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新课标实施,名著阅读成为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名著阅读也成为中考的必考内容.初三学生如何应对名著阅读的检测?语文教师如何去指导学生学习名著阅读?这个难题同时摆在学生和教师的面前,特别是对语文教师来说,这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对此,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教了十几年的书,一直以来就有个愿望,就是怎样找一个最好的途径,使我的学生爱上阅读名著,把阅读名著变成终生的功课。因着阅读名著,而使我们的学生有修养;因着阅读名著,而使我们的学生成为会发光的羽毛;因着阅读名著,而使我的学生能圣洁高尚……本文浅析了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从高中生名著阅读不足的角度探讨名著阅读教学法。不足:1.阅读兴趣不足;2.阅读知识和能力不足;3.阅读时间不足。方法:1.联系实际,让学生学得有用;2.精心设计,让学生学得有趣;3.多种方式,让学生学得有效;4.删繁就简,让学生学得不累。  相似文献   

4.
杨尚基 《天津教育》2023,(31):138-140
<正>名著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要想让学生在名著阅读中掌握阅读方法,对名著有自己的理解,教师在名著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引导。什么是思辨阅读呢?“思辨”即思考与辨析,思辨性阅读是通过阅读者的思考与辨析,对文本及其价值作出准确理解与合理评判,能够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品质,使学生深入文学著作,成为阅读的主要参与者与学习者。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的名著阅读不但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补充语文课本上阅读知识,而且也是对学生自身素养的提高。现在名著阅读已经成为了初中语文教学中不能缺少的部分,是满足新课标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要条件。但是,因为现有的名著种类和内容都非常多,所以还需要语文教师去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从而让学生感知名著魅力,更好地阅读。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7~9年级学生要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作为一名从教十几年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笔者发现能够达到课标要求的学生微乎其微.笔者曾经对本校200名初三学生做过问卷调查,结果令人触目惊心:能够完整地阅读教材中推荐的六部名著的学生为0人;了解六部名著内容的学生只有58人,仅占29%;对名著内容一知半解的学生有115人,占57.5%;还有27人对这六部名著竟然毫不知情.这六部名著是教材推荐的篇目,而且是中考常考内容,阅读情况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别的文学名著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相似文献   

7.
名著阅读教学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现实教学过程中却面临着许多问题:中考名著阅读题指向缺乏科学性;对学生课外阅读量缺乏有效的衡量标准;名著阅读课课堂形式单一;学生对名著阅读缺乏兴趣;广大语文教师觉得名著阅读教学实在无从抓起;从而使名著阅读教学陷入了两难的尴尬境地。改革名著阅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名著是文学家智慧的结晶。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技巧地阅读名著,主动阅读名著,正确阅读名著,汲取名著的"养分",可以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文学情感,对于初中生提高阅读量、积累文学知识、提升语文素养大有裨益。名著阅读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关注的焦点。如何最大化发挥名著阅读的作用,使学生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名著背后的内涵和价值,从而自主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已成为教学的难点。  相似文献   

9.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犹如打开一扇窗,从中可以窥见世事万象,人生百态;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携手,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新课标对课外阅读作出了量化标准,新教材中也出现了名著导读设计。关于名著阅读的考查也成了高考的重要内容,名著阅读已逐渐成学生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内容。但由于高中阶段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学生要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拿出大量时间读所有原著,恐怕已不现实。合理安排,精心指导,已成为把名著阅读落到实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初中名著阅读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地进行名著阅读教学,是摆在每一个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教师应在名著阅读的兴趣激发、方法指导方面进行探索,以提高学生名著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小学阶段的名著阅读,已经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个角度上讲,没有丰富的、大量的名著阅读,学生的语言能力、书写能力等语文综合素养是很难得到提升的。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最佳时间就是小学阶段,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契机,积极探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阅读方式,通过批注式阅读、对比式阅读、反思式阅读“、苹果式”阅读,引导学生关注名著,开展有效阅读,从而提升名著阅读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经典名著,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积累他们的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激发创造性思维。但是不少学生对名著的了解只是停留于表面,教师要指导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激勉学生阅读。  相似文献   

13.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十分注重名著阅读。阅读名著对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基于此,文章对借助有效策略,激发名著阅读兴趣;基于学生本位,优化名著阅读指导;注重前后延伸,确保名著阅读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4.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髓,名著阅读学习是提高学生自身文学素养和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新课标下,名著导读板块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初中三年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还推荐了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阅读的篇目,其中初中部分必读10种。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方法,指导学生有效阅读;逐步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阅读可以提升人的素养.初中生正处在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时期,走进名著阅读既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又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文章围绕培养阅读兴趣,以课内带动课外阅读;进行有序指导,领悟名著阅读真谛;养成阅读习惯,提高名著阅读效果;以活动促阅读,激发阅读的内驱力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名著思辨性阅读是通过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对名著作品诠释的道理进行提炼、隐含的文学底蕴进行挖掘的阅读方式,这种阅读方法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也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提取出文学作品中的核心思想与作者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随着新课改政策的贯彻实施,文学名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名著阅读题型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因此,在语文阅读课堂,如何提高学生的名著阅读能力已经成为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名著阅读教学研讨的不断深入,名著专题阅读日益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焦点。为了改变以考试功利为指向的浅层阅读现状,遵循学生阅读规律,笔者结合教材编写特点和学生阅读层次的需要,以及部编教材是名著专题的特点,积极研究设计名著专题课,努力将名著阅读引向以学生理解、体验、感悟、思考为追求的真阅读过程。  相似文献   

18.
名著阅读即学生在学习阶段对著作的阅读,通过阅读名著,可以激发学生灵感,增加学生自身的文化底蕴.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时,就要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展示名著故事的独特之处和优美,组织充满趣味性、高效性的阅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名著带来的益处,促进学生养成阅读名著的习惯和爱好.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阅读名著,一方面是建构人格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适应课改和考试的需要。语文教师应该利用课堂教学,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使学生爱阅读、会阅读,在阅读中培养气质、净化灵魂,让学生学习名著的过程成为享受艺术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孙广征 《作文》2022,(48):46-47
<正>本文对指导初中生阅读整本名著的作用与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以《西游记》《朝花夕拾》为例,探讨了学生阅读名著的阅读策略,以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一、指导初中学生阅读整本名著的作用通过对整本名著进行阅读,学生不仅可以提高阅读技能,还可以体验名著所传递的信息和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