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从开展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教育,突出一个“新”字;开展社会公德意识、责任意识教育,突出一个“导”字;开展法制教育、感恩教育,突出一个“真”字三个方面,对利用现实生活材料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甄珍 《班主任》2010,(10):14-14
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应坚持一个“质”字(质量),牢记一个“新”字(创新),突出一个“实”字(实效)。  相似文献   

3.
葛威 《教书育人》2014,(5):42-43
教师专业化成长是教育改革的永恒话题之一。时下,教育教学改革形势的急剧变化,要求教师快速专业化成长起来。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应该是“三维”的。一维:量化的拓展,突出一个“广”字,即掌握的专业知识广博,不仅掌握一般专业知识,而且专业以外的其他知识也要广泛涉猎;二维:专业知识精深,突出一个“深”字,既具有科学性,也具有艺术性;三维:质的优化,突出一个“活”字,即掌握的专业知识不仅系统、牢固、扎实,还要鲜活,要吸纳教育新理念、新成果、新知识,不断用鲜活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专业化知识储备库。鉴于此,笔者认为,“多元化评价”可助教师专业化成长之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广。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教育实验在全国许多中小学蓬勃展开, 朱永新的名字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熟悉。在不少一线教师的心目中,“朱永新”这三个字意味着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种教育理想;而我认为, “朱永新”更意味着一次又一次的“教育行动”,因为朱永新在阐释新教育实验的价值取向时有一句掷地有声的话:“只要行动,便有收获。”  相似文献   

5.
2011年安徽文综历史高考有两个特点,一是“新”,二是“难”。所谓“新”.指的是试题创设情境新、立意高远;而“难”字则尤其体现在选择题的命制上。与“新”字结合在一起,使考生作答时难以判断和无所适从。不少考生出了考场,不由得惊呼:历史考卷怎一个“难”字了得。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进行创新。这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变化所决定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许多制约因素。要实现创新,就要在五个“新”字上做文章,即观念要有新转变、内容要有新充实、方法要有新改进、队伍要有新提高、制度措施要有新突破。  相似文献   

7.
由“位”字说开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汉字尤其是会意字,用心琢磨一下,真是耐人寻味。如“信”字,由“人”字和“言”字合成, “人言为信”,表示人说的话有信用。再如“位”字,由“人”字和“立”字合成,“人立为位”,表示人站着所占的地方,即位置。  相似文献   

8.
结合国家新工科建设背景,剖析传统工科教育中存在的新五“重”五“轻”问题,阐述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的“十五字”科教融合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以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信息内容安全”课程为例,探究并提出新工科背景下具有科教融合特色的专业课程建设和实践过程的“五个两方面”方案。提出的实施方案将为新形势下中国高等工程教学专业人才培养及专业课程建设的探索提供实际借鉴及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新教育实验创始人朱永新教授倡导的。潜心研究朱教授的新教育课堂,当我目光捕捉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仅有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追求,也含有对当前某些畸形教育提出治疗的意图”这一行文字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短短的一行字,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起我身边的教育生活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随着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不断更新 ,随着教师素质的提高以及人类精神文化对语文教学过程的广泛渗透 ,客观上要求语文教学活动表现出更高、更丰富的审美性。我们努力做到在“美”字上做文章 ,在“活”字上想办法 ,在“新”字上动脑筋 ,在“读”字上下功夫 ,以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挖掘教材的美育点 ,激发审美情趣语文教材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凭借。语文教材入选的名篇佳作 ,都是作家在现实美的基础上 ,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想 ,经过精心构思 ,以优美的形式 ,或展现社会生活 ,或…  相似文献   

11.
说茶     
茶字趣解 1.“茶”字的来龙去脉。古时代称“茶”为“荼”,何时少了一笔呢?那是在唐代开元年间,编了一部《开元文字音义》,由唐玄宗作序,书中改“荼”为“茶”。皇帝代序的书谁还敢不遵照执行?经过一段混用时期,“茶”便完全取代了“荼”字。 2.以“茶”字象征长寿。茶字以“草”作为字头,与“廿”相似,中间的“人”字与“八”相  相似文献   

12.
翟文华 《考试周刊》2009,(32):151-152
优化中学体育课的教学必须紧紧抓住一个“实”字。教风踏实,教学扎实;围绕一个“新”字,常教常新,新中有实;不忘一个“活”字,教法灵活,活中有乐;追求一个“乐”字,动中有乐,充满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真正达到教学目的。所以中学体育教师要善于在“乐”上做文章,从“新”上下功夫,在“活”上用力气,使“乐”从“活”来,“活”从“新”来。互相作用,相得益彰,真正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
走进太原市后小河小学,校网墙壁上挂着一面红底自字的新牌子——“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率先映入记者的眼帘。这八个大字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髓。该校从今年开始开展了关于“人生八德”的一系列教育,“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因此他们首先从“孝”字入手.在寒假期间让学生“孝”迎佳节,回家“尽孝”。  相似文献   

14.
用四主四环教学模式教学幼儿师范政治课,复习旧知识要突出一个“引”字,传授新知识过程要落实一个“教”字,巩固教学要重视一个“训”字,课后训练要强调一个“延”字。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在于一个“活”字。要把课堂激活,离不开一个“新”字。“活”了才有“新”,“新”了必定“活”。语言大师吕叔湘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实践证明:教师教得活,学生才能学得活、用得话。那么怎样才能“活”呢?我认为应从“新”上着手。  相似文献   

16.
集腋成裘     
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苏台览古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前两句写现在,用“旧”字、“荒”字,反衬出“新”字;第三句提出“西江月”,第四句提出“吴王宫”,用“今”字、“曾”字,便有无限感慨之意。)  相似文献   

17.
教育改革必须以“理念”更新为前提。然而教育理念的更新一则受到“社会存在”的制约,二则因着传统文化的束缚,显得沉重而艰难。诸多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常常令我们置身其中浑然不觉而又难以摆脱,或许与我们对“教”与“育”这两个字的内涵认识偏颇不无关系。在中国,最早把“教育”二字用在一起的是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者,三乐也。”词典上说,“教”的含义是“传授”,“上所施下所效也”;“育”的含义是“培植”,“养于使作善也”。可见“教”与“育”这两个字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大概是受韩愈《师说》对教师职业的定位(“师者,传道授…  相似文献   

18.
袁芳 《青海教育》2002,(10):25-26
诗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比重较大,有30多首之多。诗歌具有感情强烈、想象丰富、语言精炼、音韵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在教学中,我根据诗歌的这些特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一、突出一个“新”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诗歌教学过程中,突出一个“新”字。在每次进行的诗歌诵读课上,我出示的  相似文献   

19.
面对新课改的大潮,信息社会知识的更新换代,校长角色在发生着改变:从传统型校长向学者型校长转变。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笔者认为学者型校长,应把握好“四个字”,坚持一个“教”字,抓紧一个“学”字,注重一个“研”字,体现一个“新”字。  相似文献   

20.
所谓治教“三字诀”,即指在教育工作中,必须遵循的三个字,即:“爱”“尊”“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