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泛长三角"概念的提出为安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通过对安徽体育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安徽省体育旅游产业定位与泛长三角对接进行策略探讨,利用安徽体育旅游产业资源数量众多等对接长三角经济区的有利条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泛长三角旅游区正在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旅游目的地,安徽旅游应该趁势而上,借助建设国际旅游区之势、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之势、旅游业发展空间的扩展之势、开发资金集聚与溢出之势、旅游产业集聚的扩散效应之势、旅游产品升级换代之势、海内外市场名声之势,实施以下腾飞策略:政府推动建立合作和联动发展机制,制定和实施安徽旅游业促进政策,强化与苏浙沪的联合营销,提高旅游企业的国际化管理水平,加强国际型旅游人才的培养,建立高效的旅游交通与信息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3.
旅游演艺品牌建设是实现湖南省建设“旅游强省”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湖南旅游演艺品牌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前景,同时,也存在演艺产品内容趋同、品牌营销乏力、市场投资回报不理想等问题。在中国旅游演艺产业发展机会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下,湖南旅游演艺品牌应着眼于四方面的建设:全力提高湖南旅游演艺产品的特色和质量,大力推动湖南演艺品牌的市场化运作机制,着力构建湖南旅游演艺品牌的整合营销模式,积极完善湖南旅游演艺行业的管理与引导。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营销初见成效,客源市场日趋扩展。但长期以来,旅游营销创意含量低、协作不够、投入不足、受旅游要素建设制约严重等问题困扰着旅游营销的进一步深入。实施整合营销与品牌带动战略,加强旅游目的地公共营销组织整合、旅游要素优化整合、旅游品牌形象整合、区域旅游营销整合。以城市形象品牌为旅游导向、景区支撑品牌为带动核心、产业示范品牌为行业领军,可以实现鄂尔多斯旅游营销的大发展和新跨越。  相似文献   

5.
宁波旅游业融入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是大势所趋。但目前宁波在融入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过程中面临一系列问题与障碍,譬如旅游资源赋存上的相对劣势,旅游产品的影响力相对较小,旅游形象定位不准确,旅游产品市场价格相对较高等等,也就是说,宁波旅游竞争力相对较弱。因此,融入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必须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在练好内功的基础上加强与长三角其他旅游城市的横向合作才能在呼之欲出的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激烈竞争中抢占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6.
当大部分的旅游营销学者们还在对"无障碍旅游协作区"、"旅游圈"等旅游目的地的整合营销津津乐道时,在珠三角,一个以客源地大型组团社为中心,整合客源市场的媒体、销售门市、游客组织和其它营销渠道,同时整合旅游目的地的产品,把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市场结合起来而形成的的旅游营销圈早已经出现。旅游营销圈实现了旅游整合营销的再整合,是整合营销在旅游行业的更高形式,其形成与运行过程以及对市场的影响值得学术界着力关注。  相似文献   

7.
在对武夷山旅游品牌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指出武夷山旅游品牌传播中存在传播理念有待进一步提升、缺少整合营销传播管理机构、缺少游客数据库、传播方式需要整合四个问题,提出营销传播理念的提升、成立整合营销传播管理机构、游客数据库的建设、整合运用与现有或潜在客户有关并可能为其接受的一切沟通形式、注重接触管理五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旅游业从分散、封闭、无序的发展走向区域合作的模式,既是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潮流的要求,又是旅游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武汉和咸宁两市的旅游一体化呈现出蓬勃之势,但仍面临着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区域合作缺乏利益协调机制、缺乏统筹规划、缺乏跨部门的有效协调,在旅游资源整合、产品和线路整合、共同市场开发、旅游环境改善等方面缺乏有效的行动。武汉和咸宁旅游一体化的发展必须不断完善主体及其行为分工,不断推进旅游政策和制度的一体化、旅游产品和要素市场的一体化、旅游产业链条的一体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体化、旅游信息的一体化、旅游环境保护和治理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9.
《滁州学院学报》2016,(4):13-17
旅游业发展形势迅猛,但合肥经济圈内的环巢湖旅游资源丰富,但其旅游品牌不响,一直以来旅游业不温不火,如何推动新常态下旅游供给侧的改变,促进环巢湖旅游圈快速发展成为重要议题。从"互联网+"、"旅游+"新思维出发,剖析了原因,提出强调"旅游供给侧"改革,环巢湖旅游打包整体宣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视自驾游,承接全域旅游新思路,与省内及长三角进行旅游整合,实行旅游一体化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东向发展战略下安徽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向发展战略指导下安徽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的要点,首先是政府主导全面优化安徽省与长三角旅游合作的大环境;其次是加快旅游产品的档次提升与结构调整;再次是加强安徽旅游产品与长三角地区的互动性开发。  相似文献   

11.
河津市旅游资源独特而丰富,但是旅游业并未启动。针对旅游发展现状和相邻区域的比较,河津市应实施旅游意识提升战略、环境优先战略、产业联动战略、河滩一体化战略和区域竞合战略。旅游产品开发应围绕黄河、汾河和黄河滩湿地三个区段来进行整合和设计,形成三个各有特色的产品序列。  相似文献   

12.
"无障碍"趋势下的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宗旨和要义在于促进融合与共享,让旅游要素在区域内实现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要实现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必须以利益共享为前提,以制度保障为基础,充分发挥政府、企业、行业组织的作用,构建资源互补、政策统一、信息互通、品牌共树、市场共拓的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13.
福建旅游品牌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约福建旅游品牌竞争力的因素既有宏观因素,又有微观因素。宏观因素主要包括经济支撑力、区位等六个方面,微观因素包括旅游企业的品牌营销战略等五个方面。提升福建旅游品牌竞争力的宏观对策主要有:开展闽台旅游合作、打击损害品牌行为、以整合营销传播做响品牌等;微观对策主要有:旅游企业应实施品牌战略、找准市场坐标、实施产品竞争策略、实施价值竞争策略和品牌宣传策略。  相似文献   

14.
整合武汉城市圈区域内旅游产业,培育旅游共同市场,实现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一体化,是武汉等9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区域旅游的合作步伐逐渐加快,泛长三角地区旅游一体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泛长三角旅游圈逐渐形成。通过回顾泛长三角旅游圈的发展历程,从旅游资源互补、旅游市场共拓、旅游交通畅通、旅游教育协作和旅游安全保障等方面分析了泛长三角地区的旅游一体化发展的现状,指出了泛长三角旅游圈一体化发展尚需进一步完善的诸多问题,为泛长三角旅游圈的长远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旅游广告对城市的形象传播和品牌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1997—2007年以来《中国旅游报》刊登的大连旅游广告的调查和统计,分析旅游广告对大连旅游城市品牌提升的作用,提出大连应在“浪漫之都”的城市品牌基础上,加强品牌营销与整合营销,优化广告规划。  相似文献   

17.
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组建航空旅游专业群,创新航空旅游类专业发展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力求整合“政、行、企、校”四方资源,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培养适应航空旅游市场需求的“泛旅游”复合型人才,为产业与市场发展需求提供人才智力支撑,带动航空旅游“全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合肥都市圈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区位交通便捷,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其旅游一体化发展条件优越,然而对其现状研究存在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旅游一体化发展规划、旅游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智慧旅游信息一体化、旅游营销模式一体化转型升级、全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战略提升、以及积极融入新长三角,推动长三角旅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策略,这对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创造合肥都市圈旅游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对加快安徽省、合肥都市圈的经济发展,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与效益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加强旅游景区的宣传营销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景区不同于一般的旅游产品,具有不可移动、产品质量不可预知、产品易受大环境影响等特点。宣传营销是提高景区知名度、激发人们出游愿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景区应大力开发“注意力经济”,创立品牌营销理念,创新营销机制,实施“整合营销”,注重景区宣传营销的针对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20.
长株潭旅游合作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株潭旅游资源应从区域旅游资源的重组整合、旅游市场开拓、区域旅游产品的优化组合三个方面进行合作.在组合的基础上,旅游一体化是长株潭旅游合作的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