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水文化是水利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水文化不仅记录着人类社会发展和人水关系演化的足迹,而且是水旅游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水利旅游的视角出发,在认识各种形态水文化的形式和内容并把握其丰富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在未来水利旅游中水文化应重视的方向,以期使游人在享受水利旅游地优美景观和宜人环境的同时,得到水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相似文献   

2.
历史时期,洪洞、介休两地留下了一定数量的水利碑刻。这些水利碑刻的内容显示,当时官府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公示祭祀方式、水利约定,无非就是要起到其对民间社会的有效社会控制,因此,水利碑刻也就具有了一定规范意义。从某种角度说,水利碑刻的这种规范意义与习惯法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对此进行研究,有助于揭示汾河流域水利秩序与社会管理的特有途径。  相似文献   

3.
水利旅游是一种新兴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目前,许多水利旅游项目开发时,其水文化建设还不到位,制约了水利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导致水利旅游缺乏水文化内涵的原因主要有:专业化太强,文化内涵深度不够,水文化单一,水利景观设计不合理等方面。通过大力建设专业导游队伍和运用科学展示技术、深度挖掘水文化内涵、有机结合水利景观与地方文化、科学合理设计景观、水文化的宣传与推广等,提高水利旅游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档案、图书、情报三者一体化,在国外不仅有理论上的探讨,而且有了广泛的社会实践。在我国也引起了档案、图书、情报界的关注和认识。在水利系统,各下属单位都有自己的档案、图书、情报馆(室),针对水利档  相似文献   

5.
“资源水利”取代 “工程水利”是中国水利发展的趋势, 它是从我国经济社会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高度着眼而确立的解决中国水资源问题的一种新思路。资源水利的核心是水资源配置, 其发展方向是“环境水利”, 即要走一条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相互协调, 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发展和潜在的非人类资源分享对象构成危害的新的发展道路。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应追求公平、效率和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1999年3月30日,水利部汪恕诚部长在中国水利学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了“实现由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的转变”的观点。这一观点经过“中国水利如何面向21世纪”的大讨论,得到了全国水利行业的赞同,现在已作为水利部门新的治水思路。 资源水利的理论内涵就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要达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当前要特别重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和保护问题。那么,作为服务于水利改革和发展,为水利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决策支持、技术支撑和后备力量的水利教育,应如何适应新的治水思路呢?笔者认为,必须调整教育…  相似文献   

7.
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以知识为核心自主创新的时代。水利行业作为社会基础产业链中的一部分,适应新的形势,紧跟时代步伐,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水利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与水平的高低,与水利行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加强水利职工教育,提高水利职工的政治思想、专业技术水平及综合业务能力,为促进水利快速持续协调发展进行必要的知识补充,应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建立适应现代水利人才培养以及水利职工教育的制度、模式、途径、方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行业,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拿出卓有成效的解决方案。滨州市水利职工培训中心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职工教育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中国高校招生》2006,(7):78-78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系省属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座落在世界化遗产——都江堰,承载二千三百余年的水利科技积淀和内涵,经五十年的充发发育,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9.
采用双语讲授水利专业课程是满足当前人才培养需要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方式。针对水利学科特点,对水利专业双语教学的教学内涵、目的及必要性进行简单论述,并重点根据实践教学经验探讨了适宜的教学方法,以期进一步完善水利专业双语教学。  相似文献   

10.
清代昭通水利建设属初创阶段,主要体现在,自"改土归流"以后,疏濬河道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解决新建昭通府城及附郭恩安县的固定饮用水问题。不过清朝水利开发遗留问题颇多,昭通和鲁甸两地老鸦岩石峡水利纠纷,正属此例。民国十九年(1930)昭鲁水利工程治理是为此段纠纷之止。民国时期该县水利事业发展进入全新阶段,既有政府政策支持,又制定了完备的治理方案,相关制度得到发展,水利事业获得保护。梳理清代至民国昭通水利开发过程,考察水利与昭通农田生产、民众生活、区域民众之间(昭通与鲁甸)水利纠纷等关系,进而探讨水利与昭通社会发展变迁的内在联系。是研究昭通区域社会史不可缺少的部分。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提出推进水利产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依据的基础上 ,指出资源水利的提出进一步深化了对水利产业的认识 ,进而探讨了水权和水市场 ,提出对水利产业化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强调必须辩证看待水利产业化 ,分层次推进水利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不同阶段 ,在科学和教育上有不同的要求和表现 ,现阶段的资源水利呼唤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提出了水利类学校应大力加强人文教育 ,并就水利类学校在资源水利的新的治水思路下 ,如何加强人文教育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明清王朝对西南边疆的控制与影响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儒家文明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思想与制度得到全面的发展。大理地区文化、政治、经济基础较为雄厚,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尤其是水资源丰沛。水资源对农业生产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水利建设成为大理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明清两朝均对此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引入水利社会的研究概念,目光转向基层,从中可看出民族地区大规模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有着重要的社会关联,其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云南高原的生态环境继续遭到破坏,水旱灾害十分严重,对水利开发有着迫切的要求。通过调整水利机构,颁布和修订水利政策,拓宽水利筹资渠道,应用近代先进水利技术,云南高原在水力发电、机械排灌、较大水库、河渠疏浚、自来水供应等方面有较大进步。水利开发不仅改变了自身的状态和功能,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质量,而且缓解了云南高原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生态灾难。但是,水利开发又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生态环境的退化。只有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水利开发才能真正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水利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水利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通过剖析当前水利高职院校育人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适合水利高职院校水文化育人的新模式,指出“团队+基地”建设是基础,“活动+项目”实施为驱动,品牌建立是关键,文化育人为核心目的。  相似文献   

16.
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之基,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之需。建国初期,贵州在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之下,通过整修和恢复原先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兴建了一大批农田水利工程,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治水经验,对我们今天农田水利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水文水资源、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地下水动力学"的教学,融入培养学生水利人才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研究,通过丰富课程内容、优化学习方法、改良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水利人才核心素养,强化素质教育,期待为"地下水动力学"的教学研究提供参考。实践表明,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地下水动力学"教学过程,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水利人才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培育。  相似文献   

18.
1928年成立的华北水利委员会是以科学方法进行水利建设的新式水利行政机构,主要负责华北防洪、灌溉、航运、水力及其他水利工程事宜。该会成立后在华北水利测量、水资源勘测,以及引水灌溉工程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制定水利计划、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改善华北水环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30年代湖北的水利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30年代湖北发生的两次特大水灾引起了国民政府的反思。灾后,政府通过修复堤防,完善水利机构,颁布水利法规等一系列措施来加强湖北水利建设,取得一定的成绩。其经验是政府始终把水利建设看作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其考虑较为全面;动员地方民众,把社会力量纳入政府统一规划,体现出现代政府的先进性,而政府自身施政条件的不足则削弱了其水利建设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