法及其相关的借译现象,其它几种译法恕不一一解析。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借词的角度出发,对中国网民创造的英语新词进行分析,归纳出这些词语主要是通过音译法、直译法、半音半意法、音译意译结合法、局部替换法创造而成,由此进一步认识语言在文化交融中的灵动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8.
汉语中的法语借词是汉法文化交流的结果,虽然数量不多,但使用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具有补充性、时代性和适应性等较显著的文化特性,在汉译方面可采取移译、音译、意译及变译等方法。恰当的译法可以促进借词的生存和发展,从而促进文化的交融。  相似文献   

9.
借词不仅是词汇新陈代谢的重要方式 ,也是语言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借词一方面是语言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另一方面又受人的主观意识所支配。英汉词语互借发展迅速 ,且逐渐互流 ,其互借方式主要以音译、意译、音义兼译为主。英汉词汇互借不仅扩大了词汇的数量 ,提高了词汇的质量 ,而且增加了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借词应注意规范化 ,以利于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人名地名、民俗风物、少数民族借词三个方面分析了新疆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给导游口译带来的特殊困难。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探讨和大量的实例分析,指出导译员应本着服务游客、传播民族文化的原则,按照国家统一规定音译少数民族人名、地名;采用多管齐下的翻译策略有效传输民俗文化;间接转换少数民族借词。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中日间双向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强。传入中国的日语借词可分为音译、意译和借形三种,在词汇量、词义增缩和语法使用等方面,对现代汉语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主要以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借词为中心,从其概念、产生背景、分类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文化交流对现代汉语发展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蒋文娟 《教育导刊》2001,(17):13-15
跨文化交际既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中国英语是指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不受母语干扰,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诸手段进入英语交际,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词汇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已被国内外英语辞典收录,在讲英语国家得到广泛使用的汉语借词和译借词.二是指未被或未来得及被英语辞典收录,而在中国本土上及对外宣传资料和旅游外事活动中实际应用的,表达中华民族文化所特有事物的借词与译借词.句式则是指那些用英语词汇表达中国政治、经济以及社会文化所特有的体制、名称和提法的固定句式.语篇则是指在对外介绍中国文学作品及英语写作中独特的篇章结构.……  相似文献   

13.
清末民初时期维新人士在中国引入日本文学,成为日语进入中国的开端.随后通过留学生和国内知识分子对日本文学大规模的翻译活动,日语词汇大量的进入中国.日语借词主要包括自创汉语词汇、借用中国古籍中的词语赋予新含义的词汇、用汉字音译西文产生的词汇、传入汉语后词义发生变异的词汇、日语生造汉字等5种词汇.现代汉语中的社会及人文科学方面的名词和术语约有七成是源于日语的,日语借词的传播更广,速度更快,载体更加大众化,内容形式更加多样化.  相似文献   

14.
汉语中日语借词的涌入有诸多方面的原因,如社会变迁的需要、文化失衡的结果、留日学生和政治人物以及各种媒体的作用等。根据其借用特点可分为音译、意译、借形、音意兼译四大类型。日语借词对汉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增加了汉语词汇量,丰富了汉语词汇的表现力,日语的一些构词法对汉语语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且,日语借词在输入和使用的过程中发生了语义演变,使汉语的词义发生了扩大、缩小或者转移等变化。  相似文献   

15.
2015年1-6月《环球时报》英文版社论中有239条"中国英语"词汇和短语,这些"中国英语"真实、准确地承载了中国特色文化。用"中国英语"作为对外传播的语言媒介和文化标识,中国可以在与世界文化对话的过程中保持本国的民族文化特征。在中国英语样本的构成形态方面,"译借词"最多,其次是"意译词","音译+类词","音译词","译借+释义",其中"译借词""音译词""音译+类词"和"译借+释义"保留了汉语形式结构,能负载一定的中国语言文化。  相似文献   

16.
通过介绍英汉语言中出现的借词,讨论了英汉词语互借对语言文化的影响.英语借用汉语词汇主要以传统文化为主,方式上主要是音译和借译;汉语借用英语词汇主要是些反映新事物、新发明的词汇.  相似文献   

17.
文化和历史的相异必然意味着语言的不同,容易产生翻译中词汇空缺现象,并增加理解障碍和翻译困难.翻译中处理词汇空缺的方法可以概括为:直译、音译或加注释相结合保留原文的比喻形象;对原文的文化及比喻进行对等处理;借词;意译时注意原语和译文在内涵和文化方面是否对等;意音兼译,生动再现原语的文化色彩;创造性地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18.
汉语借词是英语词汇丰富发展的源泉之一.笔者通过回顾汉语借词的历史进程,概述汉语借词主要的借词方式,结合实例论述汉语借词的语音、语法和词义特征,进而总结其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音译外来词乐透^1(Lotto)指一种博彩游戏,由于它的流行,成为诱因,在汉语系统逆向催生了中补式的乐透^2,井导致“A透了”格式的一些变异。乐透(Lotto)是一个有意味的借词形式。  相似文献   

20.
从认知的角度看,词汇空缺的形成既可能是由于不同的文化或生活经验而导致的概念缺失,也可能是由于不同民族概念化差异而导致的语义域错配(dismatch between semantic fields)。词汇空缺在翻译中可以通过“音译”、“意译”和“诠释”等多种手段进行处理。通过“音译”或“意译”产生的某些“借词”(borrowed word或loan word),久而久之有被目的语吸收,从而弥补词汇空缺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