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能量与负能量,未尝不是同一种能量。我读小学的时候,我们县城还没有辅导班,每到寒暑假,除了学校布置的作业,我爸还会布置作业给我,通常是一天写一篇作文。我写过头三天之后,就会什么也写不出来,于是冥思苦想,东拼西凑,拿给老爸看时,他会说:"前面两篇还能看,后面就越来越差劲了。"他有时候去朋友家做客,回来后就对我说:"我今天看了××的作业,人家比你小两岁,能力却够你学两年的。"  相似文献   

2.
《父母必读》2011,(9):46-47
智力发展宝宝可以认出熟悉的游戏和旋律,会在适当的时候欢笑并跟着动一动。听到别人叫自己的名字他会掉过头来看。给他洗手、洗脸时,他会伸出双手给你洗,也会扭头避开毛巾,表示他不愿意擦脸。他还能够模仿发声,能发出一连串重复的音节,会用动作表示"欢迎"、"再见"、"谢谢"等。  相似文献   

3.
一篇报道上说过这样一则故事:"爸爸,你怎么有那么多故事呀?"儿子说。"书上看的呀!"爸爸回答说。儿子上小学的时候,为了培养他的阅读兴趣,启发他从小热爱读书,每天晚上睡觉时,躺在床上,我都会给儿子讲一两个小故事,久而久之,儿子便发出了上面的疑问。后来,我给儿子看我儿时看过的小人书,我给他买了《四季的童话》等儿童书籍,渐渐的,由我给他讲故事,变成他给我讲故事了。每次我都认真听,并及时给予点拨和指导。儿子稍大一点,我就给他推荐中外名著的简缩版,就这样,故事激发了儿子阅读的兴趣,儿子的阅读量大增,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4.
马长军 《成才之路》2011,(23):11-I0006
自称"一个对儿子束手无策的‘70后’父亲"投书媒体,讲了他和"90后"儿子的冲突,发出抱怨,"现在的独生子女面对的诱惑太多,社会给他们的东西太多,却恰恰没有给他们自然的、阳刚的培养"。认为"儿子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没有任何责任感",所以"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一直策划着如何让他吃苦"。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语文堂需要给孩子们传递正能量。教师以身作则,利用好语文课程资源,对学生充满爱的教育,根据孩子的特性挖掘他的兴趣所在,就能积累"正能量",传递"正能量"。正能量能够点燃教育之火,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  相似文献   

6.
亲爱的家长们:大家好!我想给你们讲一个发生在我和儿子间的一件事。希望不要像我一样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儿子上小学六年级,身体壮实,虎头虎脑,刚过完十二周岁的他,个子却已经超过了我。我喜欢和他没大没小地打闹,他带给我们一家无穷的快乐,可我却在儿子的一次考试后深深地伤害了他。那天中午,我和妻刚做好饭儿子从门外蹦了回来:"数学考我们班第二!""考了多少分,那么高兴?"我截住儿子问。"88分。"儿子说。"88分还那么高兴,我听一个老师说,人家别的班90多分的多着呢!"  相似文献   

7.
我们俩     
他不知道我的过去,我不知道他的曾经。 想当初,我俩那个大大咧咧的介绍人就会说一句话:那孩子不错,然后传了一张在我看来很毁他形象的照片给我,把我穿着肥大雨衣、戴着安全帽、被公认为"小伙子真帅"的照片给他看。其实很多时候,错过就那么简单。遇到亦然。  相似文献   

8.
《生活教育》2010,(5):10-10
"薄书记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着迷,原安排15分钟参观陶馆,他却看了40多分钟。薄书记是一个见识卓越的领导人。"一直陪同薄书记参观陶行知纪念馆和古圣寺的区史志办业务科科长、陶研专家杨成术说。  相似文献   

9.
童心 《少年月刊》2010,(5):35-37
帕特老是喜欢嘲笑埃维斯:"都说上帝是公平的,可为什么他给我们两只手,却给你三只手?"面对讥讽和挑衅,埃维斯总是强忍住心中的怒火,一次又一次松开紧握的小拳头。  相似文献   

10.
哈哈广场     
《初中生之友》2010,(9):54-54
10年后那年夏天的一个晚上,8岁的大毛独自在家,心情很不好。突然,传来一阵敲门声。他开门一看,没有人,往地上一看,看见一只蜗牛。那蜗牛对大毛说:"我饿坏了,能给点吃的吗?"  相似文献   

11.
汪敏华 《家长》2012,(2):17-18
儿子小时候,我最喜欢给他讲"诚实的艾伯"的故事:艾伯走了好几里路,只是为了归还素不相识的人1元钱。但当我把这个故事讲给亲戚的孩子时,他却惊叫道:"走好几里路去归还1元钱?艾伯真是个大傻瓜!他可以自己要那1元钱啊,他可以说谎啊!"  相似文献   

12.
猿虽是得道的,有仙性的,但却只能留在人间。猿可看做是鹤留在人间的沉重肉身。猿不是"仙猿",而是本质上的"谪仙鹤"。猿的这一意象恰恰让李白看到了自己,成为李白自我的一种镜像。李白是仙人,但却是一个"谪仙人"。他是一个不幸的凡间仙人,他找不到重返青冥的路。  相似文献   

13.
周末,我和妻子一起去菜市场,并且把儿子也带上,想让他认认蔬菜,辨辨五谷。一位年近六十的老汉正守着一堆大白菜出售。妻子一看大白菜质量不错,就蹲下来挑拣。老汉一看有人来买菜,赶紧招呼,并且翻出一棵新鲜结实的大白菜推荐给我们,说:"这棵菜最好,相信我。"说着,老汉把大白菜外边的一圈叶子给剥了去,剩下的跟"菜核"一样干净。妻子接过"菜核",开始抱怨:"有泥。"说着,又把一圈菜叶给剥去。老汉连连叹息:"别剥了,别剥了,都是好菜叶,剥了可惜。  相似文献   

14.
中国式尊严     
一个大学同学,毕业五年后在二十八岁时就任近十万人口的县属小镇镇长,三年后升任该县县委宣传部长,而后副县长,在官场上如鱼得水,配有专车和司机。有一年回国我去看他,他开口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为什么不回国?中国应该有更适合你专业的位置和机会。"我想都没有想地答道:"为了有尊严地活着。"同学十分不解地看了我一会儿。但他没有继续追问,而是让他的司机随时待命,并开玩笑说:"我好多年都不开车了,但是今天,我给你当司机!"我明白,司机在他眼里是低人一等的仆从。  相似文献   

15.
就是喜欢他     
2014年10月16日晴他?没错,就是他!大金刚。噢不!貌似当前正火的一部电视剧《来自"猩猩"的你》中的主角。高高的个子足以让他"猩猩"的绰号名至实归。这货足足有一米八高。可他戴个眼镜的斯文样与他彪悍的体格却实属搭配不当。你可能想到,彪悍之人必有肌肉。话是如此,但他身上的肌肉无一块,顶多就算是"鸡肉"吧!看!他又开始展示他的肌肉了:他刷起袖子,露出白嫩白嫩的手臂。突然,他捏紧那沙包大小的拳头,头上青筋暴起。可他那引以为傲的"肌肉"毫无动静。  相似文献   

16.
薛金杰 《家长》2012,(2):15-16
初二上学期,长得眉清目秀、身材高大的高飞从县城学校转到我班。初次相识,高飞活泼开朗的性格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可没过多长时间,我就发现高飞很会说谎、缺乏诚信意识。比如,他会逼着同学给他买吃的,却撒谎说是同学自愿请客。为此,同学们给他起了个"谎话家"的绰号。  相似文献   

17.
著名特级教师许亚平在他的文章中多次举这样的例子:学生请教一道题目,指着题目说,"这个我不会做"。对此,他常常会这样"折腾"学生:"请不要看题,先把题目说给我听听。"学生不能脱稿说,一般都是照着题目读。"好,现在不看题目应该会说了,说来听听!""哦,我会了!"一溜烟走人。许老师这时笑着朝着学生背后喊上一句:"就这么走啦?以后有问题多读几遍再来啊!"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活动离不开趣味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趣味性活动"这一有效的教学资源,让数学学习活动的趣味性很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请看以下几个教学片段:教学片段一:师:同学们,阿凡提的故事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他很善于动脑筋,经常利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惩恶扬善,帮助穷人……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摸球游戏"中隐藏的秘密。  相似文献   

19.
有一天,法国里昂大学的博凯博士和他8岁的儿子一起散步。他们来到河边,打起了水漂。儿子问:"爸爸,怎样打水漂,可以漂得更远呢?"像其他父亲经常回答孩子问题的方式一样,博凯说:"瞧,像我这样扔。"他把自己小时候就精通的游戏技巧亲自演示给儿子看。望着石子在河面上激起的朵朵涟漪,  相似文献   

20.
知道与做到     
和年轻妈妈们聊天,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 "我知道要给孩子均衡的营养,可面对孩子的一日三餐两点,却经常想不起做什么。最容易做的,就是他上顿爱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