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高等院校工程教育中校企合作进行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借鉴CDIO教育理念,结合安徽理工大学实施机械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提出了联手中小企业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构建多体联合实践教学平台的培养模式,以期为同类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是教育部提出的提高工程教育质量的一次重大举措,是实践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分析当前高校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就培养"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得以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为核心。应用型本科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应树立三个面向即"面向工程界,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建立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机制。湖北工业大学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进行了探索性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卓越工程师的实施关键是校企联合培养环节的开展,通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必将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我校作为"卓越计划"的首批试点院校,积极探索并不断完善这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研究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对"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具体实践,建立了校企双赢的联合培养模式,双方共同参与学生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共同参与毕业设计的指导,以达到理论和工程实践的紧密结合,从而提高学生了的学习效果和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加强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一项重大改革措施。通过对目前自动化工程实践教育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实习经费和校外实习基地数量少、教师实践能力与现阶段人才培养的要求不相适应等问题,确定了自动化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与方案,采取"以人为本"的开放式、多样化、递进式的三段培养模式,将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阶段综合考虑,形成"4+2+3"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给出了通过与卓越联盟企业联合提出通过将学校培养向企业后延、企业人力资源向学校前伸、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学生就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学位论文)一体化的校企"无缝对接"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理念。同济大学自动化专业积极并成功申请了四个第一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如何促进高等工程教育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创新、工程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中国石油大学依托教育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借鉴德国高等工程教育模式,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与国际焊接工程师的培训认证进行有机结合,从培养方案制定、课程结构组织、实践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构建了完善的卓越焊接工程师培养体系。通过一系列实践探索和教学改革,卓越焊接工程师培养工作取得了具有积极意义的研究成果,这对进一步推动我国工程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策略,是高校改革的重大举措。国外发达国家工程人才培养有较为成熟的体系和模式,可以为我国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提供借鉴。国内高校办学指导思想不明确、工程教学资源匮乏,工程实践环境不良是困扰"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的难点。  相似文献   

9.
卓越工程师计划是为工科教育更新教育思路、造就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焊接卓越工程师计划实行"三明治式"培养模式,和沈阳瑞能集团密切配合完成培养试点工作。通过卓越工程师计划,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团队意识加强,职业素养也得到培养,都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是通过校企合作的"3+1"培养模式,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精神。基于此,紧紧围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构建校企深度融合、学训工结合的3+0.25+0.75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模式,构思设计了教育内容与课程体系,重点分析了所构思设计的高校—企业人才培养联合体的4种联合培养形式,以期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相似文献   

11.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构建有效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是保证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论文介绍了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联合企业构建的"一体两翼"的实践教学模式,及分层递进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校企联合的实践教材建设,及管理运行机制的探索和实践,为深化校企合作进行工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效的合作模式,为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现代教育理念,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依托,引入工程训练模式,旨在进一步探索"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通过研究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进而研究如何实施以工程需要和工程方法为主线的培养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重大教学改革项目,我校(大连工业大学)作为第二批试点院校,针对"卓越计划"的几个关键环节提出了加强领导、引进激励措施、加大经费投入以及打造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改革措施。在实践过程中,在促进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系列教师培养、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为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模式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本文对此项目进行了总结,以期对后续工作提供更多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大学计算机公共课关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家提出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希望能够更好的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学习发达国家的工程师的教育教学培养模式,汲取我国当前已经具有的高等教育中工程教育实践所积累的经验,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出发,探索在卓越工程师计划下的大学计算机公共课。从实践入手,立足公共课服务于学生所学专业,进一步探索在项目中提高大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福州大学依托教育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借鉴欧美高等工程教育模式,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与材料热处理工程师的培训认证相结合,从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实训基地和教师队伍等方面构建了完善的材料科热处理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使得材料热处理工程师培养工作富有成效,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工程教育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尝试。准确定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才能确保这一计划的实施。以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培养为基础,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校企合作,构建满足卓越制药工程师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三届学生的实践得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7.
依据"卓越计划"标准,针对工程实践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卓越计划"实施保障制度,建立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实施适应工程实践教育的教学方法;应用形成性评价方式,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的过程监控;建立校企实践平台,构建满足应用型卓越工程师要求的校企联合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为配合教育部以及燕山大学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作者在不断摸索和改革中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即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构造新型导师与学生互动以及良性的学生与学生的竞争关系,培养学生创新及实践能力,并且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教育部把工程师培养作为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纳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创建具有中国特色工程教育模式,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多种类型优秀工程师。  相似文献   

20.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师、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我国工程教育质量的迫切要求。重庆交通大学"茅以升班"在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卓越人才的实践中践行茅以升工程教育思想,构建了"以培养卓越工程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工程创新能力为主线,以课堂内外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为保障"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