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福建建阳是宋元明三代的刻书中心之一,在明代刊刻了大量小说,尤其以万历年间为小说刊刻高峰期。明代建阳书坊的小说刊刻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其语体选择以白话小说居多,题材类型多集中于讲史、神魔、公案,版式多为上图下文。  相似文献   

2.
佛经故事相关母题的渲染,推动了“引诱不成则诬害”母题文学化的充分进行与普遍推展。同时,在华夏中土文化氛围里,加剧了对作为女性的诬陷者的否定倾向与道德谴责。在明代,上述母题得到了中国古人较多的关注。公案小说、仙道小说、讲史小说、世情小说均有。存在着雅文化与俗文化两种表现模式。对于这样一个阿拉伯、欧洲都有的世界性的母题。其何以能成为世界性的且在中国兴盛,要从中国古代妾婢文化的深层心态、传统女性自身的种种弱点以及民族劣根性等方面找原因。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明代小说和戏曲的作者人数、作品题材、主题价值取向等方面分析了明代科举制度对文学的影响.认为科举举人、进士参加小说和戏曲的创作,对提高小说、戏曲的社会地位,推动明代俗文学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最后,文章还对科举八股考试文体对文学和社会文风的影响.认为八股作为辅导读物的泛滥一方面增加了社会读物的种类,同时也助长了考生投机取巧的心理和社会华而不实的文风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小说自产生到晚清,文体地位逐步提升。小说从不受重视的"小道"变为可以"补史"的重要文献资料,提高了小说在整个文化领域中的地位,奠定了小说作为文学文体在文学序列中地位提升的基础。明代文人深度参与小说的批评与研究,成为小说文体地位提升的直接动力。清代文人小说创作的繁荣,表明小说已成为文人表达自我的一种新文体,小说文体地位真正确立。  相似文献   

5.
在小说发展史上,人们往往以"唐传奇"称谓唐人小说.实际上,传奇小说的创作兴盛于唐,而"传奇"小说概念命名始于南宋,这是小说史上值得思考的一个学术问题.本文以传奇小说的衍变作为考察对象,阐述了传奇小说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唐人杂传体--宋人丽情小说--南宋末期传奇命名及其衍变,传奇小说的概念命名、文体题材特征逐渐明确,其文体类型也逐渐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6.
明代假传文创作兴盛,在韩愈《毛颖传》基础上渐成一种新文体,相较于《毛颖传》的托讽意味,明代假传文强调虚、实与真、幻的“幻笔”特征,以及在表达上呈现世俗教化之趋向。而于目录分类上,明代假传文选本由集部向子部转变,由散文选本发展为类书体式,并在小说琐语、日用类书之间承担不同功能。因此,明代假传文又在创作上进一步开拓对文化、医药、博物等知识与文字技巧的运用,展示出明代士人的日常生活空间,其背后亦隐含明代知识系统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报刊发表成为岭南近代小说的一种主要传播方式。是一种改变传统文学传播方式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深刻转换。这种历史转换促进了岭南近代小说创作,带来了这一近代以来中国文学重要文体的迅速兴盛。中国近代文学诸文体的变革与兴盛,也与报刊传播有着密切关联。报刊传播与岭南近代小说兴起的密切关系从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中国文学的近代变迁。  相似文献   

8.
小说做为一种文体,其发展、兴盛在具有深厚文化传统的中国都远逊于诗歌,有关诗歌创作及规律方面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空前成就.而小说创作及其理论的研究却几乎处于文化发展的边缘.  相似文献   

9.
近代小说文体观的基本特征是:重视小说的社会功能;探讨小说的审美规津;强调小说的创造本质。影响近代小说文体的主要固素:一是欧美文化思想的影响;二是我国白话小说到明代已发展咸熟;三是明清小说理论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
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明代拟话本小说中的词的征引与创作虽然还有诸多不成熟之处,但作为一种文学现象,仍是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研究的.拟话本小说创作中的叙述策略、明代文人的审美趣味和词学观念,以及文体之间互动的一些规律,诸如此类,都是我们从对拟话本小说中词体文学的研究中可以窥见的.  相似文献   

11.
在明代,娱乐传播成为建阳书坊本戏曲与小说承载的主要功能,也是建阳书坊刻书的一种目标指向。建本小说为人们构建了娱乐化的历史英雄的"神奇"世界、神魔公案的"神异"世界和图说故事的"图话"世界。而基本功能为娱乐的众多的戏曲包括名目与名坊,推动了明代娱乐市场的形成。"建本"戏曲与小说的娱乐传播对当下文化产业建设发展、传播学理论的检测运用和完善以及正确引领市场等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明代建阳坊刻通俗小说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到了明代嘉靖、万历年间才大繁荣,大发展.而建阳书坊是当时最主要的印刷中心,为此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建阳书坊为追逐利润,同时也为了适应广大市民的需要,让小说更有效地承担起教化的任务,他们出版了明代三部名著的删节本或文简事繁本.但是,在这个深受理学影响的地方,他们在出版书籍时,还坚守一条道德的底线,没有出版<金瓶梅>和正在热销的"艳情小说".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刻书中心之一的福建建阳,刊刻了大量通鉴类图书.这一刻书背景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明代历史演义大多以"按鉴"相标榜,也确实多参照通鉴类图书通俗演义而成.这些"按鉴"演义有的艺术成就不高,但是它们在明代的大量产生有其积极意义,满足了读者阅读的需要.从小说艺术和小说观念发展的角度来说,"按鉴"演义是小说艺术精致化、小说文体独立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14.
明清通俗小说评点经历了创作中心与刊刻中心由福建建阳等地向江南运河城市转移的过程,书坊业对小说评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万历中期以前是通俗小说评点的起步阶段,主要完成地在建阳,可称之为通俗小说评点的“建阳时期”。万历中后期以后,随着坊刻中心的转移,通俗小说评点有了新的发展,“文人型”评点大量出现,提高了小说评点的水准,而此时书坊主评点通俗小说的现象继续存在,但也有了新的特点。自从“文人型”评点出现以来,通俗小说评点中假托名士评点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假托名人的评点不仅为通俗小说及其评点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声势支援,同时也有不少评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5.
A Special Gift     
原文More than ten years ago,I fell in love just as many other girls in the same blossom age.But loveness itself wasn't as sweet as described in novels. He was a nice boy—in some sense,smart, humour,most important diligent that I think would guarantee him a bright future.But I couldn't endur—no girl could his mean.No roses—he would say it's wasty.No romance—if it would not be free.  相似文献   

16.
More than ten years ago,I fell in love just as many other girls in the same blossom age.But being in love wasn' t as sweet as described in novels.  相似文献   

17.
《隋炀帝艳史》,明代齐东野人编著。作品大量参考唐宋的笔记小说,并参照正史和其他史料,记录了隋炀帝的一生,揭示了一个封建王朝的兴衰,并借古讽今反映了明代的社会现实,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其人情化倾向对后世小说尤其隋炀帝系列历史演义小说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达斡尔族长篇小说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长期以来达斡尔族长篇小说创作的停滞和困窘状态。在新时期思想解放的历史大背景下,创作观念、题材观念及历史观念的演变使达斡尔族作家们拓展了审视历史的视野,特别是长篇历史小说的作者力图以现代意识和新的审美眼光,观照达斡尔民族发展的历史,从历史的兴衰演变中发掘令人惊醒和深思的内容,以寻求民族振兴的通途。在艺术形式上,达斡尔族长篇历史小说大都具有情节曲折生动,结构壮美,情节描写与心理分析相交织,节奏鲜明,张弛有度等特征。  相似文献   

19.
在新时期,语言受到历史小说家的高度重视,长篇历史小说首先在个性化构建上进行了探索。而随着语境的变化和体式的扩大,长篇历史小说借鉴其它文体的语言表达方式,杂糅多种语体形式,语言呈现出兼容性特点。同时,长篇历史小说存在议论不当、古今错位、描写抽象及粗俗直露等问题。及时总结规律、经验和存在问题,有利于历史文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