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5月,温家宝同志在上海主持召开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座谈会,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已被提到国家战略的层面进行研究,这意味着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具有全局性的重要意义。处于这样的背景下,档案工作应该如何为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服务,是值得档案人认真思考的问题。2007年11月13日至14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届长三角城市档案局长联席会议对这一问题展开了初步的探讨。在会上,17位来自长二角地区不同城市的档案局负责同志,围绕“为加快城市全面发展,做好档案服务工作”的主题,交流了各自的工作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张蓉 《兰台世界》2024,(1):96-98
在长三角地区民生档案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下,高校档案正逐步突破时间、空间、观念的限制,实现高校信息资源共享、优质资源互联互通。文章阐述长三角地区高校档案工作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研究背景,全面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实现条件,探索长三角地区高校档案工作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5月29日~6月31日,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28个县(市、区)档案部门,会聚浙江省长兴县,围绕"四位一体"档案馆建设、数字化档案馆、档案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三个主题开展研讨,这已是江浙沪毗邻地区基层档案部门沟通信息、交流经验而进行的第38次切磋、互动。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2018年7月,国务院对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作出部署。2019年9月,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档案工作座谈会明确,创新业务合作,引领信息融合,探索异地查档,推进长三角地区查档“一网通办”便民服务。2020年10月,中央档案馆馆长国家档案局局长陆国强鼓励长三角地区档案部门在全国率先建成区域档案工作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示范样板,进一步推进长三角民生档案查询数据标准的制定,加速共建共享民生档案资源的步伐,促进民生档案“零距离”查询服务进入发展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考察长三角地区民生档案政策创新扩散规律可助力长三角民生建设事业发展。基于时间、空间、内容三个维度,运用文献计量、文本分析等方法对长三角地区181份民生档案政策文本展开分析。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民生档案政策创新扩散整体呈现“间断-均衡”式变迁规律,地方政府在学习、竞争中呈现不同扩散模式且政策主体以民政部门为主,政策内容结构总体重收集利用而轻保护开发但不同主体仍有其关注侧重点。据此建议长三角地方政府应注重民生档案政策再创新,加强施策推广民生档案工作品牌,并确保民生档案政策内容均衡性。  相似文献   

6.
正长三角科技期刊发展论坛是长三角科技期刊发展联盟的重要品牌,自2004年举办第一届,致力于培育长三角科技期刊成为学科建设、行业发展、产业变革和技术创新的重要科技传播平台,支撑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对促进长三角地区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2020年10月22—24日,第十七届长三角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成功召开,由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浙江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江苏省科技期刊学会、安徽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联合承办。  相似文献   

7.
长三角教育联动发展研讨会始于2009年,前两届分别在江苏、浙江举办,旨在深化长三角教育合作,推动长三角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协同发展。过去两届会议分别研讨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教师培训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并付诸实际行动,取得了积极成效。今年4月8日,第三届长三角教育联动发展研讨会在沪举行。第三届研讨会将合作交流的领域扩大到高等教育,标志着长三角教育联动发展层次的进一步提高。会上,签署了包括长三角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框架协议在内的一系列共享资源、推进长三角地区高校合作的协议。长三角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框架协议的签订和实施将促成三地高校和教育网络图书馆项目的建设成果尽快转化为长三角高校共享资源,努力营造云计划环境,从战略高度来思考和规划长三角地区高校学术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工作。本刊特刊发该协议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2004年10月,苏浙沪三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联合在杭州召开了首届长三角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三省科技期刊界的领导和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就加快长三角科技期刊的发展以适应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探讨。科技期刊作为传播科技知识和信息的载体,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标志。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科技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地区的科  相似文献   

9.
黎霞 《浙江档案》2005,(5):28-29,39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外通大洋、内联腹地的战略枢纽点,世界第六大城市带.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建设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经济带的重大战略决策.但因历史原因,长三角文化处于市场分割状态,难以符合建设长三角区域经济共荣圈的需要.今天,在政府、企业、行业组织分头并进,共促经济繁荣的情况下,档案部门怎么做也值得探讨.以下是我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0.
在探索档案工作服务机制创新的过程中,建立政务电子文件中心被视为一个亮点,一些县市档案馆纷纷对此进行探索与尝试。但笔者认为这并不适合大多数档案馆,特别是在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地方政府作为强势政府的角色,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等各方面均起主导作用,并各自建有门户网站。而  相似文献   

11.
视点     
<正>长三角地区档案工作座谈会在上海召开2022年12月21日,长三角地区档案工作座谈会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中央档案馆馆长、国家档案局局长陆国强,上海市委副书记、市委秘书长诸葛宇杰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总结四年来长三角地区档案部门一体化发展成效成果,在更高起点上推动区域档案工作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在信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分析,然后,分别运用区位熵指数、Theil指数、区域分离系数对2003-2010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信息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实证发现:①北京、浙江信息产业的发展分别在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内起到了示范作用;②区域间信息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成为地区信息产业总体发展差异的根源。③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间信息产业发展的差异逐年扩大。  相似文献   

13.
常州地处经济较为发达的长三角江南区域,是民营企业集聚、民营资本活跃的民营经济热点地区之一。目前,全市实有民营企业6.7万户,注册资本突破1680亿元,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常州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截至2010年底,民营经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0亿元,在全市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已超60%。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地区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科技、文化一体化的快速发展,长三角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也必将走向一体化.而一体化的关键是要建立长三角图书馆战略联盟,实施长三角区域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计划,提高区域文献信息服务的整体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国外学者预测,2015年左右,发达国家将陆续进入"休闲时代",发展中国家也紧随其后,休闲产业将取代信息产业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长三角"地区作为全国经济内在素质最好、科技创新能力最强、投资环境最佳的地区之一,近年来休闲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在长三角休闲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与社会生活互动的媒体,在推动长三角休闲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中图书馆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内涵,以及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对图书馆的影响;提出了构筑长三角现代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的可能;探讨了长三角地区图书馆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目前,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圈"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剖析历史时期上海城市经济和贸易经济的发展对浙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能更好地发挥上海的辐射作用,也能为浙北地区及其它地区在新的历史时期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经济大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在长三角区域医疗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下,智慧医疗正逐步突破时间、空间、观念的限制,实现医疗信息档案共享、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与互联互通.文章介绍了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智慧医疗档案的采集、存储、处理、分析以及共享与传输,思考数据标准化、信息安全保障和调取机制建设,探索如何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地区医疗卫生事业一体化、同质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城市广播电台面对"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这个历史性进程,其广播新闻怎样才能重点地融入长三角,是我们必然要思考的一个重大命题。有足够的信息可以表明,长三角的广播电台必须思考新闻重点节目如何与长三角井喷的变化相对接。在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这个富有意义的历史背景下,去超前地理性思考、富有张力地整合长三角的新闻资源,实施深层面的综合开发,以增强长三角新闻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辐射力。[一]今年6月8日,宁波电台第一次与上海东方广播电台、杭州西湖之声广播电台、慈溪电台联手,同步在几个城市直播了《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奠基仪式》;6月9日又重点谋划了《宁广早新闻》一个小时的跨海大桥建设主  相似文献   

20.
海、浙江东部和江苏中南地区形成的长江三角洲,经济文化上,古往今来互补互助、共同发展,其联动协作对于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样具有借鉴意义。长三角民众的生存方式、生产技艺、生活智慧和思维原型大同小异,决定了该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超越了行政建制的藩篱,呈现出许多同源性或共同性的形态和特征,因此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再是地方上的称雄争霸,也非碎片式、割裂式的保护,而是强调各地区的互补联动、合作发展。故建议成立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作区协调组织,建设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平台,并以此为基础,构建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机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中重新焕发生机,这对当代中国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共同发展也是个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