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尽善尽美”是孔子的音乐思想,体现了他对音乐美的认识和欣赏,表明了孔子的治世思想。《韶》《武》之乐展现了音乐的艺术高度和道德感化的力量,但孔子谈尽善尽美,并非仅限于此。《韶》《武》都是孔子喜爱的雅乐,具备美善统一的标准,只是二者产生于不同的时代,自然代表着它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因此,从《韶》《武》乐本身探究“尽善尽美”的提出,会发现孔子的思想亦是立足于时代性的,他对《武》乐“未尽善”的不满也正源于此。  相似文献   

2.
曹操是东汉末年一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音乐上也取得了重要成就。他维护雅乐的正统地位,注重音乐政教作用;爱好与提倡清商俗乐,发挥音乐审美娱乐及抒发个体情感的功能。在此音乐思想的指导下,曹操创作了诸多精美的乐府歌辞。这些合乐咏唱的歌辞,改变了乐府的生产方式和艺术面貌,转变了其时社会的艺术思潮与大众审美取向。曹操的音乐思想及其创作,对中古以来音乐、音乐文学乃至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徐复观所著<中国艺术精神>是海外新儒家的代表著作之一,他在探讨音乐在中国上古社会中的地位,以及孔子、儒家与音乐的关系的时候,没有严格遵循历史科学的方法.徐复观夸大了音乐在上古社会的影响力,没有充分考虑音乐在孔子和儒家思想中的工具性价值,并把当时的音乐看作是纯粹的、独立的艺术形态.他在调和上古音乐的道德工具性与艺术独立性时,常常自相矛盾.为了重建中国思想的新道统,重建一个价值和信仰的权威体系,他对历史材料进行了重新编排和主观阐释.  相似文献   

4.
雅乐是历朝历代宫廷音乐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西周雅乐是中国宫廷音乐中最早形成的规范化、制度化的音乐文化,在当时雅乐的出现无疑是一个进步,对中国音乐的历史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由于宫廷也有能力和条件运用当时最先进的音乐物质技术研究发展音乐,这样就使宫廷音乐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都具有了很深的艺术成就。而历史上的乐舞与民间音乐也正是在西周雅乐中才得以汇合,雅乐本身就蕴含有像十五国风这样的积极而具有生命力的成分。本文通过对西周雅乐制度的辨析来说明西周雅乐所具有的宗法性、开放性、教化性等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雅乐作为中国古代的宫廷音乐,代表着统治阶级的音乐思想,"和"文化正是这一音乐形态的核心内容。"容胡俗之声于大雅之中",雅乐在唐代宫廷礼乐中比重较大,但主流音乐绝不是雅乐所能担当的,导致这一现象与当时的人文思想有关系。  相似文献   

6.
孔子高深的音乐素养和他“成人”、“兴邦”及审美等思想对于他的音乐教育起指导作用,孔子是最早的音乐艺术教育的实践家和理论家。他的艺术实践和理论对于今天的艺术教育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由于时代的影响,他有儒家思想、佛家思想和道家思想,而影响他的立身行事和诗歌创作的却是儒家思想。他接受了正统的儒家思想中有积极作用和进步意义的思想,并且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但是由于时代和阶级局限,不可避免地他也接受了儒家思想中的落后反动思想。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些探讨。一杜甫常称自己是儒者,是研究儒术的,如在《忆昔》中说:“愿见北地傅介子,老懦不用尚书郎”,在《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审》中说:“社稷缠妖气,干戈送老儒”,在《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中说:“儒术诚难起,家声庶已存”,在《独酌成诗》中说:  相似文献   

8.
嵇康的艺术思维是其自身禀赋以及时代造就的产物。他的音乐美学思想融合了道、儒、玄学三者。无论是其丰富的音乐实践还是在音乐理论上的探究,都充分体现了“自然”与“和”的哲学美学思想。在他的几部关于音乐的诗赋中以其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和“自律论”观点在魏晋时代独树一帜;他的音乐美学思想是充分艺术实践与深厚文学哲学造诣完美融合的产物,将中国古代的“琴道“展现的淋漓尽致。同时,在中国古典艺术基础渐隐瓦解的时代,以崇高美学为先导,能否通过音乐美学这个途径去解剖现实关系,成为对中国当代音乐美学发展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儒家音乐思想的奠基者。他的音乐审美观不仅重视音乐的本身和音乐的外在表现形式 ,而且更多的是重视音乐的内涵。从而把艺术范畴的“美”与道德范畴的“善”联系在一起 ,提出了“美善合一”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中国的传统生产方式、儒家思想、音乐思维方式、乐器与乐人及其他艺术等多方面的影响,在中国音乐史上,众多音乐作品都是单旋律的,形成了一种“线性”现象,与西方音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几年来,我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努力把“教人求真”融于教学中,使学生“学做真人”。一、在熏陶中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音乐教育家贺渌汀说:教学——“一个人有了一定的音乐修养,不但不会妨碍他的专业,而且由于经常接触优美纯洁的音乐,会使他的思想潜移默化,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歌曲是音乐与歌词有机结合的综合艺术。该艺术之显著特点在于它是以音乐与歌词的完美结合,并通过其特定的形象去反映其内容,抒发作者内心感情,表现作者思想世界。因而音乐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2.
元好问是北魏鲜卑拓跋氏的后裔,出生于书香门第。幼师从儒士,勤学于百家,故儒家思想为他积淀了颇深的基础。“以诚为本”是元好问音乐思想的核心,亦是其诗歌创作的审美准则与理论纲领。他秉承“真淳”、“天然”的创作原则,及“慷慨”、“豪放”的表现风格,为中国古代文人音乐创作开拓了新声。然他所撰写的《中州乐府》,则是他记录金代历史词作的一部宝贵文献。  相似文献   

13.
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中国音乐、文化史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形成并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理论思想体系,对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他的音乐思想为后世儒家音乐思想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音乐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曹操是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与军事家,聚多才多艺于一身,在音乐方面的造诣更是精到。他不仅重视雅乐的建设,而且极度热衷于俗乐,并实现了这两种音乐在思想深处的完美融合。曹操自身的音乐创作不仅削弱了原有的教化功能,而且极大增强了抒情功能。究其这种音乐思想产生的原因,除音乐本身的发展规律与汉魏时期社会思想的变迁之外,还与曹操的社会身份、文化身份以及成长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5.
元好问是北魏鲜卑拓跋氏的后裔,出生于书香门第.幼师从儒士,勤学于百家,故儒家思想为他积淀了颇深的基础.“以诚为本”是元好问音乐思想的核心,亦是其诗歌创作的审美准则与理论纲领.他秉承“真淳”、“天然”的创作原则,及“慷慨”、“豪放”的表现风格,为中国古代文人音乐创作开拓了新声.然他所撰写的《中州乐府》,则是他记录金代历史词作的一部宝贵文献.  相似文献   

16.
卡尔·奥尔夫是德国著名的音乐艺术家,伟大的音乐教育家,他认为音乐创作和音乐教育必须唤起人人生来具有的音乐本能。凭着这一超前的艺术思想,奥尔夫创造了“元素性的音乐”,这种以最基本、最简单的音乐写作手法创造的是具有宏伟艺术效果的音乐。他的成名代表作、音乐舞剧《卡尔米拿·布拉拿》是他本人艺术风格的最好的体现。当他用元素性的音乐来探索音乐发展的道路时,惊喜地发现:元素性的音乐在儿童那里找到了它“本来属于的地方”。一个新名词——元索性的音乐教育,简称为奥尔夫教学法便诞生了。  相似文献   

17.
葛洪(公元284年——364年)字稚川,丹阳句容人。他是东晋时期道教的领袖。他的著作中,最重要的是《抱朴子》。该书虽然是一部宗教理论和政论性著作,但其中有关于文学、音乐、绘画的论述,有涉及美、美感和审美的言论,特别是艺术鉴赏方面的见解,却是我们探讨我国古代美学思想的重要资料。 以道为本,以儒为末 葛洪的思想是汉以来儒家思想和道教思想的结合物。他的神仙化的道教思想反映了当时封建门阀土族阶级的厌世和享乐心理,以及力图用宗教欺骗人民的企图,他的道教化的儒家思想则表现了门阀土族阶级竭力维护礼法、保护权利的要求。葛洪思想的这种特点,集中表现在《抱朴子》中。该书分为内篇、外篇,“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神变  相似文献   

18.
孔子是我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学派的奠基人,同时也是一位音乐家,他的音乐思想为后世音乐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本文从儒家"仁"、"德"、"礼"思想基础出发,对孔子乐教思想、音乐美学思想两个方面分别论述,并简要分析了其音乐思想的来源。  相似文献   

19.
庄子鼓盆而歌之举和“三籁”之说,体现了具有平民化倾向的作者发乎真情、率性而歌以复归于自然的音乐思想。他认同和欣赏民间音乐,其“张乐于洞庭之野”的寓言,既有对乐曲整体形而上的宏观把握,又涉及不同音乐艺术元素间的审美关系和基本乐理,其“流光其声”之说则标举了音乐艺术的审美理想和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中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评论家贺绿汀的中西融合音乐思想。认为这一音乐思想,是他在艺术实践中不断探索的思想结晶,这一思想贯穿了他的一生,是他一生不懈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