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摄像不仅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电视画面是摄像制作的产品,在电视摄像中技术是手段和载体,艺术是灵魂和精神,二者互为依托.拍摄的主题不同,手法也不一样,摄像工作者应该在拍摄时把握好电视摄像的技术及艺术,让观众不但了解信息,还能欣赏到美丽的画面. 电视摄像的基本技术要求 1.镜头要稳,重视移镜头 镜头稳,是指拍出的画面平稳适度,推、拉、摇、移、跟、进、退都要稳.“起落不稳”的镜头很难进行组接,这样会给后期的剪辑造成很大困难.拍摄运动镜头时镜头运动速度应该符合人的视觉习惯.拍摄的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不能忽左忽右,忽上忽下,甚至出画.  相似文献   

2.
拍摄固定的电视画面,是电视摄像工作者的基本功。固定画面拍摄得怎么样,能够反映出一个摄像者的基本素质和真正水平,它是对摄像者构图技巧、造型能力、审美趣味和艺术表现力的综合检验。拍摄电视固定画面有以下规律:第一,拍摄电视固定画面要注意三不变原则以及美术摄影作品的不同审美特点。固定画面,是摄像机在机位不动、镜头光轴不变、镜头焦距不变的情况下拍摄的电视画面。机位不变,则摄像机不做移、跟、升、降等运动。光轴不变,则摄像机没有摇摄。焦距不变,则摄像机不做推拉运动。固定画面是一种静态造型方式,因为排除了推拉摇移等运动因素,所以从形式上很接近美术作品和摄影作品。但是,由于电视固定画面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具有表现运动的特性,所以,电视固定画面又不能简单地与美术作品和摄影作品划成等号。比如,在电脑固定画面中人物可以运动,可以出画入画,同一画面内的光影可以发生变化等等。这些都是在美术作品和摄影作品中不可能做到的。因此,我们在拍摄固定画面时一方面要注意吸取和借鉴绘画艺术和摄影艺术的成功经验。注重固定画面的构图,要注意艺术性、可视性。要从视觉形象的塑造,光色影调的表现,主体陪体的提炼等多个层面上加强锻炼和创作,拍摄出构图精美画面主体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集时空语言于一体、传播与事件同步的电视媒体,令以昨日新闻为最新消息的传统媒体──报纸相当多的读者变成了电视机前的观众。在一些新闻场合,电视台的摄像机未架起来,可以推迟开会;报社的照相机未出现在会场上,可以“边开会边等”。这是否意味着摄像将替代摄影呢?现就当前新闻理论与采摄实践中遇到的这一热门话题谈几点看法。一、摄像不是摄影的延续电视是由一幅幅画面延续、连接而成的,以此而认为摄影是电视中的一幅画面,电视是摄影所有画面的组接,那就大错特错了。这种认识由来已久,而且很有群众根基。当新闻、电影、…  相似文献   

4.
田真 《采.写.编》2023,(11):75-77
本文旨在探讨摄影摄像艺术的魅力、技术之道以及镜头背后蕴含的故事。首先,文章回顾了摄影摄像的起源与演进,强调影像的视觉表达力和情感传递。其次,重点介绍数码时代摄影摄像的技术进步,后期处理与创意编辑。接着,讨论了人文纪实摄影、风光摄影以及人像与肖像摄影在艺术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探讨了摄影摄像在时代中的地位,艺术家的探索与突破,以及摄影摄像与职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5.
罗秋实 《记者摇篮》2001,(10):47-47
电视新闻是可视的,这就决定了“画面”在电视新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电视新闻可以暂时没有解说词和音响,但绝对不能没有“画面”。电视画面通常也叫做“镜头”。镜头可以分为“长镜头”和“短镜头”。如果一个镜头的时间长度在4秒钟以内,即为“短镜头”,超过4秒钟即为“长镜头”。在电视摄像技巧中,推、拉、摇、移镜头大部分都是长镜头。电视新闻有时问较长、传达信息较多的通讯和评论.也有追求短、平、快的消息新闻。本文所论述的长镜头的运用只限于消息新闻。  相似文献   

6.
刘锋 《记者摇篮》2006,(6):70-70
电视作为视觉传媒,当然其画面在电视节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当下广大受众青睐的民生新闻中,反映民众生存要求,解脱生活苦恼的节目中,具有“民生”特点的画面,即我们所说的“镜头”更是突出其无法比拟的作用。基于本人为“新北方”节目直播室的主要摄像和日常新闻摄像,粗略地谈一谈民生新闻的镜头运用与画面构成。一、以真实连贯为基础拍有特点、细节的镜头要想拍好一条民生新闻,除题材的选择外,有效地运用镜头真实而连贯地将事实本像再现给观众,让观众透过有特点、细节的画面来明辨是非,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如何使民…  相似文献   

7.
张妮 《青年记者》2016,(20):44-45
摄影记者在两会采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用镜头记录下一个个精彩的片段和瞬间.回顾过去,传统的电视采访方式是“黄金搭档”,即“一名记者+一名摄像”的组合方式.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突飞猛进,这种模式被打破,摄影界还爆发了各种哀叹,“摄像即将穷途末路”“摄像饭碗不保”等等.那么,新媒体时代两会摄影报道将怎样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8.
画面切换效果直接面向观众,能够直接影响到观众感知,在电视摄像技术中占据重要地位,因而有必要探讨电视摄影技术中的画面切换技巧。本文从电视摄影技术中画面切换的概念着手进行研究,探讨了电视摄影技术中画面切换在调节观众视觉节奏、丰富内容和满足观众需求上的作用;分析了电视摄影技术中进行画面切换时需慎用摇镜头、运用跟镜头、注意进退拍摄、抓拍时考虑客观因素、注重静态构图和动态构图使用窍门的要求;并提出了考虑普通观众需求、多用对比强烈的画面丰富内容和前期拍摄需考虑到后期制作需求这三种提升电视摄像画面切换效果的有用技巧。  相似文献   

9.
原来我觉得摄影都是用“加法”,把好看的东西集中到一张照片里就成了。在完成自己第一个训练课式的摄影故事时,我却经历了让人十分痛苦的“减法”。当皱着眉头把镜头一再推近,当原本担心漏掉的入和物被一个个挤出镜头后,我眼前的画面和头脑中的观念渐渐明晰起来。  相似文献   

10.
面对电视直播的挑战──电子新闻时代记者工作方式的思考夏林1997年11月8日,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截流在即。那天下午,我打开电视,一幅千军万马横断长工的历史性画面顿时呈现眼前。随着画面上不时打出的“现场直播:空中看截流”字幕,摄像镜头追拍...  相似文献   

11.
电视运动摄像,就是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机位,或者变动镜头光轴、变化镜头焦距所进行的拍摄。通过这种拍摄方式所拍到的画面,称为运动画面。运动画面与固定画面相比,具有画面框架相对运动,观众视点不断变化等特点,运动摄像通过摄像机的运动产生了多变的景别和角度,多变的空间和层次,多变的画面构图和审美效果,而且,它还可以使静态的主体发生运动和位置转换,直接表现人们生活中活跃的视点和视向,不仅赋予电视有别于绘画、照片等平面造型艺术更为丰富多变的造型形式,也使得电视成为更加逼近生活、逼近真实的艺术。运动摄像的美感首先来…  相似文献   

12.
光线和与色彩是摄影摄像的主要造型元素之一,光线勾勒出被摄物的质感、形状、体积、空间关系,因此有人称摄影摄像是一门用光做画的艺术。但当拍摄彩色画面时,光线的色温还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不仅改变了被摄物的色彩,还营造出不同的画面色彩气氛。  相似文献   

13.
构图这个名称,还源于西方美术,学习西画,这是一门课程,叫做构图。在中国画论中,不叫构图,而叫"布局",或叫"经营位置"。摄影摄像构图是从美术的构图转化而来,在摄影界习惯叫法是"取景",摄像构图就是结构画面,指摄像师为表现某一特定的内容和视觉美感效果,将镜头前被摄对象以及摄像的各种造型元素有机地组织、安排在画面中,以形成一定画面形式的创作活动。当我们举起摄像机拍摄时,取景框内远、中、近充满各种景物,有我们需要的、有不需要的、有主要的、有次要的、有本质的、有现象的,这些东西全部交织在一起,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创作主题进行适当的取舍,把那些不必要的东西从画面中减去,从杂乱无章的缤纷世界中,提取你所需要的摄像元素。  相似文献   

14.
在电视专题片的创作过程中,画面、声音、解说、编辑技巧是不可或缺的四个方面,其中镜头画面更是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拍摄到合适的镜头画面,对电视专题片的摄像人员来说,是一门非同寻常的"功夫课"。顺利完成一部专题片的拍摄,摄像人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  相似文献   

15.
“咔嚓”、“咔嚓”……仿佛举手的功夫,在外行人眼中更是轻而易举。然而,体味个中甘苦的人却知道,每一幅称得上艺术的摄影作品,绝非偶然获得,大都是作者长期深入生活、苦心追求探索的结果。沈阳军区某集团军摄影干事廉洁30余载从军路,都是在光影的艺术追求中度过的。翻看廉洁的摄影作品,犹如一面面多棱镜,折射出光影艺术美中潜藏的特质,粗犷中极具精细,宏大中别具情感。他镜头中的《踏破铁鞋》、《奋战五昼夜》等新闻佳作和艺术作品,不仅是用“胶片”凝成的,更是用“汗水”换来的。廉洁是1974年走出辽西农村的,那年他才18岁。热血沸腾的廉…  相似文献   

16.
朱峻峰 《视听界》2002,(1):79-79
电视新闻的基础之一在于摄像(摄影),因此探讨摄像的美学特征有着重要的意义。电视新闻摄像有哪些美学特征呢?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电视新闻摄像是时间的艺术、综合的艺术。电视新闻摄像通过连续的画面,可尽情地表现时间的延续和动作的延续,从而可使生活得到还原。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17.
<正>在电视专题片的创作过程中,画面、声音、解说、编辑技巧是不可或缺的四个方面,其中镜头画面更是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拍摄到合适的镜头画面,对电视专题片的摄像人员来说,是一门非同寻常的"功夫课"。顺利完成一部专题片的拍摄,摄像人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  相似文献   

18.
微距之美     
新闻摄影中,广角有广角之美,中景有中景之美,特写有特写之美。 有些人常把特写画面与微距画面混淆,认为有些特写画面就是微距摄影。现在的变焦摄影镜头有些都带有微距功能,用这样的镜头拍摄的微距画面,不归入微距摄影似乎不对。但是这样的微距摄影很难体现出微距的真正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电视新闻画面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这种语言几乎和我们日常的口头式语言一样,准确地反应现实世界,表达人的思维和意念。语言文字表达意念的最基本单位是词,而画面语言最基本的单位是则是镜头。也就是指拍摄时安动摄像快门到终止,摄像时所摄下的连续不断的新闻画面。一开一停构成一个镜头。而一个个镜头的连接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则必须熟练地掌握不同景别的镜头  相似文献   

20.
徐洋  冷凝 《新闻传播》2007,(7):48-48
在电视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摇臂摄像技术大大丰富了电视节目的镜头语言,增加了镜头画面的动感和多元化,给镜头画面增添了碲礴的气势和纵深空间感,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由于摇臂摄像方式所特有的长臂优势,经常能拍到其他摄像方式不能捕捉到的镜头,为电视制作在新闻报道、节目访谈、实况转播、小型文艺汇演、电影制作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