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逆向思维是指从问题的反方向进行思考的一种思维方法.通常运用于顺推难以进行或不行、正面求解遇阻等情形,这时运用逆向思维,往往能绝处逢生,从而找到解题途径.本文就常见的逆向思维在解高考题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2.
有些数学问题,从正面考虑(正向思维)比较因难时,我们不妨改变一下思维的方向采用逆向思维。即从相反的方向去考虑,这样做有时会使问题得到巧解或能加快解题速度,但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往往习惯于正向思维,而忽视逆向思维。如习惯于公式、定义的正面运用,而不善于对它们的逆向运用。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呢?笔者认为,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应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3.
<正> 在学习数学的概念、法则、公式、性质时,许多学生往往习惯于从正面入手,而忽视从逆向思考.本文试从五个方面介绍初一代数中逆向思维的应用,教师可把这种思维方法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  相似文献   

4.
逆向思维是指根据一种观念、方法及研究对象的特点,从它的相反或否定的方面进行思考,以产生新的观念的思维方式.在数学解题中,往往因习惯于“顺推”、正面求解,有时会使思维受阻.这时若能运用“换个角度来看问题,倒过来思考”的逆向思维,对解决数学问题往往能起到突破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所谓逆向思维(又称反向思维)是从问题的反面去思考,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思维过程,当某些问题从正面入手不易解决时,往往运用逆向思维能使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在学习数学的概念、法则、公式、性质及定理时,许多学生往往习惯于从正面人手,而忽视从逆向思考,下面举例谈谈如何利用逆向思维方式解题,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学生解题时往往习惯于正向思维 ,然而相当一部分问题在运用正向思维解答时 ,往往思路繁琐 ,甚至束手无策 ,反而不如逆向思维顺当。逆向思维不拘于题目中条件出现的先后顺序 ,从某一条件或结论出发 ,进行逆向观察或推理来解决问题。1 逆“看”逆“看” :即在解答一些数学题目时 ,对题目中的图示或排列方式从反面或后面观察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例 右图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钟表面时刻 ,请你判断钟表指示的实际时间。思考与解答 :若从正面读出书上图示钟表面的时刻有一定的难度 ,不妨逆向“看” ,把题目图示翻过来 ,从反面读 ,就可…  相似文献   

8.
数学的本质是抽象的,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也不乏直观形象性,它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思考教材,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因此数学课堂是训练学生思维的主阵地。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思维的逆向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思考,从让学生机械接受与记忆,转变为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与创新。因此在数学课上注意训练学生用逆向思维解题,激发逆向思维的兴趣。在解答数学应用题时,如果正面解答有一定困难或无从下手,可以引导学生从逆向考虑,往往会很快找到答案。如:在教学“有一筐苹果,甲…  相似文献   

9.
<正>在数学解题中,人们的思维习惯上是正面的、顺向的.但对于有些数学问题,从正面出发,却是困难的.而如果逆向思维,那么往往轻松获解.因此,谈及数学解题,有人提倡:顺繁则逆,正难则反.这把逆向思维的重要性提到一个很高的程度上.我们认为,这种意识非常重要.从数学解题方法上,能灵活地运用逆向思维,常常使人茅塞顿开、绝处逢生.一、分析法  相似文献   

10.
解数学问题时,一般总是从正面人手进行思考.但时常会遇到从正面人手较复杂或不易解决的情况,这时若灵活运用逆向思维来分析解题,则能使问题的解决非常的简捷,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思维是否多向,是思维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可是,过去在教学中往往只注意了正向思维的训练,致使正向思维的习惯抑制逆向思维的发展,因此小学生逆向思维能力较差,所以我们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加强逆向思维的训练,养成学生多向思维的习惯。一、新知识教学,要注意提出逆向问题,让学生多向思考新知识一般是从正面引入的。因此在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后,注意从逆向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不仅能对新知识加深理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一般总是先从正面入手按照常规的思维途径去进行思考,这就是所谓的正向思维.如果这种思维方式对于特定的数学问题形成了一种较为强烈的意识,就转变成思维定势.人们常常借助于一些具体的模式和方法先加强这种思维定势,而使许多问题得到解决.但往往也会遇到从正面入手较繁较难,或出现一些逻辑上的困境,这时就要从辩证思维的观点出发,运用逆向思维,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面,从已有的习惯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分析问题,运用反证法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6,(23):65-66
<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当从正面考虑时会遇到很多障碍,或者根本解决不了,但从反面着手,往往可以使问题迎刃而解,这就是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善于逆向思维是思维的灵活性的一种表现.因此,加强逆向思维的训练,可改变其思维结构,培养思维灵活性、深刻性和双向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迅速而自然地从正面思维转到逆向思维的能力,正是数学能力不断增强的一种标志.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加强  相似文献   

14.
从地理学科来看 ,教师通过加强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集中思维的训练 ,以及读图填图、图文转化训练 ,不仅可以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也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 加强逆向思维训练 ,促进思维的流畅性面对需要创新的问题 ,当从正面难以突破时 ,如果能反过来思考 ,往往能获得新想法、新思路。魏格纳根据大西洋西岸、非洲西部的海岸线和南美东部海岸线正好彼此吻合现象 ,打破“海陆固定论”这一思维定势 ,提出了“大陆漂移说”。逆向思维突破了习惯思维的框架 ,克服了思维定势的束缚 ,带有创造性 ,常使人茅塞顿开。因此 ,地理课中有必…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要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因为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往往只重视事物间已有的联系,习惯于沿着合乎习俗的规律推导结论,而忽视了它们之间互为因果、具有双向性和可逆性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让他们在思考问题时换个角度想或倒过来想,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逆向思维.顾名思义就是从事物的反面去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现行生物学教材由于侧重于向学生介绍一般生物学常识和理论,描述性内容较多,这样.平时教学极易形成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现象。在教学中如能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就极易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下面就我们平时教学中所思、所感谈谈逆向思维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一、逆向思维有助于解难释疑课文中的一些重点、难点知识.如果单纯从正面解释,学生往往难以接受和理解.此时如运用逆向思维启发学生思维.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如讲授基因的分…  相似文献   

17.
逆向思维就是在分析、处理问题时,从习惯思维(正向思维)相反的方向去探索、研究,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运用逆向思维往往能使我们另辟蹊径,有效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相似文献   

18.
初中同学学数学,一般习惯于正面去理解概念,直接运用定义、定律、法则、公式等数学知识,其逆向应用往往被忽视.而在解题中一些正向思维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逆向思维,往往能获得简捷的解题效果.因此,同学们在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加强逆向思维的训练,以便熟练活用和巩固所学得的知识.  相似文献   

19.
正古代司马光砸缸救人,让水离开人就是逆向思维的成功运用,也就是说,逆向思维就是正向思维的反向思考方式,即遇到问题,顺着不易解决,不妨将思路倒过来"反其道而行之"。因此,在解答某些化学问题时,倘若同学们能尝试运用逆向思维,挖掘题目内涵,反而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之感,从而彰显其独特魅力,下面举例说明:一、运用逆向思维巧判断逆向思维是培养学生善于从问题的正面思考再到它的反面或对立面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可以帮助同学们对概念的理解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20.
逆向思维即求异思维,指的是对常规事物或者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这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解题思维.在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当遇到部分特殊题目从正面方向难以处理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应用逆向思维,使学生基于问题的逆向视角展开思考、分析和研究,驱使学生产生新的思想与想法,找准解题的切入点,最终让数学难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